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叶清华  李全云 《建筑科学》2006,22(1):60-64,71
传统意义上的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钢桁架位于混凝土板之下,考虑混凝土板对钢桁架受力性能的贡献.这种传统的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可以定义为下置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本文介绍在设备基础中成功应用的钢桁架外包混凝土板结构,即钢桁架上下弦位于块体式混凝土设备基础上下表面,这是一种全新的组合结构形式.为区别起见,暂定名外包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因其在设备基础中应用,而称之为外包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设备基础.与传统概念的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不同的是,该结构的基本特点是钢桁架夹混凝土梁,在技术上是一个创新.外包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设备基础已有大量应用于设备基础工程中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扼要介绍这种设备基础从施工工艺发展和开发的历程,以及施工方法、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本文对这种新结构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的模拟,确定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并选取2片相同含钢率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模型进行侧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分析,对比了2片剪力墙模型的承载力、刚度及其退化过程、延性、耗能及滞回特性,并选取实际工程为算例,对采用两种组合剪力墙的整体结构从抗侧刚度、破坏模式、层间位移角、位移时程及塑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抗震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构件层次,随着墙体高宽比的增大,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及延性逐渐优于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对于结构层次,当墙体高宽比较大时,采用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要优于采用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新馆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多筒体-部分框架结构体系,楼层及屋顶大跨部分采用钢桁架结构。根据材料优缺点、施工特点等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确定展厅、报告厅、演播室等楼盖结构选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钢桁架结构楼层采用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根据基础受力特点,经方案比选,新建部分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并进行了地基基础沉降协调分析,采用桩底桩侧后压浆技术大幅提高了单桩承载力,节约造价明显。在工程中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以及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等组合结构。设计中进行了抗震性能化分析以及型钢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等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磊  黄勇  金晓 《山西建筑》2010,36(30):49-50
介绍了钢框-桁架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应用有限元法对钢框架与钢框一桁架组合结构进行静力分析,通过比较得到该结构形式在自重、用钢量等方面的优势,并对节点及支撑提出构造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结构分析软件Perform-3D对分别带有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以及传统的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三种剪力墙对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位移反应和地震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带有三种组合剪力墙的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优劣顺序依次为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  相似文献   

6.
金睿  朱怡巧  徐伟  曹伟 《建筑施工》2010,32(6):527-529
根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转换层的功能特点和要求,分析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结构转换层的技术重点,并结合工程提出了相应的施工部署和技术措施,实践表明,各项措施应用得当,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桂平  马军  赵才其 《建筑结构》2012,(7):60-63,59
通过对一种新型的45m大跨度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进行缩尺比为1∶9的整体模型试验,检测了该组合楼盖的受力变形性能及钢桁架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情况,进而验证所用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实测模型结构的强度、刚度指标,结合理论分析结果揭示实际工程具有足够的安全度。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对比证明了此种大跨度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受拉和混凝土受压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特别适用于重荷载、大跨度、小结构高度的楼盖结构。  相似文献   

8.
结合具体工程,研究了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桁架组合楼盖。将这一新型的组合结构与不同组合形式及浇筑方式作比较,得出该新型组合结构可节约用钢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当前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采用大柱网、大空间的钢结构楼盖,根据常见18 m、21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的大跨度结构,分别对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型钢梁混凝土楼盖、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矩形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四种不同的结构楼盖方案,应用结构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材料价格及施工的便易性,建议18~30 m跨度优先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30~33 m跨度可选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楼盖或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33 m以上跨度建议优先采用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楼盖。  相似文献   

