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10)
静物色彩写生中,仔细观察和研究静物是绘画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个人的观察方式和所观察到的信息会直接反映到画面中,会不会画画,从观察方式就能得知。文章就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进行研究,从造型、色彩和空间观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0)
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的绘画,其本身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色彩,这种绘画方式本身就与其他的绘画方式不同,其自身带有更多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积淀,而不仅仅表现在绘画的方式、绘画的工具以及绘画的材料上。在中国画的绘制过程中,绘画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中国画讲求的是一种韵味,一种来自人们自身修养与思想结合的韵味,更加注重画面的质感和画面带给人的感受。所画场景也多为山川、河流、大海等,并且这些风景都带有各自被赋予的特殊意义,这使中国画相对于其他绘画方式更具有灵气和深意,所以进行中国画鉴赏也更加不易。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告诉学生如何更好地鉴赏中国画。  相似文献   

3.
王少斌 《华中建筑》2020,38(7):22-24
广州口岸绘画是外销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行商包办珠江船运的情况和十三行的建筑、景观和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现存的外销画所描绘的广州南海道沿岸的城市文化景观,是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象重要的图像资料。其中称为"广州清明上河图"的《广州港和广州府城图》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这幅画表现了250年前的广州贸易口岸的繁荣景象,画面存留的这些历史片段蕴含了丰富的城市文化信息。该文从图像研究、空间信息、虚拟景象和复原探索4个方面对该画的研究过程和主要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经验,为参考传统绘画研究城市、建筑历史以及"图像证史"的视觉研究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0)
墙面创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能根据不同教育主题进行墙面创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具有较好的绘画造型能力是其学习前提。针对学生的美术基础弱、课时少等问题,开展临摹、默画、主题画面设计创编等系列训练活动,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为下一步开展主题墙面创设教学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6)
"虚实相生"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早已成为一种构成法则和审美典范。虚与实的存在,不仅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的氛围营造,更成为画家对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表达。哲学是艺术思维的根源,虚与实的艺术精神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对立与统一的思想。虚与实的变化也在悄然牵引着绘画者的思维意向。虚与实的变化形式在画面中灵活多变并且多元地存在着。在绘画创作中如何把握虚实的运用方法,是画者在绘画创作之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山水画、界画是中国人阐释自然和观察生活的一种视觉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建筑环境布局观念,从山水画、界画图式中可以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印证,可以说传统绘画图式是传统理想建筑生活环境的文本模式的呈现.尽管山水画是平面的二维的,而园林建筑是三维空间的,但山水画、界画的绘画图式中表现的理想建筑环境模式,往往成为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建造时的重要参考文本.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红色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足以反映马蒂斯在野兽派风格成熟时期的绘画风格。笔者以这幅画为研究对象,以其绘画风格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对马蒂斯作品《红色的和谐》的绘画风格进行剖析,重点分析马蒂斯作品中单纯、奔放的色彩,凝练、流畅的线条,简洁、强烈的构图,装饰性的画面及平面、含蓄的画面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建筑设计与建筑绘画密不可分,建筑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既是建筑师表现设计构思的手段,又有着很特殊的艺术价值。然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空前广泛地应用,手绘建筑画受到极大冲击,这一传统画种日渐式微。为了唤起人们对手绘建筑画的重新关注,特举办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2.承办单位:《建筑学报》编辑部青岛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三、征集时间2006年8月15日——2006年10月15日。四、作品要求1.必须是手绘作品、画种不限。2.作品内容:分设计表现和建筑绘画两类,设计表现包括建筑室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7)
"写生"一词始于唐贞观九年彦悰《后画录》的"受业阎家,写生殆庶。用笔爽利,风采不凡",经历了从"写真"到"写貌"直至"写生"的发展演变过程。当代绘画界一些人对于"写生"一词的理解维持在现代语意上,即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重新发掘并运用传统写生这一美学概念成为当代中国绘画的迫切需要。写生是一种绘画意境,更是一种美学追求,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与追溯,还是对中西方绘画的交叉研究,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7)
