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Cambay盆地Mehsana断块是一个勘探程度相当高的产油断块,该断块含有重油和轻油。现在该断块处于采用EOR技术进行开发的成熟阶段。由于从1968-1969年升始采油量不足26t/d,对主力油田通过制定井方案进行开发。采收率与油藏非均质性、沉积环境、油藏大小和深度密切相关。这些固有特性还受油藏管理具体做法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油藏管理(主要是开始采用新技术),20世纪90年代阻止了采油量下降并且自从1999年以来采油量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2.
3.
2004年末克罗地亚油田的剩余油储量共计8.5×106m3,加之市场油价走高,促进了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应用.经过注CO2工艺室内试验和模拟研究后,选择Ivanic油田作为应用这一EOR方法的第一个候选对象.为了在先导性试验项目前恢复Gamma油藏压力,2001年开始注水.根据模拟研究分5个周期实施水-CO2交替注入工艺.在Iva-28井位安装了先导性试验项目设备后,于2003年11月开始注CO2(第一个周期),于2004年5月完成.第一个周期的第二个阶段是注水,注水一直持续到2004年11月,于2005年6月完成.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实施水-CO2交替注入工艺两年后的效果和在此期间积累的大量经验.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对水气交替注入(WAG)方法的兴趣与日俱增。水气交替注入最初的目的是提高注气过程中的波及体积。在最近的一些应用中,产出的烃气已经被回注到注水井中,目的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保持压力。用水气交替注入开采原油属于未波及面的接触,尤其是通过把气分离到顶部或把水聚集到底部来开采“阁楼”油或“地窖”油。由于气驱后的残余油通常少于水驱后的残余油,且“三相”区域可获得较低的残余油饱和度,因此水气交替注入具有增加微观驱替效率的潜力。这样,水气交替注入就可以通过结合更好的流度控制、接触未波及层并通过改善微观驱替来提高原油采收率。本项研究是对水气交替注入油田经验的一;欠回顾,文献包括了从1957年在加拿大第一;欠报道水气交替注入到今天来自北海的新经验。共评论了60个油田。既包括了陆上项目也包括了海上项目,既有烃气也有非烃气水气交替注入。井距差异很大,陆上项目通常使用密井网,海上项目的井距大约为1000米。这次油田回顾得出了一个共同的趋势,即成功的注入可增加原油采收率5.10%。极少有油田试验不成功的报道,但经常发生操作问题。尽管注入和生产问题一般不会对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但特别需要注意注入相(水或气)的突破。对水气交替注入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受岩石类型、注入方案、混相/非混相气和井距的景;响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油藏综合管理是油公司资产增值的一种有效方法.确实,通过改善开发战略提高正在生产油藏的储量,取代高代价和高风险的勘探活动,为油公司创造一个真正的机会,这是一种经济性的选择.油藏综合管理是将各种方法和技术结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基本方式,如将油藏描述、多元井身结构的应用、专项岩心分析、开采全过程设计、油藏监测和油藏模拟等综合到一起,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协同关系.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油藏管理方法也实现了实时管理.这样,应用油藏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大量资料可以加深对油藏的了解,更新油藏模型,降低潜在的不确定因素,设计更符合要求的生产体系,确保油水井生产能力和注入能力,有效驱替死油区,选择最合理的开采方法,从而提高总采出量.上述策略的多数要素已经存在,需要将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建立一个综合体系.这样的综合体系,将成为采油工程师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对这样一个综合体系中的各种不同要素进行了评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R&D项目研究了在马来西亚油田采用EOR化学工艺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在使用碱的两种工艺中运用了独特的两级软化海水处理技术。在119℃下进行了热老化研究,以便筛选适合所需稳定性和降解的化学剂。通过稳定化学剂的界面张力和相态试验选择配方,通过线性岩心驱替和热降解试验选择聚合物。在径向岩心驱替试验过程中,按照矿场所需比例注化学剂进行采油研究。无碱表面活性剂稀释液获得的增油量较低,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消耗量大。在岩心驱替试验中,碱表面活性剂驱平均提高采收率为OOIP的14·6%,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平均提高采收率为OOIP的28·6%,从而证明了在马来西亚有应用EOR化学工艺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试验和油藏模拟已经研究了与裂缝性轻油油藏注空气有关的采油机理,把注空气确定为用于裂缝性轻油白垩油藏的可能的IOR方法.为了研究动力特性(例如活化能和着火温度)进行了室内试验.此外,通过试验估算了扩散系数,利用数值模拟时这些扩散系数进行了验证.根据室内试验和地质力学模拟评价了由于热和CO2可能造成的白垩变化.为了研究通过孔隙介质的燃烧前缘扩大情况进行了燃烧管试验.进行了油田规模的注空气可行性研究,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结果,包括潜在采油效益的评价和在注空气项目中包括的主要费用.  相似文献   

9.
