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荞叶茶的冲泡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荞叶茶是由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 complex)健康叶制作的一种特殊的保健茶。本研究对金荞叶茶的冲泡温度、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茶汤温度等冲泡条件对茶汤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样茶汤中黄酮浸出物随冲泡温度的升高、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水比的增大而增加,逐渐达到饱和。茶水比对黄酮浸提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对其影响较小。最佳冲泡条件为茶水比8 g∶150 mL、水温100℃、冲泡时间10 min。同一份金荞叶茶按最佳冲泡条件冲泡,进行冲泡次数试验,结果发现第一泡茶黄酮含量最高为1.63%,第二泡茶黄酮含量为0.95%、第三泡茶黄酮含量为0.65%,直到第十泡茶黄酮含量仍能达到0.103%,说明饮用金荞叶茶时,多次重复冲泡仍有饮用的价值,至少可冲泡3次以上。茶汤温度对茶水黄酮含量有一定影响,茶汤温度的降低可导致茶水黄酮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玫瑰茄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以玫瑰茄干花萼为原料,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其茶汤中花青素及总黄酮溶出的影响。分别以花青素和总黄酮溶出量为指标,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玫瑰茄花茶冲泡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在冲泡时间30 min、冲泡温度70℃、茶水比1∶50(g/mL)时,玫瑰茄花茶中花青素的溶出量最高,可达7.94 mg/g;在冲泡时间为40 min、冲泡温度为80℃、茶水比为1∶50(g/mL)时玫瑰茄花茶中总黄酮溶出效果最佳,溶出量可达58.77 mg/g。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冲泡条件对灵芝茯茶茶汤品质的影响,以灵芝茯茶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茶水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对茶汤风味的影响,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及茶汤内8种主要风味成分含量,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灵芝茯茶的最佳冲泡条件。结果表明,茶水比、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均对灵芝茯茶茶汤的风味有明显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指标简化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939%,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茶水比3∶150(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3 min条件下,茶汤的综合得分最高,为灵芝茯茶的最佳冲泡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青钱柳混合茶所冲泡的茶汤作为主要原料,研究青钱柳无糖茶冻的制备工艺。方法:以青钱柳叶占比、冲泡水茶体积质量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综合评分为优化目标,利用Box-Behnken法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再利用最佳冲泡参数冲泡得到的茶水制备茶冻,在预实验基础上设计五因素五水平正交实验对茶冻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得到最高的感官评分,以茶汤添加量、魔芋胶/卡拉胶比例、复配胶添加量、氯化钾添加量和甘露醇添加量作为考察因素,以找到最佳的茶冻配方参数。结果: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优茶水冲泡参数为:青钱柳叶占比46.6%、水茶体积质量比37:1、冲泡温度76 ℃、冲泡时间5 min。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的茶冻制备最优工艺参数为:茶汤添加量40%、魔芋胶/卡拉胶为7:3、复配胶0.8%、氯化钾0.1%、甘露醇12%。经验证实验,通过响应曲面优化的冲泡参数所冲泡的茶汤综合评分为67.00±1.48,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的茶冻配方所制备的茶冻评分为91.45±0.98。结论:通过本研究方法制备的茶冻色泽金黄、结构紧实、质地均匀且光滑、有茶类清香、口感爽滑细腻、有弹性、甜度合适。  相似文献   

5.
冲泡条件对茯砖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冲泡条件对茯砖茶茶汤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茯砖茶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饮用方法对茯砖茶感官品质以及茶汤中冠突散囊菌、水浸出率、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影响茶汤感官品质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茶水比>温度>时间;影响茶汤中冠突散囊菌含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是:温度>茶水比>时间,影响茶汤中水浸出物的各因素主次顺序是:温度≈茶水比>时间,影响茶汤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主要因素是茶水比。 在冲泡温度为85 ℃,冲泡时长为15 min,茶水比为1:30时,茶汤中茶多酚、氨基酸及水浸出物的总量均较高,茶汤的汤色、香气、滋味最理想,是茯砖茶的最佳冲泡条件。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最佳冲泡条件能够充分展示茯砖茶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水溶性活性成分总黄酮和水浸提率作为衡量浸提效果的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样叶粒度对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和水浸提率的影响,得出了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茶水比、浸提温度、样叶粒度和浸提时间。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茶汤浸提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茶水比为1∶20、浸提时间为20min、浸提温度为90℃。最优浸提条件下的浸提次数实验表明,该茶易冲泡,总黄酮和水浸提率的第一次浸出率达75.87%和80.56%。  相似文献   

7.
菊花茶冲泡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慧  王美萍  田彤  张琦  修宇 《食品科学》2011,32(22):152-155
以茶汤中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为测定指标,确定菊花茶最佳冲泡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用120mL的100℃的水冲泡2g菊花茶1次、冲泡时间为15min时,茶汤中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此时的菊花茶汤中功效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传统和微波两种苦荞茶冲泡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及比较。固定单次冲泡,传统冲泡考察了茶水比、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三个单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微波冲泡考察了茶水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三个单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建立了以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的多元响应数学模型。结果显示,传统冲泡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比2.00:100(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为0.0350%±0.003%,与多元响应模型理论预测值0.0357%有-0.0007的误差。微波冲泡最佳工艺条件为茶水比2.00:100(g:mL)、微波时间170 s、微波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冲泡液中总黄酮得率为0.387%±0.003%,与多元响应模型理论预测值0.393%间有-0.006%的误差。响应值的验证性实验测定值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良好,微波冲泡极大地提高了冲泡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赶黄草叶茶冲泡过程中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及槲皮素浸出量随冲泡时间和冲泡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和槲皮素浸出量,使用二阶动力学模型和阿伦尼乌斯公式进行动力学拟合、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在60~100℃范围内冲泡60 min,总黄酮浸出量和槲皮素浸出量随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60~90℃范围内冲泡60 min,游离氨基酸有相同的浸出规律,温度上升至100℃冲泡20 min后,游离氨基酸热损失较多。二阶动力学模型能较好拟合三者的浸出情况,相关系数高,冲泡温度与二阶速率常数k线性关系良好,总黄酮、游离氨基酸、槲皮素浸出活化能分别为16 628.201,23 415.139,14 975.396 J/mol。结论:赶黄草叶茶中的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和槲皮素浸出量随冲泡时间和冲泡温度变化显著,三者浸出在60~90℃范围内符合二阶动力学模型,可使用该模型对其浸出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氟离子电极选择法对青砖茶全氟含量与水溶性氟含量关系,以及不同冲泡(熬煮)时间、温度、茶水比、次数与调饮方式下青砖茶茶汤中水溶性氟的浸出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砖茶中的水溶性氟含量占全氟含量的75.6%~87.2%,两者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冲泡(熬煮)时间、温度、茶水比、次数和氟的浸出率都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氟浸出率随时间、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水体积、浸提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条件下,煮熬法的氟浸出率高于冲泡法;添加乳粉则可以显著地降低茶汤中游离氟离子的含量。建议在饮用青砖茶时,适当增大茶水比,缩短煮熬或冲泡时间,第一泡茶汤不饮用,适当添加高钙乳粉,可以明显减少人体对氟的摄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