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大都大承华普庆寺复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东成 《建筑师》2007,(2):68-72
本文通过史料与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大承华普庆寺基址范围,并对照文献材料对寺院平面进行复原,发现其与元大都其余敕建佛寺建筑模式明显不同:大承华普庆寺一改敕建佛寺习见的蒙、藏、汉建筑风格杂糅的特点,寺院格局更接近汉地佛寺,藏传佛教的特点仅体现在幡杆、角楼以及所供奉的经文、塑像上。本文进一步从仁宗文化素养、成长经历、政治理念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今日北京旧城改造中如何改造和保护元代胡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石窟寺数字化工程中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包括:点云数据、三维模型、纹理数据以及各种图件等。针对这些数据的管理,本文提出基于文件与数据库的混合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具有普适性的石窟寺数字化工程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在宝顶山大佛湾石刻数字化工程中。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文件与数据库混合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石窟寺数字化工程数据,同时,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数据的查询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伍星  景仁刚 《四川建筑》2012,32(6):57-59
龙藏寺作为成都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重视,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从残存的建筑中可以体会到寺庙的另类以及空间的独特。笔者通过现场观测、走访以及文献的整理,对龙藏寺有了深刻的了解,文章重在分析其空间艺术,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对这座古寺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古德寺文化旅游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古德寺曾是武汉“四大丛林”之一,其圆通宝殿更是东西方建筑艺术融合的一朵奇葩,通过古德寺文化旅游区的城市设计,探寻众多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思路和方法,以体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6)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若能通过分析韶关其他地区的寺庙和南华寺的相似性,从宏观上提出解决南华寺的保护、发展,禅宗文化的传承的一般途径与途径,同时从微观上得出正确解决南华寺现存的建筑残破问题、韶关南禅禅宗文化影响力小问题、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把促进南华寺发展落到实处等一系列问题,其文化影响将提升,给南华寺各方面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介华 《华中建筑》1997,15(4):30-34,41
鄂州西山灵泉寺本名资福寺,东晋慧远创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经沧桑,寺貌非昔,该寺系中国佛都净土宗的发源地,净土宗和灵泉寺在中国佛教史具肯重要地位,该“规划”设计“含增建,重建,重修及环境改造,在规划中完善了佛教寺院建筑群的基本系列,总体布忆中特重依山就势和内外空间的渗透贯通,中轴线长达322.5m,层次分明,起落有致,在单体设计中着眼于溯古创新,规划实施后的灵泉寺,将成为鄂州市最具文化内涵蔚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小型石窟的科学保护方法,以山西大同雕落寺石窟为对象,基于现场调查与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典型病害和保护方法。选取雕落寺主体部分的石窟,分为上、下2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各部分石窟的保存现状及病害情况,探讨了不同类型病害的产生原因。基于已有工程实践成果,提出了科学的保护建议。结果表明:雕落寺石窟典型病害包括裂缝、人工抹灰、风化剥落、污染等;其主要诱因与石窟岩体材性缺陷、水的作用、外力作用、生物作用、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传统的修复方法如采取锚杆拉接、灌浆、清洗、黏结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上述病害的发生,微生物诱导及沉积修复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前景。此外,加强当地人员文保意识的培养亦为科学保护雕落寺石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杨艳芳 《山西建筑》2003,29(8):195-196
通过对灵峰寺文殊阁工程的检测 ,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分析了工程存在的问题 ,得出了需拆除重建的结论 ,并提出了修复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清代伊斯兰教寺庙园林——阆中巴巴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燕 《四川建筑》2011,31(2):32-34
巴巴寺是阆中现存唯一的伊斯兰教寺庙园林,不仅富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更以其清幽秀雅的园林景致,精工富丽的建筑艺术,全国罕见的砖雕、木雕技艺而著称。详述了巴巴寺的历史沿革,并对其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等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庆阳南石窟寺地质病害原因的分析论述,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针对病因提出治理措施及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尤其具有很丰富的佛教石窟寺遗产,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地震灾害对石窟寺遗产的破坏性极大,烈度较大的地震可以使石窟直接坍塌或者使赋存岩体失稳直接导致石窟寺遗产不可挽回的破坏。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许多石窟寺遗产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是不可恢复的破坏。所以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保护这些不可再生宝贵资源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绍了石窟寺遗产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并对石窟寺遗产在地震灾害作用的濒危度评估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对佛教石窟寺进行地震风险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12.
