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时期推动粮食物流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粮食物流连接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是维护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力求在“十三五”时期通道、线路布局和物流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突破总体规模大,集约化程度偏低、产销区之间运距长,粮食供需匹配难度大、粮食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大瓶颈,从提升系统化水平、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着力解决粮食物流的布局优化、互联互通、设施完善等关键问题,应用新技术,采用新模式,补短板,降成本,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智慧高效、开放共享、绿色生态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为新时期我国粮食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优势产区,研究其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有效路径,对于振兴我国国产大豆产业,推动供给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和海伦大豆产业优势进行分析,结合国家重大产业政策导向,提出以海伦大豆为例,基于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黑龙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国产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 860万t以上,“一核、六圈、七线、八节点”布局初步形成,“三链协同”趋势明显,“五优联动”势头良好,高原特色粮食产业成效彰显。但是,云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从人们对粮食品质、粮食品种、物流效率的需求角度出发,探讨“十四五”期间粮食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促进云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国—东盟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优化粮食流通布局的现实需求出发,以西南地区为主要切入对象,分析了我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粮食物流通道现状,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了跨区域粮食物流节点、物流通道、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等建设重点,提出了中国—东盟跨区域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国家战略和互利共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餐饮业是国民经济中关系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幸福产业之首。生态化发展是“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餐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通过对中国餐饮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分析,遵循产业共生理念,梳理产业结构生态化、经营生态化、文化生态化、技术生态化和竞争力生态化的餐饮产业生态化发展探索路径,建议从加强餐饮产业领域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动态监测,强化餐饮企业生态化发展主体地位,健全生态化发展市场机制,提升餐饮产业生态化技术含量和资源环境效益,深化餐饮产业供给侧改革五个层面加快推进中国餐饮产业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粮食产后管理,对提升我国粮食消费品质、降低粮食数量损耗有重要的意义。按照运营目标、运营手段、运营主体、运营流程等标准,将我国粮食产后管理模式总结为收入风险最小化、土地产出最大化、品质优化提升和“三链协同”发展四种模式。通过对这四种模式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运行机制的对比分析,为各地粮食产后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助力当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效粮食收储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我国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客观需要。通过对我国粮食收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新时期粮食收储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粮食储备新要求,以“环境要美好、资源要节约、管理要科学、技术要先进、库容库貌要美丽、效益要提升”为目标,提出粮食高效收储与管理模式,即“1+5”标准化收储模式,包括建立优质粮源基地、提供“五代”服务、提供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产后服务体系1个,打造功能合理的收储布局、全程散粮物流、环保高效出入库系统、绿色现代化储粮、标准化管理收储关键点5个,切实推进收储现代化,为新时期我国粮食收储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基于6省120个农业经营主体的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2020年我国粮食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省份的粮食初加工机械化水平为56.95%,高于我国农产品的总体初加工机械化水平(2019年为37.58%);在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中,水稻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最高约为68.55%,小麦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次之约为57.40%、玉米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最低约为49.35%;在初加工的三大作业环节之中,粮食脱出处理环节机械化水平最高已达96.61%,脱出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清选处理机械化水平略低为36.06%、粮食保质处理机械化水平最低为35.06%;各品种和各环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品种角度来看短板在玉米,从环节角度来看短板在机械保质处理。研究为分析和判断我国粮食初加工机械化水平和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粮食营养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基于2015—2021年全国消费者粮食(米面)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粮食消费偏好,提出提升我国粮食营养安全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粮食营养需求意识上升,但认知深度不够,消费观念有待升级;当前居民消费偏好可能会导致居民自身主粮营养摄入减少而影响身体健康,进而造成国民身体素质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同时,市场导向下的粮食供给主体尤其是粮食加工企业会基于消费者偏好进行粮食过度加工,造成粮食数量浪费和营养损失,影响国家粮食产业,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此,从粮食科普、技术创新和宏观调控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粮食营养安全、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分析国际大粮商的发展趋势及掌控模式,对于培育本土跨国粮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国际大粮商呈现“经营范围多元化、主体类型多样化、新粮商异军突起”等三大发展趋势;掌控模式也不断调整完善,既掌控前端粮源,又掌控后端食品;既掌控关键节点,又掌控产业链条;掌控既立足现在,又引领未来。我国本土粮商国际化道路总体尚处在初级阶段,应充分吸取国际大粮商的成功发展经验,提高自身掌控力,服务国内粮食保供稳市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食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农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全球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离,各国粮食系统越来越多的依赖全球化的粮食系统。然而,在逆全球化、疫情、气候变化等多因叠加下,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简要概括现有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下全球粮食供求变化趋势以及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从粮食安全内涵、全球粮食供求结构、国际贸易、治理格局、治理机构五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全球粮食治理体系的特征及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主导下,现有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存在全球粮食分配不平衡、供应链脆弱、治理缺位、多边治理效能发挥不足、改革滞后等问题。为构建更加公平、开放和包容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打破当前治理僵局,通过加强国际农业合作、改革粮食贸易体系、增强发展中国家参与度、充分发挥数字技术驱动作用、重视区域性粮食治理体系的协调优势,引领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变革,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外部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是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针对粮食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传统手段无法满足粮食的全链条可追溯和技术整合难度大这两个瓶颈问题,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在粮食行业的应用与研究现状,以及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时间戳”、“不可更改”等特点和区块链追溯模式与传统追溯模式的差异,提出区块链技术在粮食追溯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总结区块链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新时期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梳理了影响因素并设计了问卷,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市场与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贯穿于可持发展的全过程,政府在“培育阶段”和“成长阶段”作用明显,市场在“成熟阶段”作用更为突出。并相应给出如下建议:一是在“培育阶段”和“成长阶段”以政府为主导,规范品牌管理,划好产权界限;挖掘品质内涵,做好宣传推广。二是在“成熟阶段”以市场为主导,发挥企业经营和区域资源优势。三是所处任何阶段,发展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均需注重产品品质,夯实品牌基础;组建产业联盟,助力区域品牌;强化标准引领,规范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爆发后,引发一些粮食主要生产国限制出口,还有一些国家对国际贸易增设壁垒、阻断物流,导致良好的全球粮食供需关系被扭曲,全球粮价出现暴涨,引发各国政府和民众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影响粮食安全的传统因素包括实际的产量、库存量、消费量、贸易量的增减变化,引发供需关系变化,并作用于价格。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上述信息经互联网传播发酵后,会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舆情,其传播效应甚至扭曲短期的供需关系和价格,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疫情期间国际国内的几次涉粮舆情为例,分析互联网生态下舆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粮食安全基础仍需持续夯实,并要正确认识常态与极限思维下安全的关系、微观安全与宏观安全的关系、现在安全与未来安全的关系,持续做好互联网下的信息发布与舆情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为把握住正向引导预期、管理舆情主动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大计,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日渐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已确立,但尚不完备。基于此,主要围绕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缺陷以及未来的完善路径进行讨论。明确了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性质和功能,就此项制度存在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我国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目前存在主观要件概念界定不清晰、赔偿数额设定不合理、主体地位不明确等问题,由于缺乏清晰的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没有统一标准,出现了许多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制度的功能发挥。故此,在进行制度缺陷分析讨论时,对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