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区域供冷树状管网布置优化属于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针对区域供冷管网系统特点,建立了以管网年度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以图论和遗传算法为理论基础,应用改进的单亲遗传算法对区域供冷树状管网进行了优化布置,并对编码方案.遗传算子设计,适应度函数进行了设计.应用实例表明,单亲遗传算法直接以管网年度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能够获得年度费用最小的布置方案,与Dijkstra算法对比,算法的寻优效率较高,收敛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土石方挖填方法存在操作复杂、工期长、投资高的问题,提出在地形、地貌、岩石类型、地下障碍、原始标高、设计标高和工程地质影响因素下利用三维矿业工程软件(3DMine)优化挖填土石方的4种方法:三角网法、网格法、断面法、区域土方平衡法.通过在工程场地的特定面上设计出两个需要挖填的相交面1.3dm、2.3dm,生成这两个面之间的闭合交线3ds,建立面1.3dm和2.3dm的三维模型,让其三维可视化,分别用三角网法中线分布结构和密度原理,网格法中微积分原理,断面法中条形地带和沿线原理,区域土方平衡法中扩展边坡角和平均松散原理来切割,模拟出挖填土石方三维详细模型,并对挖填土石方进行优化,提高了计算精度,使施工操作简单、工期缩短、投资降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蚁群算法的配水树状管网优化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水树状管网优化布置属于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本文应用图论和蚁群算法进行配水树状管网优化布置,分别用管网总长度最短和管网投资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用算例与Dijkstral算法、Kruskal算法和单遗传算法相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能减小管网工程投资和提高设计效率,在给排水管网优化布置中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污水管网平面布局,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解决城市污水无序排放问题,实现排水管网建设投资效益最佳化.方法采用枚举法将排水管网有向图的所有可能的形式列举出来,确保最优化方案在计算筛选之列,通过管网建模,对所有的布置形式先从坡度方面进行筛选,保留少量优秀的布局形式进行下一步计算,释放本用于存储其他不佳方案的数据的动态数组,对所有保留的布局形式同样采用枚举法进行参数优化,确保布局优化和参数优化同时达到全局最优.根据小区域全部枚举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照验证.结果采用坡度筛选法减少数据处理量,计算结果可靠,使得枚举法采用普通的PC就能顺利完成,同时排水管网实现全局优化.结论坡度筛选枚举法实现了污水管网平面布局优化,在有效排水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减少投资,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5.
为使水质监测点能够适合于供水管网二次加氯问题,考虑在多工况下采用I/O模型生成覆盖矩阵,建立监测点优化选址模型.为了最大化加氯点实际覆盖能力和最小化管网余氯浓度实际相对标准差,对监测点数量、加氯点数量、监测点覆盖标准和加氯点覆盖标准4个因素的优化取值进行探讨.通过实例验证表明,监测点选址模型能够找到在给定监测点数量下的最优方案.监测点覆盖标准应不大于加氯点覆盖标准,并在0.5~0.7取值,监测点数量应在布置费用约束下尽可能多,加氯点数量及布置方案应使名义覆盖率达到小于100%下的最大值.若前述条件均满足,则二次优化问题的实际相对标准差最小,且名义相对标准差和实际相对标准差的差别很小.该监测点选址模型对二次加氯问题较适用,可以减少二次加氯的总计算量.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污染情况下给水管网传感器优化选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给水管网中的水质传感器位置优化布置问题,以污染发生至传感器首次监测到超过临界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期望监测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监测突发性或者蓄意污染的管网传感器优化选址模型.以Anytown管网为例,利用EPANET软件模拟扩展周期非稳态水力水质条件下节点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通过编制程序与EPANET交互得到传感器监测时间,在此基础上设计求解该优化模型的混合粒子群算法.提出的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对保护管网安全、降低用户饮用被污染水的风险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地面的不规则,场地平整中的填、挖方计算工作量往往非常大,且精度受限.目前场地平整一般采用四棱柱体法和三棱柱法,这两种方法当测量点较多时,测绘工作巨大.文中选用一个规划区作为试验研究区,利用GIS的空间内插方法,通过模型精度检验.最后确定反距离权重(IDW)作为最佳的插值方法.并利用GIS的GRID思想分别求出每个栅格的填挖高程,以及整个区域的填挖面积和填挖零线,最后求出全区域的填挖总量.  相似文献   

8.
建筑土方工程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工期和成本,施工场地设计标高是确定工程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场地设计平面考虑泄水的要求应是一个斜面,这个斜面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主要靠原点标高c、x轴向坡度i_x、y轴向坡度i_y三个要素来确定。为了使总土方量最小、工期短、成本低,应力争使挖、填土方量平衡,核心是场地设计平面上各点的施工高度之和为零。因在求施工高度之和的运算中要出现正负相互抵消,反映不出挖、填方的绝对值之和是多少,故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将各点施工高度平方以后在相加,然后对施工各点高度之和公式中的c、i_x、i_y取偏导数,得出准则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c、i_x、i_y后再求出各点的实际标高和施工高度。  相似文献   

