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京市供水管网的老化漏失规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供水管网漏失的监测难度大,维护费用高.为了有效减少管网漏失率,需要研发管网漏失模型,从而制定合理的监测模式和维护方案.针对管网老化过程,分析了其与管网漏失率的关系,应用决策树方法开发了包含管龄和管径两个因素在内的漏失规律模型.以北京市为例,对主城区19年间(1987年-2005年)由供水管网老化造成的漏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老化漏失管道的管龄服从Weibull分布,管龄为20年左右的管道更易产生漏失.利用建立的漏失规律模型,通过ArcGIS预测了2008年北京市区供水管网的老化漏失分布情况,其结果将用于漏失监测仪的优化布置.  相似文献   

2.
王素珍  卢燕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7):91-94,98
以ESRI ArcGIS9为技术开发平台,将空间数据分析与管理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价用确定性应变分析方法相集成,构建了通用性强的城市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价系统(UWSPSPES).该系统在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空间网络模型化的基础上,以管道接口的变形为评估量,以组合变形量为供水管网震害破坏程度的判定标准,实现了对城市供水管网抗震能力的空间分析与评估,且评估结果可靠;利用GIS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了对供水管网的基础数据、抗震能力评价成果数据和历史震害数据的空间管理与定位查询分析.该系统的建立,为城市供水管网的震害防御与地震应急对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模型支持、技术支持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迪 《城镇供水》2013,(6):36-39
佛山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服役时间接近10年,已无法满足需求。2012年下半年佛山水业集团开展了模型软件平台和水力模型全面升级项目,在资金和人力资源都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利用自主力量历时3个月时间完成了禅城区市区102平方公里水力模型重建工作。新模型软件平台使用C/S结构,以便于集团对各供水区域子模型进行分布式网络管理。重建后的管网水力模型包含更为丰富的管网数据,模拟精度比旧模型进一步提高,并且初步实现了模型用水模式的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不确定性度量的给水管网用户的用水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提高管网模型及其应用的精度要求,有必要对用水模式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度量.从实践经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给水管网用户用水模式分析的流程和方法,即数据采集方案设计、采集数据标准化处理、用水模式系数概率密度分布拟合、参数最大似然估计、用户用水模式不确定性度量和表达.在用户用水模式分析流程中,在预算约束下减小采样不确定性,自动去除采集数据中的奇异数据,并对所采集数据的不确定性特征做出度量,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遗传编程的供水管网漏失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的探测与定位极其耗费人力和物力,为了有效减少管网漏失,需要研究管网的漏失规律,开发漏失预测模型,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监测模式和维护方案提供技术支持.收集了1987年-2005年北京市主城区供水管网漏失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遗传编程建立了管网总漏失次数与管龄、管径、管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发现漏失次数与管龄、管长呈正相关,与管径呈负相关.同时分析了管网漏失发生时的管龄分布情况,发现其服从Weibull分布,并据此将遗传编程计算得到的总漏失次数分配到单一管段.利用建立的漏失模型,通过ArcGIS对北京市城区供水管网漏失概率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以作为漏失监测点优化布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们对城市供水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供水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随之提高等问题,对城市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供水管网参数测试分析技术进行研究,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整个供水管网的用水量负荷、用户用水模式及变化规律、压力分布规律及主要供水管段的实际过流能力等状况,建立供水管网仿真模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供水管网科学合理运行、保障供水水质等为目标,结合供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以某城市开放式区域供水管网为例,建立了该区域供水管网微观水力模型,并开发了城市供水管网仿真模拟分析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及实用性,目前正在某城市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9,(19)