在密歇根州有成百上千个宝塔礁,因布朗尼亚加拉而闻名的圭尔夫地层是一个志留纪地层。这些宝塔礁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生产了将近5亿桶原油。该区北部有礁群700余个,南部有300余个。这1000余个宝塔礁群能生产5亿多桶原油,在这些区块采用三次采油技术潜力很大。这些区块无水驱历史,而且仅有5个有二氧化碳驱的记录。 美国能源工业部在密歇根奥齐戈查理顿30/31礁群中研究用二氧化碳驱来提高石油采收率。这一区块是Shell在1974年发现的,在这一时期从油藏中采出了260万桶原油。这些油藏由包含内部不规则白云石化作用的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石灰岩基质组成。拥有更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白云石化区域控制着通过这些地层的流体流动。这一项目采用的是4D地震、油藏模拟和新钻井技术,以便为在密歇根州的全部志留纪地层能否采用二氧化碳EOR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位于挪威北海西南的Ekofisk裂缝性白垩油藏通过注海水已经成功地开采了30多年。在2004年结论性研究中,把注空气评价为除了水驱二次采油以外的另一种油气开采方法。在欧洲委员会的资助下,Ekofisk油田拥有者与欧洲一流研究院和一个承包商合作,共同研究注空气作为有成本效益的IOR方法的潜力。通过筛选研究、广泛的室内试验、油藏模拟、处理设备设计和项目可行性评价,为深入了解裂缝性轻油油藏注空气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采油是一种新型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和资金回收快的效益优势。文章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机理和特点,微生物采油井筛选标准和方案制定、矿物试验准备与实施状况,进行了微生物试验效果分析,取得重要的认识。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采取注微生物溶液吞吐反排方式,现场实施17口井,注入微生物原农5940L,累积增油1455t,综合含水下降,原油流体性质得到改善,经济效益显著,为下步大规模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粘稠油井的强化热采工艺采用电热杆与反馈式抽稠泵采油管柱结构,电加热油管内原油,降低了油管内原油的粘度,改善了井眼举升条件;先期对油层实施CO2吞吐,降低储层原油的粘度,增加近井地带的原油驱动能量。改善渗流条件;研究稠油的水敏,温敏特性,优选了降粘剂,确定在环空中滴加柴油降粘措施,改善了泵的工作状况,有助于提高原油产量,该项综合性技术已成功投入燕北洲城油田稠油井开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巴什科尔托斯坦油气田已进入开发晚期,剩余油储量结构开始变差,约有90%的难采储量位于低渗透夹层、死油带和透镜体中.为了有效地开采这类储量,巴什科尔托斯坦油田采用了提高采收率的物理一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纳米颗粒是改善传统提高采收率方法面临的低波及效率等技术挑战的潜在先进材料.通过梳理近年来纳米颗粒增强化学驱、气驱、热采等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进展,介绍了纳米颗粒增强提高采收率过程的主要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指出该技术现阶段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减缓温室气体效应,CO2封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强化采油技术的发展给CO2封存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一个用于量化CO2封存/EOR联合实施的技术经济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封存过程中的能量需求和固有的CO2排放量。运用该模型量化了CO2封存/EOR联合实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后,得出了油田开发后期强化采油封存大量CO2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和耐温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测试,并在中原油田胡5-56井进行了现场试验与监测.结果表明,应用微生物采油能够在温度97℃、矿化度33×104mg/L的油藏条件下起到增油稳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木质素磺酸盐的改性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造纸废液中的碱木素为原料,通过缩合、磺化等反应过程,合成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大大改善了木质素磺酸盐的表面及界面性能。室内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木质素磺酸盐能与烷基苯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该复合体系在较宽的活性剂、碱浓度范围内能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达10^-3mN/m数量级,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15%(OOIP)以上,可节约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成本30%以上,为表面活性剂的国产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储量发现难度的加大,油气采收率已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热采、气驱、化学驱和微生物驱等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了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采收率技术将向集成化和高科技方向发展;化学辅助提高采收率技术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流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和工艺技术的进步将继续引领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采油矿场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微生物采油(MEOR)矿场试验研究进展情况作了综述。分初期到中期(上世纪70世代以前)和中期到现在(70年代以后),简述了全世界进行的MEOR矿场试验,列表介绍了1979年以后发表的21例MEOR的注入微生物,实验方式(单井吞吐或驱替)及结果,讨论并列表给出了MEOR的矿物应用条件,并与其他EOR方法作了比较,论述并讨论了MEOR矿场试验的一般程序,包括油田调查,注入微生物选择,对油 层的适应性,与油层本源微生物的竞争特性,提高采收率及添加的营养源,对MEOR矿场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从岩心驱替、单井测试和测-注-测试验中得到的数据表明:在许多实例中,向油藏中注入低矿化度水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根据油藏特征和矿化水组分的不同,水驱效率可以提高2%~40%。2005年,在阿拉斯加油田进行了先导试验,生产数据和产出水化学成分的详细分析证实了原油产量的增加,并为低矿化度水驱(LoSal^TM)在井间规模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现场证据。此外,通过单井化学示踪测试,确认了油藏对低矿化度水注入的响应。实验室研究揭示了LoSal^TM的机理是吸附在原油组分、地下矿化水和黏土矿物表面的阳离子之间的多组分离子交换。油藏数值模拟得到了非常好的拟合结果,为预测大规模LoSal^TM的结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