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扩大棉籽油用途,提高其附加值,采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低场脉冲核磁共振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偏光显微镜分析了棉籽油改性后的产物棉籽油硬脂(COS)和全氢化棉籽油硬脂(FHCOS)的脂肪酸组成、甘三酯组成、SFC含量、热性质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COS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和非三饱和的甘三酯组成,FHCOS几乎全部由饱和脂肪酸和三饱和甘三酯组成;随温度升高,COS的SFC不断降低,FHCOS的SFC在温度高于35℃时开始降低,相同温度下FHCOS的固体脂肪含量(SFC)均高于COS的,COS在结晶和熔化过程中均有2个峰,FHCOS有1个峰,FHCOS的熔化和结晶温度均高于COS的;COS在15℃时无明确的晶型及稳定的结构,FHCOS为二倍链长堆积的β′晶型,结晶体为针状或棒状,结晶聚集体为类似玫瑰花状。因此,以COS和FHCOS代替棕榈油作为生产起酥油、人造奶油、黄油等的基料油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6,(4):56-57
测定了黑诃子、金诃子和毛诃子的粗脂肪含量及相应油脂的酸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毛诃子的含油率最高,为3.50%。三种诃子油的酸值为7.95、6.27、9.07 mg KOH/g;皂化值为267.0、222.8、261.1 mg KOH/g;均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三十碳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60%,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使诃子油成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3.
以木香籽为原料,采用压榨法提取木香籽油,分析木香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木香籽油的酸价13.73 KOH mg/g、过氧化值0.06 g/100 g、皂化值174.38 KOH mg/g、碘值143.61 g/100 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13%、相对密度0.89 g/mL;木香籽油中主要含有1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09%,以亚油酸和油酸为主,含量分别为72.90%和15.80%,是1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保健用油。  相似文献   

4.
鸵鸟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在陕西养殖的鸵鸟油,室温分离得到液体油和固体脂.采用化学方法和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两者常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鸵鸟液体油和固体脂除碘值外其他理化指标稍有不同,其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也有差异.液体油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3.96%,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到42.23%;固体脂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93%,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为45.23%.  相似文献   

5.
对谷子的基本组成和谷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谷子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和淀粉含量分别为13.9%、5.6%、66.5%和63.7%。谷子油的酸值(KOH)为11.9 mg/g,碘值(I)为132.9 g/100 g,过氧化值为30.9 mmol/kg,皂化值(KOH)为194.4 mg/g,不皂化物含量为2.73%。谷子油主要由10种脂肪酸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占16.81%,主要为棕榈酸(7.87%)、硬脂酸(6.17%)和花生酸(2.0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3.26%,其中以亚油酸含量(65.30%)最高,其次为油酸(14.20%)和亚麻酸(2.93%)。因此,谷子油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营养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6.
对刺槐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刺槐籽油由7种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2.99%和21.28%,同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油酸-亚油酸油脂,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蕤仁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蕤仁粗脂肪含量42.9%,蕤仁油的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及皂化值分别为3.77mgKOH/g,133.6g/100g,10.6mmol/kg,209.5mgKOH/g。蕤仁油主要由9种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7.03%)为主,其次是硬脂酸(2.17%)和花生酸(1.32%);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51.7%)和油酸(36.6%)含量较高;蕤仁油Sn-2位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60.0%)和油酸(37.2%)组成。蕤仁油甘三酯组成中,β-OLL含量最高,为20.71%。  相似文献   

8.
新疆伽师瓜籽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溶剂对伽师瓜籽油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所得伽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伽师瓜籽油常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伽师瓜籽油的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出油率为48.38%,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73%,亚油酸含量高达61.74%.伽师瓜籽油相对密度(d204)为0.905 8,折光指数(n20D)为1.472 8,酸值(KOH)为3.39 mg/g,皂化值(KOH)为169 mg/g,碘值(Ⅰ)为115.85 g/100 g,过氧化值为5.4 mmol/kg.  相似文献   

