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揭示洱海湖区大气氮磷湿沉降特征,于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为主要水化学指标,对湖区布设的4个站点进行雨水监测;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释了洱海湿沉降污染物浓度和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湿沉降直接入湖污染负荷量,并评估了其入湖负荷对湖区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洱海流域年降水量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递减,降水主要集中在6~10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9%~96%;(2)降水中总氮浓度均值为(1.180±0.682) mg/L,总磷浓度均值为(0.072±0.021) mg/L,降水总氮、总磷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浓度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3)总氮、总磷湿沉降通量7月份最大、5月份最小,沉降通量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4)洱海湖面湿沉降总氮输入量约为183.32 t,总磷约为11.19 t,湖面湿沉降总氮直接入湖负荷占入湖河道年输入的20.01%,总磷占15.22%。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洱海灌区的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特征,对洱海灌区的污染负荷进行计算和评价,为下一步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依据。结合基准年2017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及现场查勘,对灌区内居民生活、畜禽养殖、农田面源、城镇地表径流、水土流失污染源的产生量与入湖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基准年2017年洱海灌区污染物按污染源分入湖负荷COD 4 309.36 t·a-1,TN 1 279.24 t·a-1,TP93.28 t·a-1,NH3-N 138.81 t·a-1,除COD主要贡献来源于地表径流以外,其余三个主要污染物均主要来自农田面源;按片区分,主要入湖污染物均来自海北片区。  相似文献   

3.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集中饮用水源地,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加剧影响,近年来洱海水质呈现旱季较好、雨季超标问题突出、年际波动变化明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步加重等变化特点.从水质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农业面源是影响洱海水质雨季超标的关键环境因子,降雨径流是面源入湖的主要驱动力和载体,水情条件是驱动洱海水质年际变化的...  相似文献   

4.
对郑州如意湖潜在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负荷量,结果表明:主要污染途径为河道补水、地表径流、湖面降水、湖面旅游等,主要污染物NH3-N、CODMn、BOD5、TP、TN的污染负荷分别为3 211、23 924、2 456、827、427 kg/a.基于实用性、景观性、生态性和统筹规划的原则,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现场调研和水样分析,估算梅龙湖汇水区入湖污染负荷量,明确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梅龙湖水体为IV类水,其中TN和TP严重超标,为中度富营养化;从上游污水处理厂出水口至湖体,污染物浓度沿程逐渐降低,总体表现为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新林村附近河道水样浓度国道北侧湿地出水水质梅龙湖湖体水质;农田面源污染物和污水处理厂出水是梅龙湖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污水处理厂出水中TN、TP、COD_(cr)和NH_3-N负荷量均占总负荷量的72%以上;通过布置"雨水蓄积装置"、厨余垃圾堆肥器、分散式人工湿地和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等,可以大幅提升梅龙湖水环境、生态环境质量,并有效削减梅龙湖汇水区入湖污染负荷量。  相似文献   

6.
7.
8.
在进行河流水质分析时,会发现有两种环境现象与我们一般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1)对一条河流来说,汛期由于降雨多,河流水量大,对污染物的稀释性强,污染物的浓度应该比非汛期小,然而,在一些河流的水质监测结果中,却出现某些污染物的浓度反而比非汛期大的情况。(2)对一区域来说,假若控制了区内所有的点污染源,那么进入河流中的污染物质将明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7—2019年阳澄西湖入湖河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阳澄西湖入湖河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入湖河道呈现出氮磷营养盐春季含量较高的特点;氨氮、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质量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比2007年分别下降78.7%、47.9%和34.8%;总磷年均质量浓度2015年后有较大幅度下降,2015—2019年均值比2007—2014年均值下降45.3%;阳澄西湖主要入湖河道中,水质较差的是蠡塘河和白荡,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磷及总氮。  相似文献   

