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水利》2009,25(1):55-55
贾鲁(1297--1353),字友恒,元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曾任工部尚书(相当于工程部长)、总治河防使(专司治河的大臣)。他的治河方法是“疏、浚、塞并举”,主要措施有三:一是整治旧河道,疏浚减水;二是筑塞小口,培修堤防;三是堵塞黄陵口门,挽河回归故道。黄河在曹县白茅决口,泛滥横流达7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贾鲁主持堵塞白茅决口工程。四月兴工,  相似文献   

2.
元末贾鲁受命治理黄河,带领军民用7个月时间通过疏浚、修堤、堵塞白茅决口,使黄河回归故道。前人关于贾鲁治河的起因、背景与历史意义等的论述较多,但对贾鲁治河工程的布置、工程量、沉船障水是挑流还是堵口等一直未取得统一认识。笔者基于《至正河防记》等文献,统计了其疏浚河道、修堤、堵口等工程量,明确了主要工程如减水河、石船堤、截河大堤、刺水堤、缕水堤等的相对位置和完成的先后次序,通过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重新绘制了包括全河道工程、塞专固缺口、塞黄陵全河的布置图,以期更真实还原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古人对黄河泥沙及其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由来已久,并形成了初步的泥沙理论,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黄河水流含沙量、泥沙淤积规律、泥沙冲刷规律、束水攻沙理论,以及泥沙冲淤与河道变化的关系等。此外,历史上治理黄河泥沙的实践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比进行了分析,即:泥沙清浚、束水攻沙的实践、王景治河与贾鲁治河中的治沙问题、河口治理、泥沙利用。  相似文献   

4.
黄河治理在元朝并未获得重视,治河也没有任何显著成效,仅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贾鲁领导的一次治河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影响深远。通过对贾鲁治河的背景、工程过程及对工程效果的初步研究,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那次治河活动的意义,可为今日治河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也谈贾鲁治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自金代夺淮入海后,成为整个元代黄河下游的基本流势,河患频繁。元统治者建都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远离黄河流域,对河患长时期持消极态度。直到白茅决口威胁到国家经济动脉大运河的安全时,才不得不对河患采取较大规模的整治活动,委任贾鲁治河。贾鲁,河东高平县(今山西高平)人。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贾鲁奉诏以工部尚书为总治河防使,进秩二品,授以银印,带领20万军民,治河堵决。使河复故道,汇淮入海。功成后被破格提升为荣禄大夫、集贤殿大学士。贾鲁治河是我国治黄史上一次著名工役,对后世治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6.
历代治河方略,都是立足于延长当时河道的行水时间,谨防改道。现代治河也应如是。改善黄河当前的严重局面,应当坚持不懈地搞好水土保持,减少泥沙入河;修建小浪底等水库和其他防洪减淤措施,提高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减缓河道的淤积抬高;加紧研究水沙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减沙、减淤措施,以增强河道输沙能力,逐步把黄河下游改造成为相对地下河。我们应该有把黄河治理好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7.
翻开我国古代水利史书,有一位杰出的治黄专家十分引人注目,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专家——贾鲁。贾鲁(公元1296——1353),字友恒,元末山西高平人。顺帝时因纂修辽、金、宋三史,被召为宋史局官,历任监察御史、工部郎中。晚年,他怀着平息河患、为国拯民的抱负,勇担河防使重任,主持和领导了黄河下游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一部科技史读物。编者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翔实的史料,系统地阐述了历代黄河流域发生的水旱灾害,黄河河道变迁,治黄经过,治河方策,著名的治河人物,农田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的兴废以及科学技术的成就。对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经济概况、气象、水文、泥沙的特点,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治理黄河的关系,黄河决、溢、徙的客观规律,著名治河人  相似文献   

9.
潘季驯是明代的治河理论家和实践家,我国治河史上享有盛名的治河人物之一。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起,到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止,他曾四次主持治河工作将近十年之久,使东奔西突、紊乱已极的黄河,一度出现了河患较少、河道相对稳定的小安局面。特别是他认真总结了前人治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治河方略,对清代以来的黄河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他在担任河道总督期间,由于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勤于实践,成为清代杰出的治河名臣。他不仅在消除河患,改善漕运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且对发展治河理论,革新治河技术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一靳辅生活在明末清初,此时黄河已南徙,在苏北清口与淮水、运河交汇,经云梯关流入东大洋。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黄河中下游多次决口,河患异常  相似文献   

