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层气垂直井产能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沁水盆地东南部煤层气垂直井勘探开发资料为基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别得出了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气资源条件(含气量、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及资源开发条件(储层压力、渗透率、含气饱和度)与平均日产气量的关系.对比结果表明:在小范围内且不考虑开发工艺条件时,资源丰度、含气饱和度对煤层气垂直井产能的贡献最大,因此寻找高资源丰度、高含气饱和度是煤层气垂直井勘探开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刘家区煤层气开发实践,对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就单井控制煤层气可采资源量、构造发育情况、岩浆活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煤储层改造后的综合渗透率、临界解吸压力和盖层条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该区煤层气开发的布井原则和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3.
受煤层气开发时间、规模、地质条件、完井方式、排采方式与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煤层气井的生产效果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别。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已实施的43口煤层气井中既有高产井,也有大量的低产井甚至不产气井。通过对大佛寺井田煤层气生产井资料统计对比分析,总结出影响煤层气井产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如井型、构造、煤层含气量等,可为其他区块煤层气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查明余吾矿煤层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指导。根据该矿已有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井资料,从资源开发条件、钻井的井径扩大率、压裂改造效果、排采工作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关键参数与日产气量的关系,得出了该区煤层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煤储层原始渗透率、临储压力比、含气饱和度是该区煤层气井产能的储层地质控制因素;钻井的井径扩大率、压裂改造效果是影响该区煤层气产能的工程控制因素;排采工作制度与产能之间关系不密切。当煤层段煤体结构复杂或碎粒/糜棱煤所占比例较高时,优化钻井参数或改善钻井液性能、优化压裂工艺参数与煤层的匹配性,是实现该区煤层气井产能最大化的重要保障。研究结果为该区煤层气井开发工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与垂直井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樊庄区块煤层气垂直井勘探开发资料,为寻找樊庄区块高产能有利目标区,运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法,在考虑构造因素和不考虑构造因素2种情况下分析了煤层气资源丰度、含气饱和度、含气量、煤层厚度、临储比与日均产气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开发工艺的影响条件下,煤层气5个赋存参数对产能影响大小的先后顺序为临储比、含气饱和度、资源丰度、含气量、煤层厚度,并且临储比是影响樊庄区块产能的直接主控因素。因此高临储比、高含气饱和度储层是该区煤层气垂直井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层。  相似文献   

6.
秦鹏  朱建英  刘世界  段宝江  宣涛 《煤》2022,31(4):28-31
多段压裂水平井是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重要技术,但水平井多段压裂投入成本较高,不合理的布井和不合理的压裂施工方案都可能导致煤层气井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为了降低煤层气多段压裂水平井投资风险,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煤层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分别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煤层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  相似文献   

