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简述了纳米科技及纳米材料的特性。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材料改性、润滑、密封、焊接、芯片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以及纳米微细加工机床、纳米科技马达、纳米发电机等。综述了美、日、欧盟及我国在纳米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的概况,以及未来纳米技术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2D纳米操纵扫查探头、3D纳米装卸夹具和材料试验应用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3.
理论联系实际,系统阐述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探讨并展望未来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发展方向。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主要分为纳米示踪剂、纳米-EOR、纳米传感器以及纳米工具和材料。纳米-EOR技术研究和应用最多,特别是用于化学驱提高采收率,但对用于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研究较少。纳米工具和材料已有较成熟的产品,但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研发公司和机构较少。纳米示踪剂的研发已投入现场试验,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纳米传感器仍处于实验室攻关阶段,其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未来纳米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方向在纳米就地改质原油和纳米传感器方面。  相似文献   

4.
纳米技术及微型机械被认为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及微型机械的基本概念及纳米加工、纳米材料和纳米摩擦学等纳米技术在微型机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纳米的概念和纳米技术在电子功能材料、微电子加工、生物分子器件、分子电子器件、家电产品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纳米技术的问世为材料科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高分子材料的改性研究上。纳米技术是近年来伴随着先进的科技发展起来的,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过程中,研究材料的改性对于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性能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纳米技术的发展背景着手,首先,简要分析了纳米粒子的特点以及纳米技术的概念,随后阐述了通过纳米技术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原理,最后探讨了纳米技术在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光学精密机械》2006,(2):20-21
曾几何时,“纳米化妆品”、“纳米空调”、“纳米热水器”等广告,把个纳米技术吹得天花乱坠,导致人们对纳米技术态度从好奇转到怀疑,甚至完全不信任。  相似文献   

8.
纳米技术及其在微型机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及微型机械被认为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文中介绍了纳米技术及微型机械的基本概念及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纳米摩擦学等纳米技术在微型机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纳米CaCO3、Cu混合物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纳米碳酸钙、纳米铜粒子混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含纳米碳酸钙、纳米铜粒子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磨痕表面的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在磨损表面纳米粒子的形态与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纳米铜的混合粒子的总添加量为0.6%,质量比为1:1时,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性能;润滑油中纳米碳酸钙、纳米铜混合物粒子添加剂的优良摩擦学性能与纳米粒子在表面存在形态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氯化钙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初步探讨了纳米碳酸钙制备的可行性。考察了添加剂、温度、浓度等因素对碳酸钙粒子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用XRD和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一定种类和用量的添加剂,在20℃,0.3mol/L的氯化钙条件下,可制得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50nm左右的球形纳米碳酸钙粒子。  相似文献   

11.
高峻 《机电信息》2004,(16):50-51
众所周知,纳米技术是国际上最近10年以来开发的一项高新技术,它在很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应用前景十分看好。尤其是在材料工程领域的应用,更是方兴未艾。所谓纳米材料,就是用晶粒尺寸为1~100纳米(1纳米=10^-9m^2)的晶体构成的材料,由于晶粒尺寸比常规材料的晶粒细微得多,因而在其  相似文献   

12.
由于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将给医学、制造业、材料和信息通信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因此,近几年来,纳米科技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极大青睐,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器,相继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计划,以指导和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并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文中重点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催化、过滤、分离、涂料及新细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纳米碳酸钙作为复合钛基脂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试验后钢球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钢球的磨斑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作为复合钛基脂添加剂具有明显的减摩抗磨效果;其中纳米碳酸钙质量分数为时3%复合钛基脂具有佳的减摩抗磨效果,与纯钛基脂相比,可使平均摩擦因数降低14.9 %,磨斑直径降低35.1%。在添加纳米碳酸钙的复合钛基脂润滑下,钢球磨斑表面形成了由纳米碳酸钙分解生成的CaO、钛基脂分解生成的TiO2,以及Fe2O3、FeO等无机化合物成分组成的多孔状保护膜,这层保护膜阻止了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起到了有效的减摩抗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崭新的学科,涵盖很宽的学科领域: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科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医学、纳米显微学、纳米测量学、纳米信息技术、纳米环境工程和纳米制造等。本文讨论纳米技术可能引导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5.
正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黄维院士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教授解令海团队在有机纳米聚合物领域取得突破。有机纳米聚合物是指由有机纳米单体作为重复单元经共价纳米连接而成的一类高分子链,具有碳纳米的链属性与高分子的可溶液加工优势。可溶性有机纳米聚合物甚至潜在影响新一代有机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柔性/印刷电子器件、信息存储与神经形态计算等相关科技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黄维和解令海带领团队开创了聚格类有机纳米聚合物这一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6月 15日在安徽省纳米材料及应用产学研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专家们认为 :纳米技术的发展可能会经历 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要准确地控制原子数量在 10 0个以下的纳米结构物质 ,显然 ,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使用计算机设计 /制造技术和现有工厂的设备和超精密电子装置。这个阶段的市场规模约为 5亿美元。第二阶段是生产出纳米结构物质。在这个阶段 ,纳米结构物质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将达到实用化水平。其中包括从有机碳酸钙中制取的有机纳米材料 ,其强度将达到无机单晶材料的 30 0 0倍。该阶段的市场规模在 5 0亿美元~ 2 0 0亿美…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近期将启动省重大科技专项“纳米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投入8.4亿元开展纳米技术攻关,以加快浙江省产业发展,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专项将浙江省纳米技术攻关重点“锁定”在四大领域:能源节约及环保健康型纳米材料与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纳米科技发展支撑条件建设。四大领域下设28项技术,包括抗菌环保型纳米材料、纳米微胶囊等新型纳米生物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空气和水污染防治用纳米材料与技术等。专家表示,四大领域、28项技术都与浙江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密切相关。围绕这些攻关重点,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将组织实施80至100个纳米技术重点项目,力争突破影响浙江省产业发展的200至250项关键共性技术,以此提升浙江省纳米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动力。浙江纳米技术攻关重点锁定四大领域  相似文献   

18.
《光学仪器》2004,26(1):48-48
自从纳米技术进入人类的视野以来,围绕纳米技术在未来巨大的应用前景,人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甚至社会上早早地就出现了各种打着纳米技术旗号的产品,让人觉得仿佛人类已经进入了纳米普及的时代。事实上,在纳米技术领域,要实现人们对其应用前景的预测,人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纳米科技产品离普及还有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9.
《光学精密机械》2006,(1):21-22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等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Lieber说:“该论文所描述的工作极其令人振奋,因为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为许多研究组发明的纳米器件提供电力的问题。王教授利用他先创的氧化锌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问题上显示了他巨大的创造性。”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材料学家刘俊说:“这是纳米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峦腑官的影响炮具漳刻的漳沅的.”  相似文献   

20.
催化传感器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使催化传感器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提高.文中研究了纳米材料制备工艺以及纳米氧化铝载体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的纳米效应,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对催化传感器性能的改善作用.并从载体孔径控制、提高载体的稳定性和掺杂方面探讨了纳米催化传感器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