11.
“贾鲁治黄河,恩多想屯多。千年百载后,恩在想消磨。”这是清人曹玉河题写在贾鲁庙门上的一首咏惊涛,感喟贾鲁治河功过,读来很是耐人寻味。贾鲁(公元1297-1353年),山西高平人。从小就勤奋好学,长大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细心,颇具真知灼见。他在元朝做官32年中,关心水利事业,同情人民疾苦,是位政绩不错的汉族官员。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河息特别严重的一个朝代,河堤多年失修,经常决口成灾。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四月,连降大雨20多天,黄河暴溢,平地水深二大,“河决白茅提,又决金堤.方数千里,民被其息”,灾及j勇阳…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的论断,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提出了崭新的课题——谋划千年治理蓝图.河流地貌学探究河流在天然和受人类干预情形下的演化规律,研究的时间尺度可达数千年,可为治河的长期决策提供支撑.通过简述河流地貌学的发展史、研究内容、学科特色及其关注的治河问题,以河道系统演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正潘季驯(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明代主持治河的最高官员),在明代治河诸臣中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负责治理黄河、运河达10年之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建树,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治河专家。嘉靖44年(1565年),潘季驯首次治河。当年7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沛县南北的大运河被泥沙淤塞200余里,灾害空前。潘季驯提出了"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治河方案。此役共开新河140里,修复旧河52里,建筑大堤3万多丈、石堤30里,治河工程取得很大  相似文献   

14.
树、泥、草治河是我国治河工程的新發展。它技术簡單,就地取材,节約投資,节省劳力,便于群众掌握,可以大量修做,全面地体現了依靠群众、土法为主的治河方針,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黄河水利委員会河南河务局、开封黄河修防处分别把河南地区和开封地区黃河上現有的树、泥、草工程进行了彙集,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目前黃河下游河道治理正在逐步地大規模地展开的时候,更有特殊的意义。当然,这一工作还并不完整和系统,但我們相信它一定会引起各地更多的注意,从而作出完整的、深入的总結,并在河道治理的实踐中創造更多、更好的治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盛宝 《吉林水利》2022,(2):36-38,53
水生态日益受到重视,生态治河将是未来治河的一种必然趋势.生态治河对管理和规划设计者的要求较高,大、中型河道已有生态方面的专项规划,而对于小型河道,这种新理念的融入以及治河新措施的采用仍需要一定时日.为了加快小型河道生态治河理念和治河措施的应用,需要建立一种在目标和措施之间具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规范模式,以加快规划设计进度,...  相似文献   

16.
北宋是黄河治理史上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黄河灾害空前加重,一百六十八年中见于史籍的决溢年分达六十余年,河道不断滚动,变化剧烈;另一方面,由于宋京开封位于黄河下游,治河与否直接关系着统治集团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受系统外社会、环境和上下游边界条件的约束,还受系统内滩与槽关系的强力制约。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理论与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滩与槽协同治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在未来河道边界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维持的现实需求发生显著变化条件下,探求黄河下游河道河流系统滩槽协同治理的策略与方法,可有效解决滩区发展和治河矛盾日益突出的难题,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黄河防洪安全大局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王柠 《中国水利》2007,(4):54-56
明代是黄河多患时期,276年内无有间断。治理河患,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因而历来备受当政者的重视。明代的总理河道一职,就是为了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而建置的。它标志着我国治河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治河机制的完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15 沟洫治河“沟洫”就是早期的灌排渠道。沟洫治河即开挖沟洫,分洪分沙,保水保土,发展农业,根治黄河。传说大禹治水,“尽力乎沟洫”。西周井田制,规定了沟洫的尺寸。最早提出沟洫治河理论的是明代尚书总理河道周用。他说:“治河垦田,事实相因,水不治则田不可治,田治则水当益治,事相表里。若欲为之,莫如古人所谓沟洫者尔。”“天下有沟洫,天下皆容水之地,黄河何所不容?天下皆修沟洫,天下皆治水之人,黄河何所不治?水无不治,则荒田何所不垦?一举而兴天下之大利,平天下之大患矣。”这里周用深刻揭示了除害和兴利、治河与农田水利之间深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河道工程险情分折与防守预筹申建华,赵应福,余孝志,徐广(郑州市黄河河务局郑州450003)目前,黄河下游河道工程不少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工程。人民治河以来,这些工程经过加高、加固和改建,抗洪能力有很大提高。但由于修筑方法、所用材料、根基深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