9.
面向故障诊断的供水管网水压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供水管网故障诊断中准确率不高、经济性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核极限学习机的供水管网故障诊断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学习速度快、故障识别率高等优点。以该模型为核心提出了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供水管网水压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果蝇优化算法形成多组水压监测点方案,然后用供水管网故障诊断模型计算每种方案的诊断准确率,选择其中诊断准确率最高、经济性最好的方案作为候选最优方案,并以此方案为基础,使用果蝇优化算法不断循环迭代,最终找到故障诊断准确率高且经济性最好的水压监测点布置方案。利用Matlab语言代码对提出供水管网水压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进行了编码实现,使用实际管网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供水管网水压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水压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渠道断面填挖面积计算是渠道设计中的填挖土方量计算的基础工作.传统的渠道设计中的断面填挖面积计算方法烦琐且精确度较低,通过对已有的计算方法原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数学计算模型,从而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1.
多项目建设投资管控系统(MPIMS)定制针对建筑行业大型甲方单位和相关的政府部门的整体运营管理.基于MPIMS定制的三层次基本构架,通过客户的MPIMS定制开发验证了MPIMS定制可满足建立项目查询平台为管理层提供多项目的信息查询和监管渠道,确保项目数据查询结果的实效性;MPIMS定制开发通过运用IBM Lotus Notes平台开发系统,采用B/S结构与C/S结构连接,系统稳定并满足了多方面的系统操作需求.  相似文献   

12.
雨水资源化是我国建立两型社会、缓解我国缺水现状所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在雨水管网中建立管段流量调节池是解决雨水利用、降低雨水管网造价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通过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时程分配,并通过对地表产流、汇流以及雨水管网汇流的模拟演算,分析了雨水管网的流量过程,建立了雨水管网的流量过程线,并据此建立了雨水管网管段流量调节池的容积计算方法与优化思路,最终以雨水管网系统总造价为目标函数,对管段流量调节池的设置位置及容积计算进行了优化分析,给出了雨水管网管段流量调节池容积优化的计算过程与方法,并通过实例工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设置管段流量调节池,经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生产车间的布局问题是一个NP难问题,常规方法难以求解。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根据车间布局设计的最小费用原则,建立了生产系统设备布局的数学优化模型;接着,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组成混合遗传-模拟退火(GA-SA)算法,并将其引入到车间设备布局问题中,完成了算法操作设计;最后,给出了一个10区域车间布局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强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能有效改善遗传算法过早收敛的问题,是优化车间设备布局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当前管理软件开发中通用软件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和定制软件的成本太高、实施周期太长等问题,借鉴制造业中大批量定制的研究成果,提出在管理软件业采用大批量定制开发模式,该模式以标准软件的开发效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软件大批量定制的基本思想作了介绍,按照客户需求影响软件开发活动的程度,对软件大批量定制模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面向软件大批量定制的集成产品和过程模型,并初步建立了一种软件大批量定制的数学优化模型.基于集成产品和过程模型进行软件大批量定制开发的实例表明,该模式可大大节约管理软件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并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工期与投资集成造价管理的变更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变更控制中存在的孤立性、滞后性等问题,提出了工期与投资集成造价管理的动态变更控制理念,以挣值管理方法为研究内容,分析工期与投资集成造价管理的变更控制的内涵.通过对工期与投资集成造价管理的变更控制计划的建立、优化和实施步骤的研究,探索一种比较完善的集成管理方法,并在它们之间寻求协调平衡,以追求项目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南京地区某项目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估,并与水冷机组+锅炉系统进行比较,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地埋管地源热泵的技术,分别在初投资费用、经济性评价指标和能耗分析3个方面研究其经济效益,最后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得出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率较高,在经济性和运行费用上优于水冷机组+锅炉系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热管是一种传热效率极高的新型传热元件 ,由热管组成的热管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有利于控制酸露点腐蚀、工作可靠等优点。这种换热器在热能利用、废热回收等方面应用广泛。热管换热器形式多样、结构复杂 ,因而如何选择其形式是工程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气 -气热管换热器中的典型代表———热管空气预热器为例 ,详细阐述了热管换热器整体优化设计及优化选型方法。以年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穷举法和复形调优法对热管换热器的热管基管直径、冷热流体侧翅片间距、翅片厚度、管束横向管间距及冷热流体的迎风流速进行优化。开发了热管换热器优化选型程序 ,同时通过对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 ,并与常规设计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优化设计既可节省大量的初始投资 ,又可降低运行成本 ,从而获得可靠的经济效益 ,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河道上修建倒虹吸交叉工程,行洪口门宽度是影响建筑物投资和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结合安阳河倒虹吸现场条件,对不同布设方案的行洪口门宽度进行了河工模型试验,通过分析水位、流速、主流及冲淤情况等方面试验结果,从安全性、对河势影响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考虑,选定165m口门是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