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雷春  冯生荣  张奇  张保民 《红外技术》2000,22(3):12-15,22
开发一种用于检测热像仪电路故障并显示的专用测试设备是很有必要的.今提出了诊断热像故障的一种方法,即测试整机电路的特征信号,根据测量结果自动判断故障.由于热像仪电路的模块化设计,所有故障均应定位在这些模块上.  相似文献   

2.
刘纪洲  宫宸  崔跃刚  王超 《红外》2022,43(6):20-26
为了满足热像仪在不同场景下自动对焦的功能需求,对现有多种自动对焦实现方案的优劣势进行了评估分析,并选择了一种基于角点检测算法的对焦方案。通过检测图像中的角点数量来实时判断图像的清晰度。根据热像仪FPGA图像处理系统的性能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与优化,并提出了多阈值角点检测实时对焦方法。根据当前场景的对焦状态,热像仪可自主判断是否执行对焦操作,以适应不同检测场景的需求,最终实现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实时自动对焦功能。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中所应用的纸币处理模块,通常是多发故障的模块。为提高维修效率,实现设备状态维修,专业组人员自主研发了一套纸币日志智能分析系统,实现自动收集和智能分析纸币处理模块运作的日志文件,为AFC专业维修人员提供分析报表和一个自助查询设备运行状态的平台,为设备检修和专项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的立定跳远自动测距系统的种类较少,主要分为压力传感器测距、红外传感器测距.其所需传感器数量繁多,导致价格昂贵,且在测量过程中对仪器进行移动十分不便.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立定跳远自动测距系统.该系统采用ARM微处理器为核心,外部接入射频识别、图像采集、报警提示等多个模块.以射频识别模块对用户身份进行检测,以高清高速自动对焦摄像头为图像采集设备,通过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实现成绩测量.实验表明:该立定跳远自动测距系统设计能够实现对用户立定跳远成绩的准确测量,系统稳定可靠,输出的成绩在理论误差范围之内.该自动测距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能够应用在多种应用场合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煤矿设备检测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结合其检测检验业务的特点,设计开发了CS结构的煤矿设备检测检验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对检品的检测检验及相关的业务进行管理,特别是能够根据检测检验的数据,自动计算与判断,然后生成检品单项与整体的检测是否符合标准的结论,同时生成报告。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数据库设计,并对系统实现中遇到的一些比较关键的实际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对变电站的二次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智能变电站检修效率,提升运维人员智能变电站安措相关知识水平,结合智能变电站检修运维业务需求,开发了一套智能站二次安措考试培训系统。在考试培训系统中集成四个功能模块:SCD可视化模块,直观展示智能变电站各设备虚回路连接关系;屏柜信息可视化模块,自动识别二次设计图纸,直观展示二次物理回路图;安全措施模块,实现二次安措票的自动生成;考试培训模块,基于安全措施自动生成实现考试培训及自动评分。该系统可以提高二次安措票培训和考试效率,保证考评工作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7.
红外成像干扰模拟靶标(JST)用以在红外成像导引系统(IRIGS)抗干扰性能测试中为IRIGS提供干扰源,目前普遍采用的数字仿真法受仿真精度的制约不能准确的模拟各类干扰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电器件阵列的红外成像干扰模拟靶标生成方法。但是实验中发现在热像仪温度反演过程中,利用传统的黑体定标方法将引入发射率补偿误差,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热像仪发生温度漂移现象,严重的影响了热像仪温度反演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靶标敏感单元的热像仪标定方法及漂移补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热像仪温度反演误差由7℃降低至0.5℃。  相似文献   

8.
陈伟力  徐文斌  王淑华  陈艳  张亚洲  李军伟  邓蓉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6):20190445-1-20190445-7
为了降低材质红外识别的正确率,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在材质表面涂覆涂层,以改变材质的表面发射率。首先通过基于微面元理论的目标材质表面红外辐射偏振传输模型的Stokes表达式,推导分析了目标材质表面发射率对目标材质表面红外偏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材质表面发射率的改变不影响其表面的红外线偏振度特征;其次,针对材质表面发射率与红外偏振特性的不相关性,文章提出基于光谱偏振度对比度检测涂层材质的方法,并通过相同基底不同表面发射率的涂层材质、不同基底相同发射率的涂层材质的红外高光谱偏振成像特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改变涂覆材料表面发射率并不影响材质表面的红外光谱偏振度特征;基底材料不同,即使目标材质表面涂覆相同发射率涂层,其表面的光谱偏振度特性将比光谱辐射亮度具有更明显的差异性,研究成果可为红外伪装材质检测识别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7,(11):123-126
设计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电力设备热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检测模块组成。根据目标设备的形状特征识别热图像中的电力设备,计算设备区域内的最高温度值,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后做出诊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与主动式传感器的电力设备热故障检测法的对比试验中,证明提出的基于红外图像分析的电力设备热故障检测方法在对电力设备热故障区域进行检测时是准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人体热红外隐身技术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人体红外辐射特征的理论分析,结合热像仪探测原理及热红外隐身机理,探讨了实现人体热红外隐身的技术途径.研究表明,人体红外隐身应主要控制8~14 μm波段的红外辐射能量,降低服用柔性材料红外发射率及应用温控纤维/织物柔性材料,是实现人体热红外隐身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孙怡  王烨  彭少博  杨立 《红外》2015,36(8):28-33
电气设备是故障多发装置。利用红外测温仪或红外热像仪能够检测出设备发热异常部位并确定其表面温度,再结合红外诊断标准便可对异常设备的故障严重程度进行判别,从而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针对电气设备控制箱电气元件的发热缺陷,利用ST80+红外测温仪与FLIR E320红外热像仪进行了温度监测,并通过运用表面温度法和相对温差法进行故障严重程度诊断,对两种设备监测诊断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红外热像仪能较准确地监测诊断出电气元件的过热缺陷,利用红外测温仪能检测出多数控制箱电气元件过热缺陷,但对部分缺陷的严重程度等级判别低于热像仪的判别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张长兴  刘成玉  亓洪兴  张东  蔡能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0104002-0104002(7)
受红外焦平面阵列生产工艺及材料本身特性影响,红外焦平面阵列不可避免地存在盲元,严重困扰红外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光栅分光推扫式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一般以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其中的一维作为光谱维进行推扫式成像,空间维只剩一维,与一般的热像仪具有二维空间维的成像机制有很大区别。常规的实验室定标法和开窗处理的场景检测方法不能满足该成像方式的盲元检测需求。以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中的盲元检测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光谱匹配的盲元检测算法。该方法从光谱维角度出发,以不同温度实验室黑体定标数据生成温升光谱数据,在数据规则化处理的基础上,自动提取有效像元目标的伪光谱曲线,采用光谱角匹配的方式实现盲元的自动检测。以典型的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获取数据并开展盲元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的光谱维信息,检测精度较高,盲元补偿后的数据可满足热红外高光谱数据的行业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无锚点算法CenterNet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基于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精度低、耗时长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高斯卷积核的变电站设备红外图像检测方法,该目标检测方法模型网络结构精简,模型计算量较小.通过现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设备收集数据样本,进行算法模型的训练及验证,实现红外图像变电站设备精准识别及定位.本文以变...  相似文献   

