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代生物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化柴油替代燃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催化剂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综述了油脂加氢脱氧催化剂的研究新进展,重点论述了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反应机制以及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助剂、载体等,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贵金属基催化剂价格昂贵,导致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成本高,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技术发展;过渡金属基催化剂价格便宜,但存在催化效果较差、催化剂容易失活等问题;助剂和载体也极大地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综上,对非贵金属基催化剂改性、添加助剂或采用改性复合载体,开发新型、高效、稳定性好的油脂加氢脱氧催化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制备载体多孔二氧化硅,以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沉淀法制备油脂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镍负载量,二氧化硅载体比表面积,催化剂助剂铁、钴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法效果优于浸渍法;最佳镍负载量为30%左右;二氧化硅载体的最佳比表面积为500~600 m2/g;最佳镍铁质量比为100∶1;创新采用钴助剂,镍钴最佳质量比仅为2 000∶1.镍钴复配催化剂具有制备过程简便,成本低廉,活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新型油脂加氢催化剂Cu-Zn-Zr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油脂加氢用新的催化体系Cu-Zn-Zr,催化剂可用Cu(NO3)2.3H2O,Zn(NO3)2.6H2O,ZrOC l2.8H2O和Na2CO3为原料,采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研究结果表明,Cu-Zn-Zr催化剂对大豆油加氢具有很高的活性,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已达到美国DM-Ⅱ和日本SN进口产品的水平。用ASAP-2000型物理吸附仪测定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比孔容积、孔结构和孔径分布,揭示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Cu-Zn-Zr催化剂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戎晶芳  夏蓉 《中国油脂》1995,20(2):11-15
考察了硫化物对大豆油部分加氢Cu-Cr催化剂和CuO/S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不挥发性硫化物毒性与硫含量基本成正比,挥发性硫化物毒性较小。铜催化剂抗S性比镍催化剂好。活性高的催化剂抗毒性比活低的强。减小催化剂颗粒度和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抗毒性。  相似文献   

5.
CIM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制和开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熊贵志  陶毅 《中国油脂》1997,22(1):42-45
用氢冷等离子体还原常规Cu-Ni二元催化剂,使催化性能大幅度提高。进而用X—射线衍射和XPS等手段进行研究,认为这是在等离子体中的高活性组份作用下,催化剂载体和金属发生强相互作用,形成了新的催化结构的结果。进而又用化学方法制成了具有这类结构的催化剂—CIM催化剂,其性能比等离子体还原得到的还要好。  相似文献   

6.
食用油脂加氢改性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沉淀法和化学混合法制备的用食用油脂加氢改性的镍催化剂,控制合适的制备条件,可以制得与进口催化剂活性相当的单元镍催化剂他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沉淀法条件不同影响预期,影响活性,化学混合法可以控制镍含量,制得活性组分高分散度,载体高比表面积的催化剂。Ni/硅藻土的活性与镍含量不是线性关系,镍含量最佳值在17%左右。Ni/SiO2的活性随镍含量增加而提高,镍含量以20%左右为好。硅藻土和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表面积相差悬殊,但载体表面积与催化剂活性没有必然联系。用Ni/硅藻土和Ni/SiO加氢后除熔点升高外不改变油脂的其他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7.
以γ-Al2O3为载体,硝酸镧为助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Ni/γ-Al2O3油脂加氢催化剂。考察了中和反应温度、中和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老化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中和反应温度85℃,中和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老化时间1.5 h。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物理吸附和激光粒度测定对自制催化剂和两种进口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与进口催化剂接近,孔容、孔径较进口催化剂大得多。采用棕榈油加氢反应对比了3种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结果显示自制催化剂活性优于进口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酯交换是油脂改性主要方法之一,应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该文主要对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酯交换是油脂改性主要方法之一,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油脂酯交换催化剂有:常用酸碱催化剂、酶、固体碱、碘、金属配合物等。该文综述油脂酯交换催化剂研究进展,概述每类催化剂催化油脂酯交换研究成果及所存在缺点;指出在今后研究中,酶和固体碱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将成为人们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10.
新型油脂加氢催化剂Ni-B/SiO2非晶态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于大豆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镍含量、还原剂KBH4用量及浓度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镍含量在20%,KBH4:Ni^2 =1.5:1(摩尔比),KBH4浓度为2mol/L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5%。  相似文献   

