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德国SCHENCK电液伺服激振台上对两级可控式减振器的执行机构进行了阻尼切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两级可控式减振器阻尼切换时,明显带有延迟、惯性、振荡特性。本文基于1/4车辆模型讨论了实际减振器参数的变化对于控制律实施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匹配实际减振器参数有利于协调车辆舒适性和轮胎着地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磁流体粘度的因素并导出了其可控参数与磁流体粘度系数间的函数关系,说明磁流体粘度除了受磁流体基载液粘度和磁性固相纳米颗粒的影响外,还与附加外磁场强度和温度有关,其中外磁场强度H的影响要大于温度T的影响,并指出了三种可能的控制外磁场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油液容积弹性模量对减振器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液的容积弹性模量对减振器速度特性有直接的影响,该量随压力与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文献中常将此量按常量处理,但没有说明取其常量的合理性.在建模过程中本文考虑油液压缩性影响时包含了油液的容积弹性模量,仿真中通过将该量取变量与常量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两者均与实验结果较吻合,但取变量的仿真时间是取常量的25倍.因此,取油液的容积弹性模量为常数不仅简化问题,仿真结果也是可信的.液压控制系统中常取此值为Be=7000 × 105Pa,仿真表明对减振器该值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并将其应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控制容易、结构简单和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建立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间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5.
汽车姿态的离散性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轴间预瞄技术和Pade近似方法,建立考虑前、后车轮下路面不平度输入相关性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控制律,以优化连续阻尼和部分系统动态响应量作为参数,构造半主动悬架系统的离散优化阻尼控制律。提出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能改善乘坐舒适性,并能较好地抑制离散化控制中存在的高频震颤。 相似文献
6.
随着阻尼可变半主动悬架应用的日益广泛,不考虑阻尼变化因素的传统车身高度控制策略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控制要求。为探索阻尼对车身高度控制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阻尼状态下车身高度阶跃激励响应,并对比了在不同阻尼状态下相同PID参数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阻尼系数发生变化后,车身高度调节过程产生一定的波动,原有的PID控制参数不再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为此,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阻尼状态下的车身高度控制策略PID参数进行了整定。结果表明:随阻尼系数增大,比例系数Kp和微分系数Kd应适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尺寸公差对减振器速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利汽车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应用减振器专用仿真软件确定了主要结构参数值变化对速度特性的影响趋势,在参数值的公差带内选择了决定速度特性边界的两组参数值,通过仿真得出了该边界,与规定的边界进行了比较,提出通过分组装配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8.
9.
结构参数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对柔性转子振动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从理论及试验两方面研究了结构参数可控的锥形挤压油膜阻尼器对柔性转子系统的振动进行分段控制的可能性及控制效果。结果说明了,只要对阻尼器的油膜间隙进行几次简单的切换,不仅可以控制转子系统的振动及外传力,而且还可以使转子避免在具有极大振动及外传力为特征的双稳态区工作。 相似文献
10.
减振器外特性畸变及对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辆悬架1/4车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减振器外特性畸变及其对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应用弹性薄板理论提供了减振器外特性设计的通用程序.通过对畸变机理的探讨,提出了减振器防畸变设计原则、消除畸变的方法和双筒充气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并提供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将磁流变阻尼器用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是当前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文章介绍了存在时滞的磁流变阻尼控制系统的动态系统方程和控制算法,对在地震激励下的磁流变阻尼控制进行数值仿真,并研究时间滞后对磁流变阻尼控制系统在控制效果上的影响,且与主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分析基于神经网络控制优点的基础上,选用CMAC神经网络,设计相应的控制器,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调整各项参数进行神经网络学习控制的实验研究,得到这些参数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及其规律,这对基于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应用以及性能分析等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流式移动床过滤器工作参数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原水浊度及工作参数,对上流式移动床过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设备运行的适宜参数:过滤速度v<8m/h,滤层厚度h=70cm,滤料粒径d=0.7~1.0mm,砂循环速率Wz=1.5~3mm/min。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研究原水浊度及工作参数,对上流式移动床过滤器过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设备运行的适宜参数:过滤速度v<8m/h,滤层厚度h=70cm,滤料粒径d=0.7~1.0mm,砂循环速率Wz=1.5~3mm/min。 相似文献
15.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系统发展的趋势,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常用方法是直接检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连续计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通过寻优的方法来获得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根据两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特性及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提出采用检测系统逆变器的输出电流1个参数,也能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基于TMS320LF2407控制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快速准确跟踪最大功率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结构参数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对刚性转子振动的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在传统的挤压油膜阻尼器支承的转子系统中出现的以具有极大的振动及外传力为特性的双稳态工作,并使阻尼器的持性可控,本文提出了利用锥形结构实现其特性的可控,利用砰—砰控制原理对转子振动进行分段控制的方案。在详细地推导出锥形结构参数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油膜力的表达式之后,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讨论了分段控制对转子振动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了采用分段控制方案不仅可以控制转子的振动及外传力,而且还可以避免转子系统在双稳态的大振幅区工作。 相似文献
17.
18.
结构参数对先导式纯水溢流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在不同结构参数、压力、流量等条件下,对先导式纯水溢流阀主阀流道
内的流场流态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流场流态及压力 流量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
响阀静态特性的主要结构参数.结合仿真结果,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先导式纯水溢流阀静动态
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先导式纯水溢流阀滞徊小于3%,定压精度大于88%,压力上升
时间小于0.075 s,压力超调量低于14%.利用流场仿真技术对溢流阀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溢流
阀的静态性能,同时还能够改善其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内的流场流态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流场流态及压力 流量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
响阀静态特性的主要结构参数.结合仿真结果,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先导式纯水溢流阀静动态
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先导式纯水溢流阀滞徊小于3%,定压精度大于88%,压力上升
时间小于0.075 s,压力超调量低于14%.利用流场仿真技术对溢流阀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溢流
阀的静态性能,同时还能够改善其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通常用于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但采用附加阻尼控制(ADC)后也可以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当互联电力系统中并网风电场装机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区域间低频振荡就成为制约区域间电力传输能力和容纳风电能力的瓶颈,采用有ADC的SVC(简称ADC-SVC)有助于增加系统阻尼进而在相当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ADC-SVC对含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FIG)的互联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DFIG的数学模型,导出了在转子电流限制条件下DFIG的无功功率极限。之后,分析了在含SVC的互联系统中与区域模式振荡相关的暂态能量。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针对SVC设计了用于改善系统阻尼特性的ADC,并采用特征根灵敏度法确定控制器参数。最后,以IEEE 2区域4机系统为例,分析了SVC电压控制增益与ADC增益对系统阻尼的影响,研究了ADC采用不同输入信号时的系统阻尼特性,并对比分析了不采用SVC、采用传统SVC和ADC-SVC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ADC-SVC能有效提高互联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水平,对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区域间振荡模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