奉国寺因其存有千年辽代木构建筑奉国寺大雄宝殿而闻名。该文将寺内14块碑文、有关的著作、期刊和考古挖掘报告等资料作为奉国寺山门的复原依据,讨论了奉国寺的沿革与其山门的创建年代,并以此确定了奉国寺山门的具体位置和基本形制。确定奉国寺山门面阔五间,地盘形式为分心槽样式,梁架类型为殿堂式。该文通过对山门台基、柱与柱础、用材、铺作配置及形式、梁架、屋顶、墙垣地面和门窗装修等方面的讨论,分析和确定了其复原设计的依据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福祥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福祥胡同内,建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34年),青海活佛锡呼图克图使节来朝,购此寺作为驻京行馆。北平解放时,寺庙还有喇嘛留守。建国初期,福祥寺被分配给单位作为住宅和仓库使用。1976年地震之后,福祥寺大雄宝殿及部分历史建筑被拆除,寺庙格局渐失完整。现历史建筑只剩下二道门,天王殿,东配殿,后罩房和部分跨院建筑,其面貌变化很大。本文对福详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特别是对现有历史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及其存留的老彩画进行了重点研究。笔者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角度提出福祥寺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提出了对福祥寺保护的建议方法等,以期引起社会及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保护好福祥寺对研究北京藏传佛教体系及清代中央政府与青海藏区的政治文化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福祥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福祥胡同内 , 建于明正统元年 (公元 1436年 )。清雍正二年(公元 1734年),青海活佛锡呼图克图使节来朝,购此寺作为驻京行馆。北平解放时,寺庙还有喇嘛留守。建国初期,福祥寺被分配给单位作为住宅和仓库使用。1976 年地震之后,福祥寺大雄宝殿及部分历史建筑被拆除,寺庙格局渐失完整。现历史建筑只剩下二道门,天王殿,东配殿,后罩房和部分跨院建筑,其面貌变化很大。 本文对福详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特别是对现有历史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及其存留的老彩画进行了重点研究。笔者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角度提出福祥寺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提出了对福祥寺保护的建议方法等,以期引起社会及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保护好福祥寺对研究北京藏传佛教体系及清代中央政府与青海藏区的政治文化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石窟寺三维数字模型可以为修复和保护石窟寺提供数据支持。常规的三维建模技术用于重建结构简单的建筑物尚可,但对结构复杂的石窟寺往往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工程难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Geomagic Studio的石窟寺三维数字化重建技术,即先在Geomagic Studio中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创建NURBS曲面,然后经由Rhinoceros软件转换格式,最后在Revit中为石窟寺模型添加属性信息。此方法首先实现了直接基于点云数据生成带有构件各相关信息的BIM模型,建模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其次,将带有裂隙面积的红外二维热成像图与三维点云模型进行融合,可更加直观准确地指导施工修缮。文章以石窟寺某洞窟为例,说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青天寺隧道长度超过20 km,隧道的运营通风、防灾及救援(含紧急救援站)等,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本文通过包兰铁路青天寺隧道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设计的工程实例,介绍了特长隧道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设计主要应考虑的问题和工程措施。通过数值模型计算,青天寺隧道运营通风得出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结论;论述了定点救援和隧道内随机停车救援的原理和措施;对隧道内需要设置的通风机功率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对不同火灾工况的防灾通风形式、人员的疏散、风机的配置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扬州西方寺明代大殿的地方做法孙世同,潘德华扬州驼岭巷内的西方寺,是扬州八大名刹之一。《清嘉靖维扬志》载:“唐初,于庵前掘得石佛三尊,唐太宗闻事,特敕赐‘西方禅寺’额,后圮。”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僧人普得重建。明永乐至清道光其间曾多次修茸,咸丰...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目前藏传佛教殿堂建筑形制的分类,与凌源万祥寺大殿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其建筑特点,揭示万祥寺在空间布局与建筑结构层面与现存蒙古各地藏传佛教殿堂建筑的异同点,探究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万祥寺大殿形制进行归类。研究表明:凌源万祥寺大殿属汉藏混合式殿堂建筑中的一类,其在整体设计层面沿用了藏式的思想,在局部设计层面却采用汉式的手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者在于用当地的建造条件去创造藏式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9.
灵泉寺 ,座落于山西省柳林县西北百余里孟门镇南山之腹 ,故又称南山寺。登其寺院 ,东眺山隅 ,西瞰黄河 ,寺周环境非常优雅。寺之西侧为唐代至清代比丘塔林遗址 ,为弘扬民族文化 ,开发旅游事业 ,县政府及文物管理部门非常重视灵泉寺的保护及开发工作 ,并争得了省级领导的支持 ,预以批准立项复建。于 1999年 4月设计完毕 ,同年 9月付诸实施。  一、寺之沿革及寺院布局考寺内现存之碑 ,对该寺建造及规模记载较详细的碑有两通。其一 ,为乾隆甲寅年 ( 1794年 )离石庞若士所撰《乾隆甲寅南山灵泉寺重修起造募缘序》碑 ,碑中载有 :“癸已秋 ,余偕…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寺沟河河道治理的生态综合型护坡结构,结合寺沟河河道治理治理现状,分析了生态综合型护坡结构选择的原则,并通过方案对比的方法,分析了生态综合型护坡结构选择和应用的要点。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河道治理中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态综合型护坡结构,在提升河道治理效果,降低工程成本,打造生态、美观的河道工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