供水公司将净化消毒处理后的水源通过供水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供水管网有时可能会出现爆管事故,这时便影响到了用户的用水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现今供水公司将确保供水不间断的任务摆到了第一位,制定一套供水管网爆管事故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供水管网爆管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预案的的制定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汉阳区部分供水区域,由于各种具体原因,长期存在供水管网水压过低现象,属汉阳供水管网供水不利区域。为此多次采取局部管网改造、安装二次供水设施等解决措施,均未获得长期良好效果。为改善该类区域供用水不足的状况,武汉市水务集团运用分区计量技术(DMA),采取供水管网区块化、封闭叠压供水相结合的模式,对局部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力模型作为分析供水管网水力状态的有效工具,可以模拟并评估供水管网的水力运行状态,给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本文主要结合A县全域供水管网分水站改造升级工程实例,首先科学模拟并动态分析远期供水管网流量和流速状况,确定该供水区域经济合理的管径;其次,通过管网压力区域分布情况进而确定各关键点分水站供水形式以及一体化增压泵站选址,使泵站流量扬程设计更加合理;最后通过不同季节高低峰用水模式模拟分析,得到供水调度优化方案,为A县供水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给水管网规划设计和优化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管网水力与水质模型在多水厂供水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加,以往单水厂供水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多数城市都是多水厂供水,但此供水模式给压力调度和水质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以北方某市供水管网为例,基于EPANET计算引擎,分析了多水厂供水条件下管网的水力学和水质特征;计算了主要水厂的供水范围,通过关闭供水范围边界阀门可实现供水的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以鞍山市经济开发区供水管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独立划分居民、非居民区域计量基础上,以日为单位分别测试了居民、非居民的用水规律并分析其特点,借鉴时变化系数概念及居民、非居民曲线的分解与合成,提出了曲线峰值比概念.同时在测试区域内安装模拟漏水设施,在已知漏失水量的情况下得到大量峰值比与管网漏失率数据,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性计算,建立了管网漏失数学模型,并根据该区管网漏失管理要求设定了管网漏失报警系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校核标准及思路,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新建园区内给水管网为对象,建立了水力模型,模拟管网在不同水力工况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对给水管网优化运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供水管网优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沐 《山西建筑》2009,35(23):200-201
简述供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建模和优化算法,重点介绍了供水管网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及遗传算法用于供水管网的最优化理论,并针对该方法用于供水管网优化设计的缺点,提出了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求解给水管网管径优化解的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天津市供水管网实例,通过分析其计量水量的特点与水力模型的构建要求,按照水量数据来源分别侧重于小区表、户表和在线流量计,提供了分区计量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三个流量分配方案;从数据健全度、流量分配准确度、实施难度、流量分配校正依据、漏损考察功能、模型动态模拟、模型维护与应用难度和模型构建平台八个方面对三个流量分配方案进行了多角度评价,可为水力模型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志辉  王洁琼 《供水技术》2013,7(3):48-50,56
针对上海市奉贤区普遍存在乡镇地区管网资料、用户资料、运行资料缺失,以及原有供水布局和现有集约供水布局不协调的问题,对现有管网及规划管网进行评估,并通过建模过程采集、完善资料,以提高供水各环节的基础管理水平,以期更好地进行集约管网的规划、调度决策和运行。  相似文献   

16.
叶斌 《供水技术》2011,5(2):48-51
介绍了佛山市南海区供水管网微观模型系统的建立过程,包括管网微观建模、模型水量分配和模型校验,阐述了误差处理的方法和模型精度指标,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供水系统运行状态实时模拟模型,在已知给水管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实测的系统总供水量和少量管网测压点数据,实时模拟管网所有节点水压.利用Rosen投影梯度法求解模拟模型,对某供水系统的模拟计算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较高,速度较快,能满足供水系统实时模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饮用水中铁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安市饮用水中铁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近几年该市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中铁含量在整个供水系统中演变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该市饮用水中铁含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和不稳定性的变化特点.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按其变化规律预测了将来可能发生的延续及变化,诊断结果令人满意,拟合结果相关性可高达0.7以上,预测精确度也可达到0.862.确定了该市饮用水铁超标主要是由于原水水质污染、不完善的水处理工艺和长距离的原水输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王彤  何英  高键 《供水技术》2012,6(3):32-35
针对给水管网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的偏差问题,通过收集管网运行中的实测数据及对管道合理分组,建立了给水管网的校核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不同管材、管径及铺设年代的管道的摩阻系数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可以达到预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