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皮肤水分含量、经表皮水流失率(TEWL)和皮脂三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选取39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使用无创测试探头进行相关试验。用吸油纸吸取额头表面油脂膜和涂抹凡士林的条件下,探索皮肤油脂膜对Corneometer?CM 825测试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去除皮肤表面油脂膜的条件下测试时,皮肤水分含量与皮脂具有显著的负相关(r=-0.713);皮肤水分含量与TEWL不相关(r=0.065);皮脂与TEWL弱相关(r=0.286)。当皮肤表面的油脂膜被吸取后,水分含量显著升高,皮肤水分含量与皮脂含量成弱相关(r=-0.308)。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额头、脸颊处涂抹凡士林会显著降低Corneometer?CM 825测试的皮肤水分含量,证明皮肤表面的油脂膜及产品的残留膜会对Corneometer?CM 825的测试产生影响,降低Corneometer?CM 825的测试水分值。所以,没有发现健康女性额头部位皮肤水分含量、TEWL值和皮脂这三个参数之间存在强的相关性,当使用Corneometer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基于脂质组学技术的人面部皮肤表面脂质采集、检测及分析方法,用于敏感性皮肤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首先通过乳酸刺痛实验将青年女性志愿者分为敏感性皮肤组和非敏感性皮肤组,检测其生理指标并采集面部皮肤表面脂质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随后,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合t检验筛选出差异性成分并进行精准二级质谱鉴定,共指认出29种甘油三酯类(TG)差异性脂质。与非敏感性皮肤组相比,敏感性皮肤组中这些差异性TG的水平显著降低,并对相关生物学意义进行了阐述。本研究为敏感性皮肤发生机制的探索及相关护肤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皮肤本态是指人体皮肤去除掉妆容、污渍,所呈现出的最为真实、客观且直接的状态。皮肤本态研究是指通过采集客观真实的皮肤生理指标数据、拍摄皮肤照片或填写调查问卷获取皮肤相关数据,根据研究目的选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对皮肤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挖掘数据背后潜在的皮肤规律。  相似文献   

4.
口红属于彩妆产品,与功效性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既要带来美的感受又要追求妆容的即时效果。目前鲜有关于口红持妆力测试的论文,本研究旨在建立综合客观的口红持久度评价指标和分级图谱。对涂抹口红的志愿者进行人为干扰处理模拟口红脱妆过程,采集志愿者唇部图像并对口红颜色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后建立数学模型,对口红持妆给予客观的量化判定,同时建立分级图谱。结果发现,在口红图像数据的客观化评价中,口红的颜色和颜色的均匀度是计算持妆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所建立的口红持妆分级图谱将口红的持妆程度分为6个等级,一级为持妆率100%的状态,随着级别升高持妆率降低。建立了直观、量化的图谱和模型用于判定口红的持妆程度,为彩妆感官评价方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2)
对一款面膜产品进行功效评价。选择32名志愿者,按要求持续使用面膜4周,测试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经皮水分流失量、皮肤弹性、皮肤白度、皮肤明亮度以及皮肤敏感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产品四周后,皮肤各项测试指标与初始值均具有显著性改善(P0.05)。此款面膜具有保湿、修复皮肤屏障、增加皮肤弹性、提亮肤色和舒敏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个体微环境中PM 2.5的水平与皮肤状态间的关系,包括对皮肤水分和油脂含量的影响,从而为个性化、精确化的皮肤护理方案提供思路和参考。通过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皮肤检测设备实时监控40名女性受试者的空气质量和皮肤状态,使用无线网络传输实时数据。结果显示,个体微环境中PM 2.5的水平对皮肤水分无显著影响,但对皮脂含量影响显著,说明PM 2.5能够通过影响皮脂含量从而影响皮肤状态,进而导致皮肤可能的水油失衡,引发多种皮肤问题。  相似文献   

7.