7.
王宇红 《煤》2012,(1):59-60
根据赵庄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从煤层空间展布、煤层气含气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封闭条件等方面对区块煤层气成藏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了煤层气成藏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总体上,赵庄区块煤层气储层条件相对复杂,规律性不太明显,含气量总体由东北向西南有增高趋势,煤层气藏含气饱和度总体为欠饱和,部分为严重欠饱和,煤层气井生产时产气能力将受到较大限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控制川南古叙矿区石宝矿段煤层气生成、富集的关键地质因素——构造、热力场和水动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石宝矿段的成煤地质背景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聚集,建议加大加快煤层气专项工作,这将有利于川南地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9.
地面煤层气的开发过程非常复杂,除了受储层特征影响外,开发方式、排采制度以及钻完井工程属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气井的产量.通过对已有煤层气井的产能特征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比分析高产井和低产井的差异性,从地质条件、工程属性、排采制度等方面入手,找到影响古交区块煤层气产能的主控因素,对下步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的自生自储特点与常规天然气有着本质区别,相较常规天然气,影响煤层气产能的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对煤层气成藏、产气机理的研究,结合川南石宝矿段现有的地质参数,分析煤层厚度、含气量、储层压力和渗透率4个产能影响因素,得出该区煤层薄、渗透率低将对产能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根据石宝矿段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合层开采、水力压裂、科学排采三项提高产能的开发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软件模拟恢复富集区构造沉降史,结合煤储层取样观测和实验,针对煤层气富集相关因素对阜康矿区煤层气富集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了阜康矿区煤层气成藏的独特模式-挤压型急倾斜厚煤层煤层气成藏。阜康矿区煤层气成藏主要受挤压作用力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挤压作用使得深部煤层气含量高,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成藏起到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煤阶煤储层敏感性对煤层气井排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高煤阶煤储层煤层气井的高效开采,对高煤阶煤储层寺河3号煤层进行了流速敏感性和应力敏感性试验分析,并且结合现场工程,研究了高煤阶煤储层敏感性对煤层气井排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煤阶煤储层具有流速敏感性,流速敏感性损害最严重时渗透率降为初始值的50%,换向驱替时渗透率也降低,最小降低为初始值的62.1%;黏土含量越高的储层,渗透率的降低幅度也越大。高煤阶煤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性,而且存在明显不可逆性;净围压从2 MPa升高到5 MPa,渗透率降低为初始渗透率的20%~50%,升压后再降压,渗透率不能恢复到初始水平,不可逆损害率最大超过50%;渗透率越低的储层,应力敏感性越强。煤层气井的排采,尤其在排采初期,应遵循连续、缓慢、稳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以潘庄西区3#煤层为研究对象,结合煤层气井排采资料及实验室测试资料,利用COMET3专用软件,建立了多井地质模型,设计了井间干扰模拟方案,探讨了多井开采过程中井间干扰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井间干扰大大加速了储层压力的降低,使得煤层甲烷大量解吸,有效解吸区面积增大,产气速度加快,煤层气总产气量也随之增大。井间距、渗透率、孔隙度是井间干扰的主控因素。井距越小,井间干扰越早发生,干扰越强烈;渗透率越大,储层渗流条件越好,排水降压速率越快,井间干扰越强;孔隙度在井组排采前期对井间干扰有较强影响,排采后期干扰程度降低。吸附常数对井间干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依兰矿区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依兰煤田煤层气富集成藏主控因素,研究了矿区内构造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和煤层气赋存规律,并建立了依兰矿区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煤系顶部和底部发育稳定分布的隔水层,并在矿区中部形成相对滞留区,同时中部发育封闭性逆断层及次级背斜,矿区中部形成煤层气富集带,构成了依兰矿区典型的水力封堵-断层型气藏模式,逆断层所在的矿区中部将会是煤层气富集高产区.  相似文献   

15.
平顶山煤层气区块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地面钻探和煤矿巷道瓦斯抽采证实其具有很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尚不明确。本文根据该区块的勘探开发资料,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认为该区煤层气富集主要受构造条件、沉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剖析了其控制机理,优选了有利目标区。本次研究为降低该区煤层气开发风险和成本提供了保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7,(9):59-62
为了分析煤矿采动区对邻近煤层气井的产能影响,对樊庄区块西南部煤层气井的物性特征和产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距煤矿采动区距离的增加,煤层的含气量逐渐增大,渗透率逐渐下降;根据采动区邻近煤层渗透率变化和煤层气井的产能特征,将采动区周围区域划分为4个区域,并提出了产能控制模式。煤炭和煤层气协调开发过程中,建议在Ⅱ、Ⅲ区布置煤层气井,有利于煤层气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9,(11):62-66
根据平朔矿区古地理条件、古构造因素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煤层厚度与地层、砂体厚度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了煤层厚度在矿区的分布规律,对煤层赋存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经分析认为平朔矿区厚煤层形成的控制因素是多种因素综合控制的结果,为今后本地区的地质勘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淮南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淮南煤田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抽采具备较大规模。淮南矿业集团制定的发展方向是将抽采的煤层气和矿井乏风作为绿色能源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大气污染,实现两个资源、两个能源共采。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淮南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的先决条件,煤层气绝对涌出量,煤层气综合利用情况等,并对未来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前景作出了明确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煤层气井排采的稳定和降低排采成本,本文对阜新煤层气井作业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针对不同的作业原因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并对煤层气井作业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