9.
香榧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对香榧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榧子粗蛋白、粗脂肪、饼粕总糖及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48.3%、14.6%、37.6%和68.3%。香榧子油的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及皂化值分别为0.95 mg KOH/g、131.3 g/100 g、8.76 mmol/kg、137.9 mg KOH/g。香榧子油主要由12种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以山嵛酸(12.2%)为主,其次是棕榈酸(9.95%)和十七碳酸(0.18%);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41.9%)和油酸(26.0%)较高,还含有3.51%的共轭二烯酸——顺-11,顺-13-二十碳二烯酸;长碳链脂肪酸质量分数较高,达18%。香榧子油Sn-2位脂肪酸主要由油酸(46.5%)和亚油酸(45.3%)组成。香榧子油甘三酯组成中分布比较均匀,主要为β-LOL(7.51%)、LLL(7.32%)、β-LOBe(6.28%)和β-LLBe(6.12%)。  相似文献   

10.
文冠果种子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文冠果种子油,对文冠果种子油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56.4%,相对密度(d20)0.912 4,折光率(n20)1.466 5,水分及挥发物含量10.13%,酸值0.93mg/g(以KOH计),皂化值167.46mg/g(以KOH计),碘值101.32g/100g (以I计).油中主要含有棕榈酸7.87%、硬脂酸5.25%、油酸33.93%、亚油酸48.34%、亚麻酸4.6l%.  相似文献   

11.
绿色新资源食品——美藤果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藤果是从厄瓜多尔引种于云南普洱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美藤果是一种高油脂、高蛋白、高维生素E含量的油料植物.直接冷榨提取的美藤果油理化指标可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不需精炼,且食用安全无毒.与其他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比较,美藤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合理,不饱和程度高,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食用植物油.由于美藤果的种植周期短、营养丰富,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和药用工业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不同产地及成熟度牛油果及其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反式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牛油果作为水果,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很高;不同产地及成熟度牛油果溶剂提取所得油脂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差异。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牛油果油和制定牛油果油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5种黄秋葵籽油的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浏阳本地种、台湾五福、绿五星、早生五角、红秋葵5个品种的黄秋葵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黄秋葵籽油,并对其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黄秋葵籽含油率在16.18%~20.26%之间,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早生五角的最高;从5种黄秋葵籽油中均检测出14种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为主,相对含量分别在29.60%~33.44%、30.56%~34.18%、28.58%~29.24%、3.94%~4.20%之间,早生五角的亚油酸含量最高;不同品种的黄秋葵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比例均接近1∶1∶1理想模式,且同一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4.
以鳄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酶法提取鳄鱼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鳄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酶法提取鳄鱼油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 3%、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0. 45、提取温度54℃,在此条件下鳄鱼油提取率达到87. 42%;鳄鱼油质量达到SC/T 3502—2016一级粗鱼油的标准;鳄鱼油中共检出3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 9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8. 57%,EPA与DHA总量为2. 4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乌榄仁油的理化性质与脂肪酸组成.方法 测定乌榄仁的基本成分,用不同温度压榨乌榄仁得到乌榄仁油,测定其理化性质,对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结果 乌榄仁的含油量较高(65.71%),其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随着压榨温度升高,其色泽加深,气味更加愉悦;脂肪酸组成共有1...  相似文献   

16.
以琼崖海棠籽为原料,机械压榨法制取琼崖海棠籽油,分析了琼崖海棠籽油的理化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 GC - MS)联用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琼崖海棠籽油的酸值(KOH) 27mg/g,过氧化值1.184 meq/kg,折光指数(n20d)1.489 2,碘值(Ⅰ)83.96 g/100 g,水分及挥发物0.070%,灰分0.029%,皂化值(KOH) 192.3 mg/g,相对密度(d25 4疗)0.934 8;其主要脂肪酸组成是9-十八碳烯酸(27.67%),9,12-十八碳二烯酸(16.78%),9-十八碳烯酸(E)(13.54%),十八碳酸(12.92%),十六碳酸(10.77%),11,14-二十碳二烯酸(7.17%),正十六碳酸(5.24%),十七碳酸(5.13%).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紫茉莉籽油的溶剂提取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测定了紫茉莉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溶比1∶6,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h条件下,毛油提取率可达11.70%。紫茉莉籽油中硬脂酸含量仅为1.74%,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83.46%。亚麻酸的含量高达17.87%,是一种良好的保健植物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