化妆品行业通常采用测定角质层水分含量和经表皮失水率来综合评估化妆品改善皮肤屏障的功效,但此法所得数据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研究通过增加角质层NMF(天然保湿因子)的测定从而对传统的评估方法进行补充。选取哈尔滨市面部肌肤干燥的女性志愿者,连续使用保湿产品4周。测试结果表明天气变化对传统皮肤屏障的评估数据会产生影响。角质层NMF中吡咯烷酮羧酸、乳酸、尿素的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氨基酸类含量略有增加。NMF短期内比较稳定,该方法可以对传统的屏障评估方法起到补充,也可以用于研究化妆品对NMF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皮肤作为一道屏障,美观与保护意义重大。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皮肤指标与状态相关性,皮肤状态评价、皮肤指标预测、皮肤养护用化妆品决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总结了目前采用的相关性、评价、预测及决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对皮肤指标与人体健康、所关注皮肤领域问题间的相关性,皮肤检测分析系统研发等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图像、数据、专家经验等相对以往更容易获取、存储,使得采用信息化技术客观、系统地进行皮肤指标、状态的综合评价、预测、决策等研究成为可能。皮肤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后续可融合机器学习等方法横向挖掘指标与问题间的非线性相关性,纵向提炼指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专家与消费者、检测数据协同的智能决策以科学选取化妆品实现对皮肤性能的改善。最后,指出利用方便采集的图像并结合云端服务器,研发高效、快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皮肤检测分析系统将是皮肤化妆品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基于脂质组学的面部皮肤表面脂质(SSL)采集、检测及分析方法。通过脂质组学方法采集和检测同一组青年女性早晚不同时间的SSL,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晚面部SSL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分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早晚面部SSL的八大类脂质成分和含量均有差异,且常见的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神经酰胺等脂质成分也有不同,提示这些差异脂质可能与不同节律下的皮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制备一种美白精华乳,并对其美白和保湿功效进行研究。选择24名女性志愿者,按要求在前臂内侧持续使用美白精华乳8周,测试皮肤相应位置的MI值、L*值、ITA°值、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化妆品8周后,皮肤的MI值、L*值、ITA°值和水分含量与初始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产品具有一定的美白和保湿功效。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bility of skin colour measurements for two kinds of extensively used instruments, telespectroradiometers (TSR) and spectrophotometers. A Konica Minolta CM700d spectrophotometer and a PhotoResearch PR650 telespectroradiometer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forehead and the cheekbone of 11 subjects. The variabi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different measurement parameters including measurement aperture size and pressure on the facial locations for the spectrophotometer, and measurement distance for the telespectroradiometer. The mean colour difference from the mean was used to define the short‐term repeatability; the CIELAB colour difference and colour appearance changes in each perceptual CIELAB attribute between each of two instrument setting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instrument agre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TSR, different measurement distances have identical repeatability but the colour shifts were significant; for the spectrophotometer, the large aperture size of the target masks gave the most repeatable results and the aperture size had more influence on the colour shifts than the measurement pressure. In addi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thnicity and body location on measurement variability, skin colours from additional 151 subjects were measu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asurements for different body locations were, in general, larger than the instrument repeatability and the inter‐instrument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2.
由Summit Event组织的首次皮肤抗老化会议于2008年6月在伦敦召开,会议吸引了80多名参会者前来参加。会议突出了皮肤抗衰老以及如何与老化抗争的主题,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对皮肤色素沉积的研究也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3.
男性皮肤与男性护肤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皮肤的外观及生理上论述了男性皮肤与女性皮肤的差异及特性。在为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配制护肤品时,人种、肤色、年龄、性别以及皮肤敏感性等各种因素都必须考虑在内。男士护肤品市场需求面临的挑战必须集中在男性皮肤的3大特点上,即皮肤厚度的增加、睾酮的影响以及毛发生长的问题,这些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婴儿皮肤的特点,婴童洗浴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市场产品中配料成分的类型及变化,重点阐述清洁成分的毒性与刺激性以及清洗方式对婴儿皮肤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洗浴产品配方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基于以上婴儿洗浴产品的发展现状,对未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皮脂腺分泌的调节对于油性皮肤、痤疮肌肤的护理十分必要,同时也是日化控油类产品值得关注的问题。从皮脂腺与油性皮肤以及皮脂腺分泌的调节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化妆品角度对油脂分泌调节的添加剂以及功效评价方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与保湿相关的皮肤生理学理论,包括皮肤各个层面的含水量及皮肤各层对保湿起关键作用的结构和组成。同时提出了针对不同皮肤保湿途径的解决方案,包括通过外源性补充角质层屏障的成分、结构或功能的快速保湿及针对角质屏障形成过程的靶点保湿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男士护肤     
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改变,男士护肤已经成为一种新概念或者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男士护肤品的消费市场呈递增的趋势。从男性皮肤特点、男士护肤需求以及男士护肤品几个方面对男士护肤进行了简单剖析和介绍。指出男士护肤对于化妆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8.
游泳是一项日趋普及的运动项目,而游泳对人体皮肤及头发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述了游泳运动过程中游泳池中化学物质和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及头发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进而阐明了开发游泳运动专用化妆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护肤化妆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护肤功能彩妆品已成为化妆品行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但是国内外对护肤化妆笔的研究和报道较少。通过在配方中添加安全性高的Uvinul MC-80、Uvinul M40和纳米二氧化钛等优质防晒剂,以及维生素A、E等活性物质和天然活性成分,研制出了能有效地防御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增强产品防皱纹、抗衰老和滋润保湿等护肤功能的新一代高档护肤系列化妆笔。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皮肤模型与THP-1细胞共培养方法,对石化产品进行了致敏性评价。不同浓度测试物与表皮模型作用15 min,去除受试物后孵育6 h,使用MTT法检测皮肤模型组织活率,利用流式细胞法检测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CD54表达变化情况以及细胞活率。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判定测试物是否具有潜在致敏特性。对SLS、肉桂醛、柠檬醛的测试表明,该方法可以正确区分刺激物和致敏物;对4种未知润滑油添加剂的预测结果表明,HVI60、Cuvan826、ATM PAN为非致敏物,Irgamet30为致敏物,高浓度时可导致表皮组织和THP-1细胞活性降低及表面标志物CD86、CD54的特异性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