14.
王小力  黄潇 《激光与红外》2019,49(5):565-570
非制冷红外热像仪随着环境温度、电源波动以及吸收红外辐射的增加,将会产生严重的温度漂移现象,这将影响到红外探测器的响应特性,从而导致输出信号受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应用在测温检测方面的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红外热像仪稳定性验证试验方法,并通过此方法对国内外多款非制冷红外热像仪进行了稳定性测试,绘制其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稳定性情况确定针对热像仪温度漂移的温度补偿算法,提升应用产品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15.
张澎  郭玲  王琦  关威  傅莉 《红外》2014,35(9):6-9
红外测温仪器的精度和被测物体表面的发射率对测量物体红外辐射特性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为了提高物体表面发射率的计算精度,先通过标准黑体对红外热像仪进行标定。然后,利用标定好的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计算出被测物体表面的发射率。将基于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标定方法应用到目标发射率的求解方法中,有效地消除了热像仪的系统误差。测试装置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同时,温度和发射率的精确测量为红外隐身材料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韩顺利  张鹏 《中国激光》2012,39(s1):109004
红外目标多光谱图像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目标材质识别、伪装目标辨识和复杂背景抑制等目标探测技术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以黑体辐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段拓展的红外多光谱成像的方法。首先,利用中波红外热像仪(3~5 μm)采集红外图像,通过目标表面的真实红外辐射反推出热图像中不同像素点的温度值,然后利用普朗克公式可以获得不同像素点在预拓展波段处的辐射出射度数值,最后根据这些数值进行红外多光谱成像。  相似文献   

17.
孙子林  李科 《激光与红外》2023,53(12):1866-1870
为解决高温辐射源和环境温度对红外测温的影响,提高极端工况下红外热像仪的测温精度,以红外辐射理论以及红外热像仪测温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将红外图像灰度与目标温度、环境温度和积分时间相结合的综合辐射温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环境(镜头)温度与场景温度参量解耦,可以独立预估各参量变化所产生的探测器响应变化。首先对红外热像仪进行数据标定,标定时一般采用高精度面源黑体,之后通过计算面源黑体辐射亮度,利用黑体辐亮度和黑体灰度的线性关系,对黑体温度与黑体图像灰度值两组数据之间关系进行拟合,建立全环境温度和全积分时间的大范围温度反演匹配模型。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分别用热像仪和基于灰度的温度反演模型对探测目标进行测温。经过实验验证,该反演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热探测器温度对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范春利  杨立  华顺芳 《红外技术》2002,24(5):22-24,45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和热像仪测温原理,给出了热探测器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温度计算公式;针对热探测器热像仪,分析了探头温度对热像仪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志强  王萍 《红外》2020,41(6):16-27
红外热像仪在军民应用领域发展迅速。如何客观地评价红外热像仪成像效果,为红外热像仪成像性能提供定量的数学描述,同时也为研究红外成像系统的图像清晰度、目标探测距离和目标跟踪性能提供支撑依据,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红外热像仪成像评估(质量评价)系统具有红外图像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配合红外成像评估的靶标系统(由黑体、辐射靶标控制台、准直光学系统、数显精密转台组成)进行红外图像数据测试评估。设计了图像评估的主要性能指标,并提出了数学模型及其实现的步骤,其中包括图像不均匀性(Non-uniformity,NU)、信号传递函数(Signal Transfer Function, SiTF)、噪声等效温差(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NETD)、角线性度(Angular Linearity, AL)、目标成像定位角误差(Target Imaging Positioning Angle Error, TIPAE)等主要评价技术指标。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性能非常优越,成为红外热像仪研制过程中必备的调试、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20.
红外热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丽 《红外》2010,31(3):37-41
红外热像仪在监测电力设备的外部故障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它可以通过监测设备来检测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真实温度分布状态,并具有不停电、不接触电气设备、直观、准确的特点,所以它成为电力部门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我们可以根据测得的红外热像图,运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增强和边缘检测的方法,再通过借助从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所得到的几种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对比,从而确定故障的准确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