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地质工作对钻探技术的需求以及地质钻探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远期、中长期、近期发展目标,明确了近期研发工作的重点和计划,并强调了科技创新,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重要性和加强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5年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支撑找矿突破、推进科技进步,以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对找矿突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广应用一批新型技术装备和方法技术,研发创新深部找矿、复杂地层找矿及科学钻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提高我国地质调查和资源发现能力。会议议题  相似文献   

3.
《地质装备》2007,8(5):42-42
本刊讯,“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10月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与交流“十五”期间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在地质大调查、矿产资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研讨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方向,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和10多年的沉寂之后,目前正面临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为保证’地质大调查和资源勘查钻探工程顺利完成,逐步恢复和提高钻探生产水平,有必要探讨新形势下探矿工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模式,组建探矿工程新技术推广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5.
概略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题的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研究项目"探矿工程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研究为基础,探讨变革时期探矿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新机制;从地质调查与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当前形势下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合理运行方式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迎接我国地质找矿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新的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我国地质找矿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358"宏伟目标。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1年10月中下旬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的主题:一是要对"十一五"探矿工程技术进行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煤矿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煤矿行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做出突出贡献.近几年来,随着探矿工程开展的深入,一些新技术被逐渐引入到找矿、采矿当中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探矿工程新技术的引入,促进煤矿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针对探矿工程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地质找矿和探矿工程、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没重点战略西移做好资源准备,《西部探矿工程》在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应运而生,这是我国探矿工程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探矿工程》杂志已经创刊32年了,它为推动我国探矿工程基础理论、工艺方法和生产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党中央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和开拓前进的精神,积极投入为保证九十年代经济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立足本职工作,我们就是要创新、开拓,振兴探矿事业,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搞好科学管理,开发新技术,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地质找矿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六五”期间,探矿工程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进步取得新成果,地质找矿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成绩显著。一九八六年我们要在三个方面创新、开拓。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为总结与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在地质调查、能源与水资源勘探与发展各类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研讨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了解和合作 ,加快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具体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协办的“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国际水文水井钻井新技术研讨…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查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探矿工程是地质资源勘查和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是能够直接从地下岩层获取实物样品的唯一手段.无论是地质找矿、新能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还是地壳探测工程都必须依靠探矿工程的技术方法.就目前地质工作的主要功能与任务、探矿工程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改变我国地学界"重科学,轻技术"的思想观念,使探矿工程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8月25—29日,哈尔滨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5年8月25—2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北大荒国际饭店举行。会议的主题:支撑找矿突破、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以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对找矿突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广应用一批新型技术装备和方法技术,研发创新深部找矿,复杂地层找矿及科学钻探的新理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0月9-12日,广西南宁为迎接我国地质找矿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新的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我国地质找矿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358"宏伟目标。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1年10月9-1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的主题:一是  相似文献   

14.
探矿工作在不断发展中迎来了全面改革和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的“七五”计划时期。“六五”期间,探矿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全国地质局长会议精神以及探矿工程部门的吉首探矿工作座谈会议、无锡技术工作会议、大连探矿工程工作会议,北京探矿工程管理工作座谈会议等精神,探矿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对地质找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执行“七五”地质工作计划、实现探矿科技规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探矿工程工作认真贯彻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探矿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质找矿工作和国家“四化”的进程。同时体会到探矿工程发展,关键要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党的“十二大”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从而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六五”期间探矿工程立足于“打基础”、“上水平”,巩固已取得的技术进步,有计划地进行科研攻关,大力推广新技术,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广大探矿职工正是遵循这些方针政策,努力拼搏,锐意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6.
据1992年6月云南地矿局探矿处主编的《云南地矿局探矿工程科技成果选编》介绍,该局自“65”计划以来已获45项探矿科技成果、计分六类:地质勘查成果7项;地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2项;地质勘查工程科学技术成果17项(新枝术5项,新机具12项);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成果14项;软科学成果2项;地质工作标准化和计量成果1项。其中获省、部级二、三、四等奖各一项。充分显示了云南探矿同行积极开展科研,大力推广新技术,努力提高探矿工程科学和生产水平,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山东省地矿局钻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0年3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将为全省地质找矿钻探提供重要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支撑。探矿工程新技术研讨班同时举行。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探矿工程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它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探矿工程是获得直接的、真实的地质资料的主要手段,这些资料是对矿产资源作出最终评价的依据。在整个地质工作中,探矿工程又是投资最大、占用人力最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于1982年6月25~29日在太原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地质、冶金、煤炭、核工业、化工、建材、建工、水电、铁道等部门及地质院校的正式代表163名,列席代表40名,总共203名。6月25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主任委员任子翔同志致开幕词,他回顾了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并着重阐明了探矿工程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正在不断发展,探矿工程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通过大量探矿工程工作量,在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中作出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七五”期间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进一步贯彻了地质找矿为中心的方针,继续执行浓靠教术进步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探矿技术工作,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探矿科研,新技术推广以及探矿科技刊物的出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探矿科技管理,使探矿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