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柠檬烯和芳樟醇是花椒调味油中体现花椒芳香的两种主要特征成分,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花椒调味油的感官品质。为提供花椒调味油加工和贮运的理论依据,研究贮藏条件对低温(常温)压榨花椒调味油、中温萃取花椒调味油及高温淋油花椒调味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避光、低温贮藏可减少花椒调味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损失,花椒调味油的制备工艺显著影响柠檬烯和芳樟醇在避光、低温条件下的贮藏效果,中温萃取花椒调味油在避光、低温条件下贮藏效果最好,低温(常温)压榨花椒调味油、高温淋油花椒调味油则贮藏效果较差,其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损失主要集中在贮藏的前15 d。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鲜藤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作为提取剂,超声辅助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稀释过滤后测定。色谱柱: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检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利用建立的方法连续测定种植基地2018年不同采摘时节藤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含量。结果:回收率为94%~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4%~4.7%(n=6),在70~900 ng/mL线性范围内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9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鲜藤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测定,种植基地测得结果显示6月底鲜藤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含量最高,为当地藤椒采摘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花椒挥发油中芳樟醇和柠檬烯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32批次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含量.结果发现:青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均值为12.888 mg/g,红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均值为14.040 mg/g,青花椒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与红花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花椒挥发油中芳樟醇的含量均值为红花椒的9.13倍,分别为72.523 mg/g和7.941 mg/g,且青花椒挥发油中芳樟醇的含量与红花椒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试验结果可作为青花椒和红花椒品种间鉴别指标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花椒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调味品》2017,(2)
文章对花椒酒等醇-水体系中柠檬烯和芳樟醇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檬烯和芳樟醇分别在0.00084~0.084mg/mL和0.000688~0.0688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82E6x+978.95(R2=0.9994,n=5)和y=1.8E6x+412.28(R2=0.9999,n=5);柠檬烯和芳樟醇重复性实验的RSD分别为0.54%和0.78%,精密度实验的RSD分别为1.77%和1.13%,稳定性实验的RSD分别为1.02%和1.72%,加样回收率实验的RSD分别为0.94%和1.05%。该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花椒酒等醇-水体系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柠檬烯含量、芳樟醇含量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对花椒酒的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一步对花椒酒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红花椒适于花椒酒酿制,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花椒用量0.4%、花椒粉碎度60目、酿造时间9 d,所得花椒酒中柠檬烯和芳樟醇分别为45.4 mg/L和39.8 mg/L,感官评分90分。柠檬烯、芳樟醇、月桂烯、乙酸芳樟酯、(-)-4-萜品醇、桉叶油醇、α-松油醇等与乙醇、正丙醇、叔丁醇、乙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乙缩醛等共同构成了花椒酒的典型风味。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金银花露中芳樟醇含量,采用Agilent HP-5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程序升温从70 ℃到250 ℃,柱流量3 mL/min, 进样量1.0 μL,内标物正辛醇,建立了气相色谱内标法。 测定结果表明,24种金银花露产品中有8种未检出芳樟醇信号,16种产品的芳 樟醇含量在12.30~31.47 μg/100 mL范围波动,其中13种产品中芳樟醇的含量均低于折算后罗田金银花干花的含量,且部分批次产 品间芳樟醇含量差异显著(P<0.05)。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金银花露芳樟醇含量的定量检测,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金银花露产品 质量有待规范,并为金银花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不同时期花生茎叶中芳樟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并测定其含量。以水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花生叶中芳樟醇提取条件。结果表明:HPLC最佳检测条件为色谱柱Venusil XBP C18,流动相乙腈∶水为1∶1(体积比),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05 nm,在0.2μg~1.0μg范围内,芳樟醇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5%,相对标准偏差为1.40%。花生叶中芳樟醇最优提取条件:料液比1∶10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 min;不同时期花生叶中芳樟醇含量均高于茎,其中初花期花生叶中芳樟醇含量是茎的4.0倍,成熟期花生叶中芳樟醇含量是茎的3.5倍。 相似文献
8.
9.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陕西省10个地区花椒中有毒和必需金属元素含量,利用标准物质对方法进行确证。结果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85.7%~118%之间。花椒中K、Ca、Mg、Mn、Fe、Al含量丰富。在所测得的地区中,Pb含量均较高,除铜川西源和岐山地区含量低于香辛料限量标准,其他地区含量均超过香辛料限量标准。其中合阳地区Pb含量最高,达到2.58mg/kg,其他地区的花椒Pb含量范围为0.8~2.1mg/kg。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获取桔子精油的光谱信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回归分析提取光谱信息中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将光谱信息差异与对应的柠檬烯测定值关联,建立桔子精油中柠檬烯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_C为0.997 7,校正均方差为0.412;预测相关系数R_P为0.998 2,预测均方差为0.396;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_V为0.994 0,交互验证均方差为0.662;模型的性能指数为94.7。模型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预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在-0.8%~1.2%之间。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2.
从新鲜的花椒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2株纯系微生物,通过筛选获得1株产香浓郁的菌株,利用GC-MS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代谢产物的香气成分主要为其中1(2)号菌株检出的61种化合物,菌株1(2)发酵液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十八烯(8.79%)、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6.79%)、双环[2.2.2]辛烷-1-羧酸(6.24%)、3-羟基-2丁酮(4.67%)、[1,2-a]吡嗪-1,4-二羰基-3-苯甲基-萘吲哚(4.10%)、3-(2-甲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3.83%)、5-二十碳烯(3.72%)、5-异亚丙基-3,3-二甲基二氢呋喃(3.54%)、2-氨基-丙二醇(3.27%)、月桂酸(3.25%)、1,2-苯二甲酸丁基二甲基酯(2.9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8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亚临界流体提取技术从花椒果皮中提取花椒精油,探讨了不同工艺条件、流体介质对花椒精油得率和麻味素提取率的影响。以亚临界丁烷为溶剂的提取条件优选为: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次数为4次,此条件下花椒精油得率达到11.11%,其中麻味素的提取率为59.81%;在亚临界丁烷中添加体积分数为4~6%的无水乙醇,花椒精油的得率提高到11.96%~12.68%,其中麻味素的提取率达到91.96%~96.56%,继续增加混合流体介质中的乙醇含量,花椒精油中的杂质含量显著上升,产品品质下降。亚临界丁烷对花椒中的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提取效果,对花椒麻味素的提取效率较低,采用亚临界混合流体介质提取技术可以同时实现花椒中挥发油和麻味素的低温高效提取,一步获得高麻味素含量的花椒精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解日常检测分离株产肠毒素和耐药情况,探讨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素的类型及分布状况,研究其耐药特性,对本实验室2016年~2017年日常食品检测中的分离株,分别用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肠毒素总量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肠毒素SEA~SEE进行分型,并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70份食品中分离到的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的有16株,阳性率为55.2%,其中食物中毒分离株5株都为肠毒素阳性。产2种及以上肠毒素的菌株为12株,占41.4%。A型~E型常见肠毒素都有检出,其中产SEE的菌株最多,有12株,占41.4%,产SEA的菌株次之,为11株。29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青霉素、安苄西林、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名、克林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并出现多重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和安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82.8%,其次为红霉素44.8%。该研究的食品监测中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产肠毒素率较高,主要的类型为SEE和SEA。而且分离得到的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建议从各个环节加强监测,降低因耐药菌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