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源  孟玉 《城市规划》2016,(3):46-50
《瓦莱塔原则》是目前关于历史城镇与城区保护的最新、最重要的国际宪章,它在《华盛顿宪章》、《内罗毕建议》等一系列文件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历史城镇与城区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新风险,对历史城镇与城区保护的主要概念给出了清晰的定义,详尽分析了影响历史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变化,明确提出了对历史城镇进行维护和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与标准,以及关于实践的方法、建议和策略。与原有文件相比,《瓦莱塔原则》强调对干预历史城镇的行为活动的控制、强调场所精神的建立、强调文化认同的保持,重视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可能性、重视历史城镇的非物质价值的保护、提倡将历史城镇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实现可持续的整体保护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地  钟燕 《建筑师》2017,(4):84-91
旨在取代《华盛顿宪章》的《关于历史城镇和城区维护和管理的瓦莱塔原则》(简称《瓦莱塔原则》)是历史城镇和城区保护领域的一份划时代文件。本文旨在从解析该文件的产生背景入手,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其所面对的挑战和旨在解决的问题。该文件是近年来前所末有丰富辩论的结晶,隐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正文容置达到了《华盛顿宪章》的4倍多,因此本文选择了分析维护(safeguarding)与保护(Conservation)、地景(landscape)与城镇景观(townscape)这两对非常容易被中文读者混淆的核心概念,以便集中揭示该文件在保护对象、范围和尺度方面的重大扩展,以及保护理念和措施的变化,即前所未有地强调整体保护、变化管理和监测规划。  相似文献   

3.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2011年通过的《瓦莱塔原则》对《威尼斯宪章》和《华盛顿宪章》以及《内罗毕建议》做了进一步的文字说明和补充。国际上越来越重视遗产保护实践过程中诸如社会参与、技能培训、青少年教育及未来发展等价值保护链条的完整性,可持续的保护有助于把历史与今天的价值重新连接在一起。由英国Purcell事务所完成的卡迪根城堡的修复与再生设计获得了2016年威尔士皇家建筑协会年度遗产保护类建筑大奖。从前期筹措到修复设计,再到多学科合作以及社会参与,整个工程用实践完美地诠释了,只有将遗产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实现保护与发展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4.
历史城区既面对不断衰退的颓势,也面临城市建设进入转型期的新机遇。文章聚焦历史城区“保护性衰退”与“开发性异化”的现实困境,通过剖析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的复杂内涵,构建涵盖遗产保护、物质空间、社会活力、经济效益和片区发展等维度的价值体系,建立“明确价值维度——关联价值载体”的价值分析框架;并以东莞莞城历史城区为例,基于价值分析框架,提出导向保护与更新多元价值平衡的规划思路,以期为当前历史城区的内涵提质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历史城区是地方文化延续的载体,其演变发展是连续性的空间生产过程,揭示其空间变迁特征与驱动机制对于历史城区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深入分析西安明城区2000—2020年间更新的时空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文化政策引领更新地块呈现沿历史要素“轴线集聚、环线围绕”分布规律;更新地块为政府或政资合作主导,实施其意识形态诉求下的功能置换、肌理整合和符号表征等空间实践;更新后社会空间得到再构,外部多元主体介入情景化空间生产;更新驱动因素由城市文化营销、文化与旅游融合生产、各利益主体不平衡的博弈关系共同构成,是具有强作用力量的城市增长联盟有意识操纵的更新结果。研究可为历史城区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谈及的"边缘化"历史城区主要是指历史悠久,但现状损毁严重、历史遗存较少,没有被纳入各级保护体系之中并严重衰落亟待更新的老城地区。这些地区往往由于历史遗存已经不多而被认为保护价值不高,并纳入到整体改造之列,致使中国大量类似的老城区由于疏于保护而迅速消失。本文从抢救这些濒临消失的历史城区的角度出发,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希望通过笔者所做的山东省无棣老城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实践的探索总结,对类似地区的复兴实践提供启示,使更多的历史城区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历史城区的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等人文要素相结合,营造“高语境”、“原真性”的历史空间环境,是历史城区保护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基于叙事学视角,从叙事簇群、叙事廊道、叙事点核的单元结构出发,引入空间句法量化方法,对历史城区叙事空间的空间权力表征、功能表征、特质表征给予量化解释,并为历史城区活化保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伍静  罗谦 《四川建筑》2015,(2):27-28
古镇是拥有独特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的传统聚落。基于古镇开发的现状,适当的旅游转型可以促进其保护与更新,不适当的开发会带来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文中以柳江古镇为例,通过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由实态调研现状追溯到柳江古镇的历史演变,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成环境等三方面着重分析了柳江古镇的价值、保护过程、活化过程,继而探讨其保护与活化协调发展模式,期望对其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存量更新和全民健身背景下,既有体 育建筑的更新改造成为我国体育建筑内涵式增 长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有 体育建筑面临拆毁严重、建筑形式与功能空间 不适应、环境性能低效等亟待解决的矛盾。基于 对我国现代体育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现状的调查,梳理和剖析在历史文化价 值、利用与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三个方面不同 力度的价值保护与建筑更新行为,以都灵市政体 育中心遗产保护和改扩建实践进行对比,探析 其在实践中的系统性设计方法,并总结了三个层 面的设计策略:城市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功能空 间的适应性更新和空间环境的个性适宜。比较发现,以历史文化价值、利用与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的保护与提升为基础,整体开放、动态包容 的保护更新策略,有利于实现既有体育建筑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旨在为体育建 筑遗产的保护更新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遗存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相当数量的历史城区因达不到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准,缺少法律、规范赋予的强制性保护,处境尴尬。尤其是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市,在经历了以外延拓展为主的增长阶段之后,逐渐转向对存量土地进行更新利用。其一般历史城区在保护价值被低估的同时,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所体现出的更新价值也往往被忽视,极易面临被简单保护甚至粗暴拆除的局面。本文以栖霞市历史城区为例,从城市功能培育、空间风貌塑造以及开发建设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对此类历史城区的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11.
为展示岭南地区的艺术瑰宝,2012年广州市政府拟于旧城区西关择址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随着招标工作的展开,社会各界亦积极参与各方案的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深化与探讨,最终从民居式、现代式、园林式三种风格中确定以园林式建筑为实施方案。在从多角度入手比较各投标方案差异的基础上,本文对中标方案的设计构思进行阐述,通过对城市历史环境下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途径的思考,分析该设计方案对于传统艺术延续、城市历史街区更新发展及岭南地域文化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谦  黄凯  孙琦 《南方建筑》2020,(6):62-68
通过阐述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渊源,强调当代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必要性。以粤剧艺术博物馆对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为例,通过对岭南园林历史、西关片区粤剧文脉、粤剧传唱空间演变的历史脉络梳理研究,分析粤剧艺术博物馆采用岭南传统园林形式的合理性,解读粤剧艺术博物馆如何继承岭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岭南传统园林的当代营造。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建成为周边历史街区的复兴注入了活力,这是区别于“假古董”的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积极探索,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小云  闵忠荣 《华中建筑》2010,28(9):106-1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山地丘陵历史文化名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以江西曾家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从保护要素、保护层次、空间形态、保护性开发四个方面对曾家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进行探析,以利于历史风貌的有机保护和山地丘陵传统格局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郭谦  肖磊  王慧  孙琦 《中国园林》2024,40(2):64-70
基于景观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泮溪酒家历史环境的保护更新,以空间生产和场所构建的理论结合人类学田野调查、结构化访谈及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泮溪酒家及所处西关历史环境的“空间”“场所”景观及二者“多相”共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泮溪酒家保护更新的实践,以“空间”和“场所”视角扩大研究范围,串联象征符号,挖掘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实践与社会关系,生产与构建出具有地方特色且符合当地居民情感记忆的景观。最后以“多相律”理论探求内外景观的统一与融合共生,为中国城乡建设中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提供新视角与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津泰安道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2010年开始的泰安道历史文化街区局部地区保护更新,明确了对16处文物与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根据这16处文物与历史建筑功能多样、形式各异、保存状况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遗产保护模式,建成后将成为多种建筑遗产保护模式的集中展示区达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成为城市特色发展的资源与引擎.  相似文献   