11.
油脂工业的新前景--生物柴油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生物柴油因其对环境友好,由可再生的动植物油脂加工而成,再加上政治、经济的原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转酯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但生产成本过高是制约其商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检测方法比较,考察不同检测方法对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结果影响,并分析造成结果差异原因。结果表明,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两项方法AOCS Ca 6a-40(09)和AOCS Ca 6b-53(09)较IS03596:2000和IS018609:2000方法适用范围广,可实现对不皂化物含量较高动植物油脂检测,且萃取过程充分、技术路线严谨、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The chromatographic, spectro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usually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oils and fats are reviewed,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the triacylglycerol species present in the most common edible vegetable oils. Also, a review of the methods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giospecific types of the triacylcglycerol species of oils and fats is presented. Methods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the normal, reversed, silver ion, size exclusion, and chiral modes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in the normal, reversed, and silver ion modes of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with capillary glass or stainless steel columns of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different modes are presented and evaluated. The different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s,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s, the elution systems, and the detectors and detection modes that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the above methods are also reviewed. Other spectroscopic methods us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atus of an oil or fat, such as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chemiluminescence, infrared,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re also reported, selectively. The majority of the triacylglycerol species present in an oil or fat could be analyzed and identified by a particular technique of the reviewed methods, but a complete separation in one single run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of the existing techniques, especially for samples with high triacylglycerol species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动植物油脂闪点限值试验方法与闪点测定方法的异同,并通过对实际油脂样品的刚定,提出相对于闪点测定方法,闪点限值试验方法更为严格.为了规避油脂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AOCS)推荐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涉及储运安全时,优先采用油脂闪点限值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铜、镍为主要活性组分 ,通过添加一些金属 (如La、Ce、Co、Mn、Cr)制成三元催化剂 ,比较了它们的活性和选择性 ,发现以Cr为助剂三元金属催化剂性能较好 ,其最佳金属配比是 2∶3∶0 1  相似文献   

16.
用H-冷等离子体还原传统油脂氢化催化剂(B_4催化剂),得到的产物(HP-B_4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远优于B_4催化剂。借助XRD、XPS和EDS,对比研究了B_4催化剂和HP-B_4催化剂性能和结构的关系,揭示了B_4催化剂和H-冷等离子体反应的反应机理,提出了HP-B_4催化剂的结构模型,此模型揭示了HP-B_4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大幅提高的内在原因。模拟此模型,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相同结构特征的CIM(化学革新材料)油脂氢化催化剂,CIM性能更好。运用电子云分布理论分析HP-B_4和还原后CIM催化剂中金属的离子性。再借助XRD、XPS和EDS,对比研究了HP-B_4催化剂和还原后的CIM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验证了HP-B_4、CIM和还原后CIM催化剂的结构模型是合理的。载体和活性组分的强相互作用使得催化剂性能CIMHP-B_4B_4,CIM催化剂易实现大规模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效果好,可以移植到其他的催化剂制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脂肪替代品模拟脂肪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适当的使用脂肪替代品能安全有效地降低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并且脂肪替代品在减少总膳食能量和脂肪摄入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脂肪替代品分为4类:碳水化合物基质、蛋白质基质、脂肪基质和复合型脂肪替代品。对4类脂肪替代品模拟脂肪的机理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以期为脂肪替代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为了建立不同植物油脂的识别方法,针对9种植物油脂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以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和芥酸等9种脂肪酸为变量,应用Fisher判别法,建立8个判别函数,以第一和第二个判别函数得分绘制判别得分二维散点图,9种油脂聚成9类,并且原始判别和交叉验证的准确率均为100%。另外,比较不同判别函数下各类植物油脂的重心坐标可知,判别函数Y1下的重心坐标两两具有明显差别,故选取判别函数Y1作为外部验证判别函数。通过外部数据的验证显示,使用判别函数Y1能够准确判定未知样的归属,方法选择9种主要脂肪酸作为变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