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地下空间住发达国家(譬如在地震频发的日本)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认识到地下空间是地震作用较弱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冯萍 《建筑技术》2020,51(2):175-177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走平战结合与防灾功能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人防工程、地下交通系统、地下综合管廊、地下仓储系统及地下开放空间等内容的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系统,提高城市总体防灾能力。鉴于地下空间内部灾害特点,提出应从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加强地下空间自身防灾减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下空间内部灾害特点与综合防灾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童林旭 《地下空间》1997,17(1):43-46
地下空间内部姓的灾害时,比在地面空间中有更大的危险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与地下环境有关的内部灾害特点,然后提出了在地下空间内部建立综合防灾系统的主张,并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下空间在发达国家(譬如在地震频发的日本)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认识到地下空间是地震作用较弱的部分。一方面,地下较地表的地震烈度要低;另一方面,周围的岩土对结构提供了弹性抗力,阻止了结构位移发展,同时还对结构自震起到了阻抗作用,也减小了结构的振幅。可以看出,这是与提高建筑物自身强度不同的减震方法,即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减弱了地震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地下空间内部发生灾害时,比在地面空间中有更大的危险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与地下环境有关的内部灾害特点,然后提出了在地下空间内部建立综合防灾系统的主张,并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前,朋友送给我两付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制作的扑克,起初并没在意,节日中家人聚在一起随手拈来小试身手。  相似文献   

7.
安全性是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若由于初时设计不当,将严重影响地下空间中广大民众的人身安全;科学的规划,将有效提升地下空间的综合防灾能力。本文针对南京地下空间面临的主要灾种类别,系统梳理了其在防灾建设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未来地下空间应满足“内部防灾和外部减灾”两方面的需求,并针对火灾、水灾等主要灾种,布局相关防灾设施,制定实施措施;同时,明确了防洪排涝设施、避难场所与应急物资储备库等不同类型项目结合地下空间建设的策略和选址。最后,提出了平灾结合策略,以及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设施系统发展建设的三大契机。  相似文献   

8.
通过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说明了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现状,在如何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从而真正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分析地下空间主动防灾、抗灾的功能和特性和地下空间综合防灾的内容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防灾广场初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为人员与活动聚集之所在,一旦发生大规模灾害,常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防灾救灾工作实为地下公共空间规划重要的一环。文章从增强地下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及逃生避难者的角度,通过合理设置地下防灾广场,有效增加人气及应付地下公共空间的紧急灾害,如火灾、毒气、暴乱等,方便人们迅速逃离。研究结果表明,防灾广场的合理设置能保证地下公共空间中灾时人员的有效疏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在建设开发中逐渐成型局部高密度状态,在全球化灾害多发的环境下,城市高密度地区的易损性显著,应充分利用其立体化空间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地下空间具备先天的防灾特性,可以针对不同灾害中发挥相应的防灾作用,并与地面防灾空间协同构建立体化的防灾空间体系。根据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防灾角色与定位,提出了在地下空间建设中兼顾防灾的规划思路,通过分析适合防灾用途的地下空间特点,对其空间和功能要求进行了研判,并进一步提出了引导方法和规划策略,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防灾空间规划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地下空间灾害防控是建设防灾型城市的基础。通过分析河南罕见暴雨诱发地下空间内涝特点,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致灾因素,提出了相关防控体系构想。首先总结河南特大暴雨和灾情特征,从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及城市地下空间排水防涝系统等方面探讨罕见汛期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致灾因素;随后从极端天气下地下空间致灾风险评估、灾害防控规划及灾后城市恢复规划等方面提出特大暴雨下城市地下空间灾害防控体系构建方略;最后针对城市地下空间面临的复杂多样性挑战,从生态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科学地下空间防控体系构建及完善地下空间灾害应急救援措施方面阐述构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中心区的高密度化非常突出,在全球化灾害多发的背景下,城市高密度地区的易损性显著,应充分利用其立体化空间特别是地下空间的防灾特性提高城市韧性.本文针对地下空间网络在灾时可以作为避难疏散通道的功能特点,提出了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网络的复合可达性评价框架,结合避难行为特点提出了地下空间网络的全局可达...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保障防灾的时效性和可达性,实现防灾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分配.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防灾空间结构战略规划、应急救灾空间规划与城市防灾设施空间规划.文章通过对城市防灾空间系统的规划原则与整合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城市防灾减灾的规划与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地下空间灾害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地下空间的隐蔽性、封闭性,使得地下空间灾害损失更严重、防灾问题更复杂。文章分析了地下空间的灾害产生机理及所造成的损失,通过对已发生的地下空间灾害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了地下空间灾害管理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地下空间的灾害管理应明确灾害管理主体,构建由灾害事故预防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及安全保障体系构成的综合防灾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防汛灾害问题表现出渐趋增多和严重的态势。开展防汛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从防汛角度入手,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和运营期间的防汛风险综合评估机理和内容进行研究,识别防汛风险影响因素,探讨防汛风险评估框架体系和评价指标,提出风险控制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地下空间的防汛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自身安全的问题,同时还涉及相应环境安全影响的范畴,是点、线与面的关系,分析两者特点及相互间的密切关系基础上,综合评估地下空间的防汛风险才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空间的防灾避险功能在城市防灾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青海玉树扎西科湿地公园为例,通过综合论述和分析绿地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状况,阐释这一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地质及自然灾害类型、影响范围及在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为城市绿地防灾避险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彭建东  范晔霞 《华中建筑》2010,28(4):104-106
该文从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建设和规划的不足入手,对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布局进行研究,提出基于防灾分区的城市防灾绿地布局方法,并且以萍乡市为例,具体阐述城市防灾绿地分区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