10.
罗昊 《人民珠江》2013,(6):88-91
通过对广州海珠湖现状调查及周边监测断面水质分析,利用环境主成分分析的数学统计方法,评定了海珠湖附近各断面的综合水质优劣,浅析了污染原因并提出适宜的水质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于桥水库库周沟渠水质评价与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7年对于桥水库周边31条沟渠或季节性河流进行全面摸查,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库周沟渠Ⅲ类水体占比9.5%,劣Ⅴ类水体占比52.4%,总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质最差的是燕各庄沟,综合污染指数为48.67,最好的是英庄子沟,综合污染指数为1.45。通过收集于桥水库周边气象、降水、水文、地形、土壤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资料,采用SCS-CN法模拟沟渠地表径流量,乘以实测污染物浓度估算污染负荷,得出库周沟渠年输入化学需氧量723.2t,总氮213.9t,总磷11.4t。研究成果可为加大于桥水库水质保障和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斩断入库污染源、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莫明浩  杨洁  顾胜  宋月君 《人民长江》2010,41(17):51-53
由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为了研究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规律,对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修正后,对2008年鄱阳湖环湖区非点源污染产生量进行了模拟估算。其结果为:COD产生量全年为20.45万t,TN为3.52万t,TP为0.22万t,NH4+-N为1.07万t。经分析表明,农用地施用的化肥农药伴随水土流失流入湖区对鄱阳湖造成了较大的污染;非点源污染受降雨影响,6月产生量最大;鄱阳湖水体污染主要由入湖"五河"产生,赣江产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洱海流域综合治理任务艰巨,未能形成有效、完善的入湖河道综合治理体系,流域管理不能适应入湖河道治理及洱海保护的客观要求,入湖污染负荷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为此,开展了洱海入湖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研究,从建立流域管理机制、构建完整防洪体系、打造清水通道、增加入湖清水量以及削减入湖污染物总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洱海流域管理体制、流域截污治污体系、入湖河道生态治理、流域生态建设以及灌区高效节水减排等五大类工程,规划治理河道长度201.32 km,同时还规划新建286.04 km堤防或护岸工程,对35.92 km的河道进行清淤,对15.66 km河道的已建堤防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4.
洱海水质评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洱海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洱海污染源以面源为主,湖面降水和内源释放次之,工业和城镇生活的污染贡献率相对较低。洱海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总磷和汞,其中总磷污染最为严重。洱海从1992~2001年富营养化水平保持在中营养水平,现正处于中营养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洱海在1993~2000年之间,总硬度和总氮上升趋势明显。洱海运行水位对洱海水体总磷的变化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太湖底泥主要营养物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给太湖水生态清淤提供决策参考,结合太湖流域管理局2018年组织开展的太湖污染底泥勘察项目调查结果,对太湖底泥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其平面分布、垂向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2003年底泥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总磷主要集中分布在竺山湖底泥0~30 cm深度内,高含量的总氮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竺山湖和东太湖;在外源污染有效控制后,生态清淤工程有利于降低湖区表层底泥的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昆明湖水质变化分析及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颐和园昆明湖是北京重要的水利设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和旅游娱乐基地,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环境及美学功能。但近几年来,昆明湖水质开始恶化,主要体现在其富营养化程度的逐步加大。对昆明湖的水质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水质改善和保护对策:改善补水水源水质和进行湖泊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7.
运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分析了1980—2020年洪泽湖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通过Johnes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不同情景下污染负荷输出量,利用回归模型建立污染负荷与生境质量关系,预测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措施对生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洪泽湖流域生境质量逐年恶化,空间上呈“南优北差、东优西差”分布格局;流域污染负荷输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污染负荷在差生境质量区域有明显集聚效应,污染负荷与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在自然发展(污染负荷无削减)情景下,2030年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与2020年相比较将降低1.0%~2.4%;根据流域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在污染负荷削减率为8%情景下,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较自然发展情景提升0.9%~2.2%,在污染负荷削减率为18%情景下,流域生境质量平均值较自然发展情景提升1.3%~2.7%,流域污染负荷削减对于提高生境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根据2003—2020年洪泽湖6条主要入湖河道的监测资料,应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物分担率、通量分析等方法,对CODMn、NH3-N、TP和TN 4项指标进行了水质评价与污染物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根据滇中引水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在考虑规划水平年实施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洱海水环境数学模型,预测分析流域污染负荷削减情况下,滇中引水工程"利用洱海"与"不利用洱海"等不同方案对洱海水质的影响。分析后发现,"利用洱海"方案比"不利用洱海"方案TN、TP平均浓度有所提高,其中对TP浓度影响较大,TP浓度从Ⅱ类下降为Ⅲ类。考虑洱海水环境的保护,建议滇中引水工程采用"不利用洱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