16.
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解析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品牌特征,倡导依托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来建设和发展成功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并从文化价值提升的角度,尝试提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和更新的品牌策略。  相似文献   

17.
郭嘉  陈子坚  陶郅 《华中建筑》2013,(12):49-53
中山市139文化街区(博物馆群)一期工程设计方案,结合旧城区改造和保护老城区风貌原则,从利用古旧特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的思路出发,以现状的孙文路博物馆及其周边区域范围内的特色建筑为依托,尽最大可能保留和利用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融新旧建筑为有机的一体,组建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中山特色的、又具时代精神的博物馆建筑群。该文以该街区为倒进行阐述,探讨了群体性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单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新旧建筑有机并存、使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理念和整体性保护方法,旨在应对历史城市面临的大规模开发压力,对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的“碎片化”和“孤岛式”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基于整体性视角看待历史与发展、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历史遗产与其背景环境等关系,强调结构关联和历史可读。以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为例,进行基于关联性的整体性评估,基于可读性对历史格局、空间尺度和风貌进行空间整合,提高历史地段公共开放性,将保护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相结合,整合历史地段保护与城市各系统,结合一系列建设开发行动构建动态保护体系,以期为保护历史地段整体性和有机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一五”项目之一的郑煤机老厂区更 新改造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引入“共轭理论”,通过对保护和开发的内在矛 盾梳理,构建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四种“共 轭模式”: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共轭、生产和生活 的功能共轭、新增与旧有的空间共轭以及当地 和外来的人群共轭。根据四种共轭模式对郑煤 机老厂区进行改造,建立以文化、功能、空间和 人群的内在平衡。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 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 为城市老工业区持续更新和有机演进提供研究 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星美术馆“李馆”的传统美术馆从韩国传统陶瓷中获得灵感.浑厚简洁的建筑造型和精湛的建筑细部很好地表达了展品的文化特征,重塑了场所.展现了瑞士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批判的地域主义、历史传统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