水彩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画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思考它的技巧。文章从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两个技法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想法,从主副画方面设计了两个练习,详细说明了创作的步骤。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绘画对造园影响深远,二者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由中国画独特的画面秩序和组织结构产生的以非透视手法空间营造的现象引发了对于园林中类似效果的观察与思考。总结了5种用于对照分析绘画与园林的非透视性手法:时空连续与无尽空间、分解重构与消解空间、内部画框与重叠空间、镜像构图与虚实空间,以及近小远大与尺度模糊。意在找到一个新的角度解读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为当下传统造园的传承和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6)
博纳尔与达利都是绘画界的大师,两人常以自己妻子为模特进行绘画创作,在画面中注入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两人不同的性格、绘画风格加之不同的艺术处理,让画面产生不同的韵味。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2)
构图是画家把自己头脑中的构思形象生动地呈现在画面上的第一步。构图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是作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绘画者经营画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界画是我国古代绘画十三科之一。晋代有记载,隋唐已成专艺,宋元时达到高峰,至明清,余韵犹存。建筑是界画最主要的题材,界画起源、发展与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发展演变有着天然的联系。[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蜀后主尝令(赵忠义)画《关将军起玉泉寺图》,作地架一座,垂昂叠棋,向背无失。蜀主命匠氏较之,无一差者,其精妙如此。”界画中的建筑写实性较强,可视为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楼阁建筑演变发展的例证。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界画毕竟是艺术创作,画者的主观活动也不容忽视。另外,画作的断代、名款(宋以前作品本身多不署名款,更无年代记载)的真赝等,也使得界画中的建筑显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5.
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极具特色的绘画门类,亦称之为"界划"。狭义上专指亭台楼阁等建筑类型,广义上包括宫室、器物、车船等以界尺引笔画线的画作。界画自东晋开始至宋代达到高潮,发展至近现代逐渐退出舞台。面对传统界画的逐渐消亡,合理的传承与延续就显得尤为重要。伴随当代专业界限和壁垒逐渐被打破,现代建筑表现图更应秉承"求同存异"的理念宗旨,将传统界画中独特的建筑艺术表现方式传承下来。这不仅符合当今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更加速了现代建筑表现图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在对传统界画美学意境和现代建筑表现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合理借鉴与融合不仅使界画的精髓得以延续,更让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表现技法得到滋养和全面发展。这亦是本文论述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4)
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符合自身要求的审美法则,传统绘画在构图上形成了对立统一、"S"形曲线、均衡态势等特点。时代在发展,当代画家应探索个性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巧妙地平衡画面诸因素对立统一关系,使画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PKPM辅助砌体结构板墙加固设计两种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KPM辅助砌体结构板墙加固设计计算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砌体结构设计软件(QI-TI)的"刚度折算模型",第二种是利用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软件(JDJG)。采用这两种方式对某砖混宿舍楼同一板墙加固方案进行设计计算,分析比较二者的计算结果,探讨了第一种方式进行板墙加固设计计算的适用性,并对JDJG(砌体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0)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当代重要的新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和艺术主张影响到同时代的欧洲,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绘画技法对世界艺术特别是中国的写实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安德鲁·怀斯绘画的布局为切入点,分析怀斯作品中颜色的安排,以及点、线、面的使用,从画面空间的平面化、画面物体的几何化、写实造型与抽象表达的渗透三方面入手,解析怀斯作品引起观画者共鸣的原因,研究怀斯绘画构图中抽象元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22)
云在中国山水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云作为青绿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绘画语言和艺术符号,往往是一幅山水画的画眼所在,能够促成画面气韵的生成,对整个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故而,云画得好不好,将影响一幅青绿山水画的艺术格调、艺术气韵和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湮废园林涉及历史上因各种原因消失的园林,以及现存园林经重大改变前的早期风貌。中国园林早期的历史风貌是中国风景园林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原研究是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方法】探索多重证据在湮废园林复原研究中的运用:首先将复原证据分为现场实存、遗址考古、诗文文献、绘画图像、口述证言、相关实存和造园理论7种类型,按性质可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言辞证据,按关联性可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进而逐一辨析7类证据的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它们在复原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指出湮废园林复原过程中应注意证据的可用性与可靠性,关注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和证据的持续更新。【结论】尝试建立一套依据可靠、过程可操作的研究方法,为湮废园林复原研究提供方法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