10.
组合空腹板板柱结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合空腹板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类结构的构造与特点,结合一钢管混凝土柱点支承组合空腹板板柱结构的工程设计,分析讨论了该类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分布规律、板柱节点构造等。结果表明,该类结构具有刚度大、截面高度小、用钢量少、施工方便等特点。组合空腹板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结构施工按单元间错层流水组织施工,常出现后施工的剪力墙由于狭小的空间造成模板安、拆困难,针对在大体量狭小伸缩缝模板施工过程中,对伸缩缝模板方案选择及工艺进行改进,通过组合模板设计、选用可拆式的新型限位与内墙背楞加固、外墙底部增设新型托梁、钢木交接处模板加固,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2.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采用巨型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其钢骨体积、重量巨大,节点区钢筋与钢骨连接复杂,模板支设及腔内混凝土灌浆施工困难。针对组合结构的施工难点,巨型钢骨柱采用合理分段原则,对组合节点区钢筋与钢骨连接节点进行了深化设计,采取了复杂腔体灌浆措施及模板支设工艺,施工效果良好。最后提出了创新钢骨与混凝土组合形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一工程实例讨论了工字钢组合梁与D形便梁架空线路方法的比选,得出了工字钢组合梁结构简便,易于安装、拆卸、运输,更有利于保证铁路限界,节约人工、材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适合盛产木材地区的木梁,胶合板,钢框胶合板等的早拆模板体系的构造,原理,设计,施工与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轻钢龙骨建筑Revit建模复杂问题,使用C#编程语言和Revit API类库,结合《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和《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 227- 2011)开发基于Revit 2016的轻钢龙骨复合墙参数化建模插件,实现轻钢龙骨结构快速和精确的建模,为后续的专业分析、加工预制和施工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钢结构》2011,(11):79
对2个简支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足尺试验,研究其长期性能和其对极限性能的影响。试件由钢托梁和型钢-混凝土板组成,长度和横截面均相同。钢板肋与钢托梁轴线垂直,可作为组合楼板系统的次梁。根据澳大利亚规范,梁节点剪切角为0.79,按简单支撑设计。在试验过程中,一个试件始终不受荷。第2个试件受均匀恒载近4个月,而后破坏。为阻止从楼板下部流失水分,设置了压型钢板,着重研究了压型钢板引起的沿混凝土厚度方向的不均匀收缩。分别进行短期和长期推出试验,全过程测量剪力连接件的性能。建立分析模型,分析压型钢板组合梁的长期性能,并用已有试验进行验证。本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彭越文 《山西建筑》2006,32(13):135-136
介绍了保证轻钢龙骨和纸面石膏板质量的有关注意事项,阐述了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的施工工艺,分析7吊顶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裂缝控制措施,以充分体现该吊顶形式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钢桁架栈桥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佩 《山西建筑》2009,35(13):78-79
从钢桁架和组合楼板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纵向结构为钢桁架(楼面为组合楼板)栈桥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解决了栈桥设计效率和施工方便性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广钢桁架栈桥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C型轻钢龙骨复合墙体进行了三维导热数值模拟,着重进行了腹板开孔轻钢龙骨复合墙体的导热计算,根据模拟得到的墙体热流量场、温度场,分析了开孔排数、开孔的长度、宽度、孔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以及龙骨翼缘宽度对墙体导热性能的影响情况和热桥问题。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腹板开孔的轻钢龙骨复合墙体能有效降低热桥效应,合理选取开孔参数,即可使其平均传热系数很好地满足寒冷地区的节能使用要求,使其在我国寒冷地区作为住宅外墙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tail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carried out on two full-scale simply-supported composite steel-concrete beams to investigate their long-term behaviour and how this affects their ultimate response. The specimens were formed by a steel joist and a concrete slab with steel deck, and possessed identical spans and cross-sections. The ribs of the steel deck were orthogona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steel joist, representing a secondary beam of a typical composite building flooring system. The beam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Australian guidelines with a degree of shear connection equal to 0.79. The samples were cast using unpropped construction. One specimen was kept unloaded for the entire duration of the tests. The second one was subjected to a sustained 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for about four months, after which it was loaded to failure.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laced in this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of non-uniform shrinkage through the concrete thicknes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profiled sheeting which prevented moisture egress to occur from the underside of the slab. Short- and long-term push-ou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measure the response of the shear connectors over time. An analytical model was recommended to predict the long-term behaviour of composite beams with steel deck and its adequacy was validated against the reported experiments. For its simplicity, the proposed approach lends itself for desig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