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验室冷模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空速和液气比对旋流板分离器总压降和分离效率的影响,为旋流板分离器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直流多管式旋流分离器,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实验和结构改进。结果表明,直流多管式旋流器整体的阻力系数相对较小,约50左右;气液分离效率随流量和含液浓度的增大皆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说明影响分离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离心力场的强弱和细小颗粒的逃逸,其在较高流量下分离效率可达90%左右。在原分离器的基础上在排气室内加了丝网聚结器,阻力特性变化很小,增加了对细小颗粒的聚结分离能力,分离效率提高了5%~10%。  相似文献   

3.
谢蔚 《化工设计通讯》2006,32(1):47-50,60
依据经典力学理论对旋流板的分离过程进行分析,按实用要求提供内件完整设计方法和例题,给出公式所涉及参数取值的经验数据范围。  相似文献   

4.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旋流过滤分离器是将离心分离、过滤分离等技术有机结合而开发出的全新高效分离设备。该分离器采用上下两个旋流分离腔室和多组螺旋道筒体等结构形式,与传统离心分离设备比较,体积缩小,是常规重力分离器的1/3,但效率远高于常规重力分离器。需净化的气体在旋转直径很小,较小气体流量和较低的气速工况下仍有较强的离心力场。该分离器对液体颗粒与固体颗粒均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为人  赵宗昌 《辽宁化工》2004,33(11):669-671
对油水分离用水力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和压力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进料流量,进料含油量,油滴聚结器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进料流量,溢流比,溢流管直径对旋流分离器的压力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秀林 《当代化工》2022,51(3):651-654,756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研究了旋流分离器内液固(乙二醇-NaCl)两相分离过程.应用RSS雷诺应力湍流模型、DPM离散相颗粒模型,建立液固两相分离模型,研究了旋流器结构、固相颗粒粒径、操作条件对颗粒分离效率、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旋流分离器,粒径大于35μm的NaCl颗粒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9.6%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φ300 mm的单程和双程旋流板分离器的压降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测量分析.相对于单程旋流板分离器,双程旋流板分离器的减阻幅度为12.8%.双程旋流板分离器适应的气速范围大幅度提高,穿孔气速、喷淋密度对其分离效率和带出量影响均不大,在实验气速范围内,分离效率在99.9%以上.与单程旋流板分离器相比,当穿孔气速约从10 m/s增大到17 m/s时,双程分离器的带出量下降了72.7%到96.3%.分析认为,双程旋流板分离器压降的减小和分离性能的提高是其切向速度的增大、立面上大部分区域涡环的消除及分离距离缩短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FLUENT提供的RSM模型和DPM模型对采用扩散锥形排气管的切流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内部气相流场和液滴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锥角在020°范围内,随着锥角的不断增大,压降小幅度减小,当达到临界角度时压降略高于传统型排气管压降,但分离效率提高了9.2%,因此扩散锥形排气管应用到切流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内既可以保持压降基本不变又能提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型冷模实验,考察了入口粉尘浓度对某连续操作新型旋流-颗粒床耦合分离器压降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入口粉尘浓度越大,达到平衡时分离器的压降越大,压降增速越快,入口粉尘浓度为59.13 g/m3时,分离器平衡压降最大为1.2 kPa;入口粉尘浓度越低,分离器分离效率越高。分离器颗粒床层内捕集颗粒含尘量与再生效率有关,再生尘源浓度越小,分离器压降达到平衡越快。当再生尘源浓度由58.18%降至23.67%,装置压降由1.5 kPa降至1.2 kPa;随着再生尘源浓度降低,分离器除尘效率略微下降。入口粉尘浓度和再生尘源浓度对分离器压降影响的结果一致,对分离器效率影响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 旋风分离器自1885年被O.M.Morse发明以来,在收尘和气体净化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年来,人们不断地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它的流型、速度分布、压力降等流体力学性能以及分离效率、临界直径、最佳气速和最佳几何尺寸比等基础理论问题,以寻求更合理的设计和最佳的操作方  相似文献   

11.
对旋流分离器流场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湍流模型、网格划分方案、控制方程离散格式及计算步骤等内容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通过与流场测量数据进行对比,指出雷诺应力模型比RNG k-e模型更能表征分离器切向速度场的组合涡特征;非结构六面体网格划分方案的预测结果更精确;二阶迎风格式的模拟精度并不一定比QUICK格式的模拟精度差,在分离器结构设计及网格划分较复杂的情况下,推荐使用二阶迎风格式;在PISO算法的非稳态计算条件下,收敛残差量级可达10-6以上. 优选的流场模拟研究方法可用于分离器流场分析及指导分离器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从流动机理模型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等方面综述了油水旋流分离器的研究进展状况.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FLUENT得到模拟结论,建立模型时运用RSM湍流模型和基于欧拉法的MIXTUER两相流模型.数值模拟得到的结论对油水旋流分离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油水旋流分离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且通过对用于油水旋...  相似文献   

13.
李枫  赵宇坤  韩龙  张淼 《化工机械》2011,38(6):670-672,748
设计了一种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样机,实验研究其一次性除砂率和脱气效率,分析了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在小注气量和大注气量的情况下考察了除砂率和脱气率与溢流分流比和底流分流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注气量对除砂率的影响并不大,但对脱气率的最佳分离效率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液固旋流分离器的设计与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少行 《氯碱工业》2001,(11):23-25
主要介绍了液固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尺寸设计原则、结构设计与材料选用,并对烧碱蒸发浓缩工序中盐碱分离用旋流分离器的选用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谭湘南 《小氮肥》2007,35(10):20-21
0前言 合成工段的氨分离器是决定合成塔进口氨含量高低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的分离效果直接影响氨合成的转化率。旋风式分离器广泛应用于氮肥生产中的气液分离,尤其在合成工段的氨分离器中,气体是在高压缩、高流速情况下进行分离,一般难以取舍实际工艺及经验数据。本文仅选择50kt/a合成氨装置(31.4MPa),对其中的氨分离器的旋流板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李熹  刘勇峰  陈宇波 《当代化工》2014,(6):1018-1020
旋风分离器在石油化工和天然气集输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化工方面的经验,通过大量的性能对比实验来对旋风分离分离效率进行优化,首先对分离单管按原设计尺寸进行对次重复对比标定实验,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进单管的研制实验,针对加灰斗和4种不同的灰斗开缝结构展开试验,优选出一种在分离效率、压降两方面都具有优势的最佳结构,试验表明KD结构最优。  相似文献   

17.
显著提高细粉捕集效率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现行技术单出风口旋风分离器三大先天缺陷入手,阐述导流口可调式双出风口旋风分离器专利技术要点,并以实验室测试数据和生产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8.
轴流式旋流分离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轴向入口旋流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导流叶片的结构形式、数值模拟研究及实验研究等。对轴流式旋流分离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今后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对轴流式旋流分离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化工领域旋流分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程度也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而更加普遍,在此通过简述液旋流分离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旋流分离技术用于化工方面的现状并展望了旋流分离技术在液液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型旋风分离器气相流场测试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高温高压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风分离器,并用三维动态粒子分析仪PDA对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下的气相流场进行了测试,得出该旋风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的整体特性———流场的切向速度分布在分离空间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任一截面上的分布分成内外2层旋流,外旋流是准自由涡,内旋流是准强制涡;同时分析了入口角度、排气管直径、高径比和入口气速等因素对其切向速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数据关联出了计算内旋流直径和速度分布指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