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苏水网密布、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人们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以文化物证为主要特征的聚落景观,以及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相关联的非物质文化景观。在新时代乡村建设语境下,通过系统地观察百年来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变迁的轨迹,旨为江苏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和探寻内生的文化凝聚力提供参考依据。从类型学研究视角,通过类同研究与异质研究,解析20世纪初至今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的生成逻辑。百年江苏乡村建设文化景观图像按照功能可分为四大类型,即生态景观、产业景观、生活景观和生命景观,它们四位一体、融合共生,共同构建起百年江苏乡村建设的文化景观系统,记录着江苏乡建百年的变迁轨迹与集体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2.
汪瑞霞  陈凯莉  黄伊涵 《包装工程》2022,43(4):80-94, 119
目的 对百年来国内外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原则。结合设计实践案例总结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内容,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论 乡村文化景观是一个融合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系统,对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整体系统中的自然环境,还要关注因人而居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将个体情感、民族记忆、身份认同都纳入其中,并进一步拓展思维,跨学科开展研究,未来的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文化记忆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数字乡村正在对乡村的产业升级、文化振兴、社区治理等发挥驱动引领作用。在艺术振兴乡村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的基础之上,数字化的入场融合为艺术乡建和乡村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数据支撑和全新的思考路径。以浙江宁海县数字化改革“浙里艺术村”的探索实践为例,通过数字化在艺术乡村建设中多跨场景的应用,指出数字技术要素、艺术元素与乡村资源的有效融合,对乡村文化艺术、人才、产业、服务、帮扶等数字化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以期将数字乡村建设与艺术振兴乡村、乡村设计进行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4.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乡村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文明亟待复兴。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掀起了中华大地又一次乡建热潮。公共艺术作为常见的公共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乡村振兴队伍中,力图唤醒和激活乡村文化,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乡村综合实力提升,为村民带来幸福感。然而,受地域特点、历史文脉、民族文化、民俗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的限制,同质化、表面化和随之带来的许多潜在问题,已经成为公共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矛盾,难以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态势。从国内外乡村公共艺术创作案例入手,针对乡建公共艺术的特征,乡建公共艺术的介入原因、介入方式和内容、价值意义等进行深度分析,系统地总结公共艺术介入乡建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通过公共艺术介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更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唤醒村民的文明意识和乡村的文化自觉,让“美丽乡村”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的当下,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其中,并提出各种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期待从中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但是自发式设计的理论,或更适用于乡村人居环境设计。基于“自发艺术”、艺术设计中的“反设计”,以及“艺术乡建”背景下石节子村人居环境改造的实验案例,辨析论证乡村人居环境设计自发式设计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在丰富性和多元化乡村文化构建中的价值。激活基于“内在需要”的“个体自发性”设计,是当代乡村人居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可能性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下,乡村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稳步发展与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为优化乡村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一记红”农产品品牌在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下因地制宜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将党建文化与农产品品牌文化深度融合,创建由高校乡村共同合力打造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化品牌。基于以上“一记红”农产品品牌发展背景,以设计为品牌建设赋能,通过优化品牌标志、产品包装设计、进行品牌IP形象与衍生品设计的创新实践为特色农产品增值赋能,助力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研究国内有关政策法规及云南省实情,梳理乡村生态振兴领域标准化建设现状,初步构建生态振兴标准体系,分析标准现状并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从标准体系构建和具体标准制定层面对乡村生态振兴进行探究,对助推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易泱 《中国包装》2024,(2):99-101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伟大决策部署,是决胜“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举措。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乡镇建设规划和艺术性的“融合”发展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在此背景下,乡村需要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的全方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想乡村,是拥有能成为经济支柱的本地产业和美好生活人居环境的乡村。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乡村成为现代规划的热点研究问题,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与机制保障、农村面貌提升、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以及村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探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为了使乡村数字化能够更好发展,文章主要针对信息日益繁杂、乡村政务逐渐增多等困难,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开辟创新途径,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智慧平台搭建新的系统框架“1+N”,其中“1”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智慧平台搭建研究、“N”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新的系统框架将为实现数字赋能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对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社会服务、乡村建设、乡村规划设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婉姗  季铁  卢世主  赵云彦 《包装工程》2021,42(20):210-217
目的 以设计整合的优势作用带领竞赛参与者深入农村地区,全面介入乡村特色产业,探寻竞赛介入下的乡村振兴,实践农村业态内生性发展路径.方法 从乡村传统、文化、社会、产业4个方向明确设计竞赛在乡村振兴中的路径特征,依据农村地区特征,通过精准农业、文旅融合、非遗文创、生态科技4个主题,将设计创造美好生活,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乡村非遗传承、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农村产业升级转化和农村生态和谐发展.结论 设计竞赛是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手段,通过首届中国(怀化)乡村设计创新大赛实践,验证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主题:“数智”设计融入艺术乡建研究常州大学简介:常州大学始建于1978年,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基础设施齐全,  相似文献   

12.
刘粟  张耀引  姜媛媛 《包装工程》2023,44(24):537-542
目的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良渚“玉”文化,对常州市溧阳天目湖镇梅岭村的梅岭玉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进行沉浸式设计规划与策略研究。方法 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交互设计、数字化媒体等科技手段来探索乡村博物馆空间设计新模式,分别从沉浸式体验模式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梅岭玉博物馆中的应用,跨媒介与数字化空间体验等方面探索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过程来提出可行性规划与构想,努力探究未来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方法与路径。结论 在梅岭村博物馆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使用新媒体技术,更要设计思维与策略创新,用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为叙事性经典文化故事主题,充分融入乡村特色文化元素,建立多维沉浸体验,提升梅岭村的文旅地位和影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何烛明 《包装工程》2023,44(14):316-319, 400
目的 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速度,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各方面重点关注的问题。方法 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依赖于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充分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应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与销售。结果 在此过程中,独具匠心的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还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情感体验。结论 因此在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思维创新,构建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还应当充分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从而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在疫情背景下,以农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的提升与优化对策,以达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得到贯彻落实,但在治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通过对国外治理经验与疫情对治理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和主体缺失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提出优化策略与治理路径。以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策略相结合为基准,科学有效地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扎实稳步构建农村居民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推动我国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杨建宏 《包装工程》2024,(8):409-415
目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洛阳县区乡村的现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采用艺术赋能的方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和实践进行探索。方法 组织师生成立“创益援”公益社,采用课程导入的方式和乡镇、企业进行项目对接,结合乡村文化资源与产业,针对乡村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规划赋能、设计赋能、文化赋能方面提出改进策略。结果 依托村落改造规划设计课程及“中原乡村振兴研究院”,完成了多个乡村规划、视觉形象设计、乡村农产品的包装和品牌设计项目,以助力乡村发展。公益社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全国铜奖。结论 艺术赋能是乡村建设中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积极参与乡村规划、视觉形象设计以打造村落的品牌形象,通过产品、包装和品牌设计赋能乡村的品质产业,从而挖掘乡村蕴含的发展潜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重新审视乡村景观设计的新时代意义。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特色如何结合乡村景观设计进行更新与维护。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归纳乡村景观设计现状,以西井峪村作为落脚点,发现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更新策略,探索在新时代下更贴合地域文化、宜居宜观宜游的乡村景观。结合地域文化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有效实现乡村景观优质发展,增强游客旅行体验,活化特色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