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技术伦理问题的逻辑解析与工科高校的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允回避和不允忽视的重大课题。技术在应用中出现违背其造福社会的宗旨,发生损害人类的负效应,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认识的”和“道德的”两大类。解决技术伦理问题,可以采取技术的、制度的、法律的策略,但通过技术伦理教育,尤其是工科技术伦理教育,确是人们一致认同的“治本”良方。加强理工科技术伦理教育,首先需要创新其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教育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在其中,教育评价又成为一个“热词”和透视教育问题的“关键词”。就其本位而言,教育评价自然是一个教育问题,但是,在它自身以及与评价对象关系耦合的过程中,掺杂或延伸出诸多的伦理话题,因此,又渐变为一个伦理问题。我们将对教育评价的伦理规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社会现实需求出发,确定我国MBA商业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型领导。在此基础上,以Trevino道德型领导模型为基础,以教育的可行性为标准,从道德人和道德型经理两个雏度将MBA商业伦理教育的目的分解为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和伦理领导能力两个目标。进而从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将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分解为可衡量、易评价的子目标。目的、目标、子目标共同构建三层次的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激发大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尚需强化、校园文化“主场所”有待拓展、伦理建设“大团队”需要充实。基于此,高校应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在受教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相似文献   

5.
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意识和工程伦理思维,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太原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探析,为推动高校构建"...  相似文献   

6.
激发工科学生的道德勇气,促进其修德立身以承担社会责任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之一。研究借助英雄之旅叙事模式,探究俄罗斯电影《危楼愚夫》男主角尼基丁道德勇气的生成过程,建构基于积极认知—情感互促、强劲道德意志驱动和向善道德良心护佑之上的道德勇气生成机制,并据此开展道德勇气培养教学实践:课前勤于学,提升认知;课中善于思,铸情炼意;课后敏于行,规范行为。这对于激励工科学生将道德勇气内化于心,进而自觉地践行伦理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便逐步完成了从伦理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功利意识遮蔽着真实的教育伦理生活,另一方面通过道德的领域分化和公私分离使个体将良知封存于内心.无论是功利意识还是道德分化都导向了教育生活中排他性的自我关注.然而,伦理之为伦理就在于它总是超越自我利益而表达出对他者的尊重和重视.教育生活的自我关注不可避免的阻碍了自我对他人伦理要求的实现,同时也自然的放弃了自我对他人的伦理责任,教育伦理生活也在排他性利益的追求中走向了去伦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高职铸造专业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骏  蔺虹宾  谢学林 《铸造技术》2012,(9):1094-1096
通过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讲座使学生建立工程伦理学概念,结合学习铸造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专题研讨深化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所用"善举与美德"的案例均来自企业的真实工程伦理实例。通过探索制订铸造行业工程伦理章程,完成对铸造专业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种种伦理规范的肉身栽体,行为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修行是教师专业行为伦理经常性的存活状态.教师只有通过价值判断、行为之善、个性养成、自觉反思、仪表规范、专业标准、操之以恒、教育服务来修行并养成专业行为伦理,才能实现教师专业行为对人类一般行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产业化,我们如何面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质,然而,中国高等教育产业水平还很低。产业化的积极意义是无可争议的。没有高等教育产业化,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发展。任何“化”的提法都表示一种相对变化,产业化也是指一种相对变化,并非绝对化。教育平等与公正在产业化进程中有更大可能成为现实,教育伦理也可以在产业化进程中上扬。这就看我们如何看待产业化。大学精神与产业精神在高水平上的融合,这才是大学工作的真正艺术。  相似文献   

11.
以往针对学术不端问题的分析,其假设大都建立在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之上,这种分析问题的范式,除了缺乏对问题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动态分析之外,而且还忽略了行为主体所发挥的作用。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学教师的学术不端问题实质上是其自我认同脱离学术伦理关系后的一种结果表现,即学术伦理失范,而目前大学教师主体范围的拓展以及伦理关系的认知缺失则加剧了这一"脱离"的机率和程度。这给目前大学学术治理带来的启示是,大学教师的学术不端只是伴随学术活动的出现而必然出现的一种负面现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伦理规制,力求把发生学术不端的机率和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同时激发他们的学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技术革命看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结构沈阳工业大学梁保国乐禄祉包头市委党校吴菊娥人类文明正在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延伸,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发展开始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高等工程教育成为信息技术的源头,担负...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大学文理渗透的教育格局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更高程度上相互融通、彼此交叉。特别是在理工科大学中,正逐步形成了文理渗透的教育格局,围绕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一、文理渗透教育格局形成的历史必然从总体上分析,出现文理渗透教育格局是由教育的内部因素和外在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具体原因如下:1.文理渗透教育格局的出现是学科及专业日趋综合化的结果首先,综合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科技发展总是分化与综合的结合。19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综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面向新世纪,抢占教育制高点安徽师范大学舒一新当今世界,国际间经济、科技、人才竞争的胜负,关键取决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因而这种竞争实质是各国教育发展水平的较量。可以断言,哪国占据了面向21世纪教育的领先地位,哪国就能在下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相似文献   

15.
工程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信奉一定的职业操守,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工程师均有伦理意识。随着21世纪之初工程哲学在东西方的同时兴起,工程伦理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中国大陆的工程师伦理意识已经滞后于当今国际工程界的伦理共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工程师伦理意识概况,提出建议,对国内相关技术协会,大型企业制定工程师伦理章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星  吴影  李洋  王晓敏 《金属学报》2021,26(6):695-699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在大幅度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医疗安全、数据安全、算法偏见和个体自主等伦理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建议通过实施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控制、减少算法偏见并不断增加透明度、完善技术适应价值多样性,尊重患者和医生的自主权等措施,以期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监管注入伦理和管控思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渐次明显。科技创新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走向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和国际高等教育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指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呈现出国际化、区域化、民营化、综合化等四大走向。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科学精神是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在科学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英国教育界围绕古典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价值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随后掀起了一场广泛的科学教育运动.19世纪后半期城市学院的兴起和牛津、剑桥大学的改革为英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英国高等科技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如何“在一起”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基本命题,对伦理道德的把握是“在一起”的主要路径,道德教育因而是帮助人学会“在一起”的事业。现代社会基于权利优先的现代道德建构的“在一起”秩序已经出现包括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的伦理危机,且诸种“在一起”的道德叙事无法解决这一困境。这种危机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也表现出:现代道德教育着力于培养追求权利的道德主体,而非学会“在一起”;遵循知识、戒律、加速、比较的同一性运作逻辑,使得他者视域缺场。这些局限性归因于道德教育与伦理的疏离。实现对“在一起”的重构,道德教育需基于伦理实体,培养学会差异性共存的道德主体,进而生成与他者“在一起”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施教,是教师的知识输出与学生知识接受两者的对立统一。教师应该如何施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立下的施教之纲。伦理既是一种规范、原则,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善的愿望,因此,施教应该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纲的指导下,从“形”、“魂”、“神”三个方面对教师给予价值要求和善的启迪:“形”的规定,这是要求教师要有解疑、释惑、求真的角色本领;“魂”的关照,这是要求教师皆是德才并举,艺术修身的为人典范;“神”的祈求,这是希望教师都有成为名师,成就功名的起凡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