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食品接触产品的标签标识是否合规也会影响产品的使用。近年来, 食品接触产品的标签标识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相关企业和部门需要引起警惕, 并采取措施加强管控。本文分析阐述食品接触产品常见的问题,总结国内外相关监管法规, 提出针对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规范性的研究, 以期更加针对性地规范食品接触产品的标签标识行业现状。  相似文献   

2.
3.
晓婷 《中国纤检》2008,(3):40-40
(一)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形式(标志、标签)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使用说明的形式没有硬性规定,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供选择。一件产品的使用说明可选择两种或多种形式,具体选择什么形式由企业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来决定。(1)直接印刷或织造在产品上的使用说明,例如,面料布边的纤维含量标识(如100%羊毛),床单边的尺寸标识等;(2)缝合、粘贴或悬挂在产品上的标签,例如,服装领子上的号型标签、洗涤说明和纤维成分的耐久性标签、吊牌等;(3)直接印刷在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例如,包装袋上的厂名、厂址、执行标准、使用注意事项等;(4)粘贴在产品包装上的标签,对产品的可变内容(如号型规格、纤维成分等1采用粘贴条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5.
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作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且必需的产品。而塑料制品则占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随着这几年百姓与政府对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的重视,其产品本身的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产品标签标识却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对目前食品接触材料塑料制品标签标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预包装食用酵素产品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一定的保健功效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该产品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检验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使得企业标签标识存疑较多,产品标识混乱,给监管部门甚至酵素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困扰.标签作为外界了解食用酵素产品的直观载体,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根据食品标签标识相关国家标准和...  相似文献   

7.
标签标识是纺织服装向消费者传达其产品品质特征信息的重要载体,一个真正懂得穿衣的人在挑选纺织服装时往往是从标签标识开始的.它能协助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质量.从而选择更适合的纺织服装。同时,保证标签标识的信息完整及准确也利于树立企业的质量形象.增加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质量的信任感。因此.企业对纺织服装的标识进行正确规范的标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笔者在日常检验中发现仍有不少产品所标注的标识不完整或是不准确,导致产品标识不合格。现就一些标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作物发展迅猛,转基因食品已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和生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以亮明身份,既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便于售后跟踪和风险评估。这个在普通消费者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至今也没能拿出统一、可行的标识方案。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辨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食品标识阈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民 《食品科学》2015,36(9):254-259
转基因食品标识与消费者知情权紧密相关,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议题。随着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共存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现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采取定性标准,缺少阈值设定,科学性不足、可行性较差,制度缺陷日益凸显,亟需完善。本文在分析转基因食品标识阈值的内涵、类型、计算、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考察国外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阈值管理情况,认为我国应以预防、可行、经济、透明为指导原则,以核酸量为计算基准,采用单独计算方式设定科学合理的转基因食品阳性标识阈值和阴性标识阈值,以便充分发挥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话题。转基因作物的成本低、产量高;具有抗除草荆、抗虫和抗病毒等特性;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转基因食品便于运输、贮藏;增加保鲜性。转基因食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风险以及问题。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标识才能保障广大消费者利益?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在论证转基因食品标识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美国和欧盟两大发达国家的标识制度;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指出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食品接触类纸、木制品中杀菌剂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俊谦  曹悦  王军 《食品科学》2017,38(20):256-261
为测定食品接触类纸、木制品中杀菌剂的含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5种常用杀菌剂(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溴-2-硝基-1,3-丙二醇(溴硝醇)、五氯苯酚)的方法。样品经过甲醇超声提取后,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根据保留时间不同,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分段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的检测限在2.7~47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2.88%~106.31%,相对标准偏差为0.5%~8.1%。该方法灵敏、准确,适合食品接触类纸、木制品中杀菌剂含量的分析,可为监测该类产品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提供一种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检测食品接触用纸制品中1,3-二氯-2-丙醇(1,3-DCP)、2,3-二氯-1-丙醇(2,3-DCP)、2-氯-1,3-丙二醇(2-MCPD)与3-氯-1,2-丙二醇(3-MCPD)四种氯丙醇迁移量的测定方法,食品模拟物包括4%乙酸、10%乙醇,50%乙醇与橄榄油.通过方法...  相似文献   

13.
欧盟是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主要出口地区之一,且出口数量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2012~2016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对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报情况,总结其涉及的材质情况、风险项目等,发现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是中国输欧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高风险产品,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通报数量占通报总量的35.60%。重金属超标是通报中最主要的风险项目,其中重金属铬、锰、镍超标最为突出,并探讨了这些情况对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朱永刚 《金属制品》1998,24(3):28-30
介绍制定《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的必要性,简述其主要内容及与现行金属制品标记所使用的GB/T2103和GB/T2104的区别。《规定》要求企业必须标注的产品标识内容有4种;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应当标注的内容有5种;可选择标注的内容有4种。对金属制品企业如何按《规定》调整原有的标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抗性淀粉是指在健康人体小肠中不被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的总和,具有类似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且不会影响食物的口味、质地和外观。对抗性淀粉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食品标签以及各国相关法规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食品行业建立食品碳标签标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号召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食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食品碳足迹分析有助于了解食品生产温室气体碳排放和寻找碳减排策略。本文对食品碳足迹与碳标签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实施食品碳标签的现状,对我国建立食品碳标签体系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为促进我国食品碳标签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品接触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其安全性是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问题。从危害性描述、危害作用与剂量、暴露评估及风险描述等方面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人体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剂量已构成消费者健康风险,应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使用,建议开发环保新型增塑剂作为替代品。  相似文献   

18.
入境航空食品相关产品作为与食品接触、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商品,在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有不同于其他入境产品的特殊性。因此,需要研究对于这类商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新方法。针对入境航空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疫工作的特点,对该类产品的需求现状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国际航空餐具监管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入境航空食品相关产品的特点,建议从总体管理和具体监管两个层面对此类产品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9.
A multispectral fluorescence imaging system was tested to identify four food products (maize, pea, soya bean and wheat). The system made it possible to record 12 images for each sample by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filters. Direct observation of images show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four food products made identification possible, although more than one image was necessary to obtain satisfactory discrimination. The images were linearly combined and the most relevant images for identification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a mapping of the four food products was obtained. In the segmented images, the percentage of well-classified pixels was up to 98·8% for the four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