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细纱牵伸纺纱器材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测试分析了数种新型纺织器材与传统纺纱器材纺纱质量的差异.分析了新型纺纱器材摩擦力界对纤维运动的控制特点,并进行了不同纺纱工艺配置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纺纱器材能加强对牵伸区浮游纤维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成纱条干水平.  相似文献   

2.
细纱牵伸器材及工艺配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纱质量,分析了细纱牵伸器材及工艺配置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国产"V"型牵伸、气动加压、软弹性胶辊、新型上下销、中胶辊等新型纺纱器材在纺纱过程中的合理选用与配置,指出了新型牵伸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细纱机采用新型牵伸器材以及合理工艺配置,可以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3.
荆越 《纺织器材》1995,22(2):7-11
本文论述了关于新型优质关键纺纱器材的几个认识问题,文中指出研究纺纱工艺理论,必须结合纺纱器材的研究,纺纱生产工艺的突破,必须依靠优异的纺纱器材,降低劳动强度,必须要用优异的纺纱器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必须采用优异的纺纱器材,用好纺纱器材,必须要有良好的机械基础和管理基础,还必须工艺配套。在观念上要进行知识更新,在处理各种得失方面,要科学地分析,总经历史经验;从而能有效地为纺织厂推广应用好新型优质关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新型纺纱器材优势,提高纺纱质量,介绍普通碳纤上销、压力棒上销、压力棒隔距块、加长上销的纺纱原理及特点,通过对不同纺纱器材及工艺进行成纱质量对比、正交试验、络筒切疵验证等,优选新型器材、优化纺纱工艺。结果表明:罗拉隔距为18.5 mm×30 mm、加长上销+3.0 mm、后区牵伸倍数为1.21的工艺配置,成纱质量能达到2013 Uster公报25%质量水平,机台生活稳定,且络筒切疵棉结、短粗以及总切疵数明显减少,利于络筒效率提升;新型纺纱器材的使用推广须与纺纱原料、工艺相结合,方可发挥其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关键纺纱器材与成纱质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关键纺纱器材对提高成纱质量的重要性,认为新型纺纱器材与工艺优化的结合,会起到提升纱线质量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生产实践,对梳理器材、牵伸器材、卷绕器材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汪军 《纺织器材》2014,(Z1):58-60
介绍转杯纺纱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转杯纺纺纱器材的3大核心器材,即转杯、假捻盘和分梳辊的技术进步。说明转杯纺纱机的发展史就是转杯纺纱用器材的发展史,纺纱原理、设备、器材和工艺相辅相成;产、学、研、用4方要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针对新型纤维的特性细致分析,才能开发出相应器材,纺出高质量纱线,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蔡志勇  陈名均 《纺织器材》2006,33(1):45-47,50
通过对新型纺纱器材的应用实践及对工艺参数的调整,使纺纱质量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纱线毛羽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桂林 《纺织器材》2008,35(1):44-50,40
从纤维的物理性能、成纱号数与捻度、纺纱工艺、关键纺纱器材状况、络筒与整经等方面对成纱毛羽的产生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要有效地控制纱线毛羽的产生,应特别注重纺纱工艺的优化配置,新型关键纺纱器材的应用和加强日常生产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原料、用工和发展的现状以及市场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从平面牵伸和V型牵伸形式的优缺点入手,分析了“二大二小”工艺、“单纯高效大定量”牵伸工艺的局限性,提出新型牵伸形式的设想;重点阐述牵伸摩擦副之间的矛盾、牵伸力与控制力运用上的矛盾、高速与牵伸工艺器材运用的矛盾、高速纺纱与高耗电的矛盾、高速纺纱与成纱号数的矛盾;列举了高速纺纱对器材性能的要求。指出:高速纺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途径,并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降低纺纱断头、减少纺纱耗电、提高机械与器材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保养周期是高速纺纱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细纱成纱质量,分别介绍新型上销、新型下销、压力棒、胶辊、胶圈、钢领、钢丝圈等细纱器材的作用机理、优势和不足,分析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和应用特点及注意事项。指出:新型纺纱器材专件对细纱工序成纱质量有重要影响,正确使用并发挥其优良性能,能提高纱线条干均匀度,减少毛羽和断头;纺织企业应根据纺纱原料性能优选纺纱工艺、合理配置纺纱器材。  相似文献   

11.
德国Mainsite技术公司拥有一条适用于聚合物制备、纤维生产及纤维实验室测试的Vario Line纺丝生产线。该生产线使聚合物制造商有望发展为综合性的纤维生产商。Vario Line MSV生产线可以灵活、轻松地制备新型纤维产品,且纤维生产商也可以生产多样化的纤维组合。研发部门能够提供工业规模的、高性能的筒管或试样。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时间相比于实验室规模的纺丝线上的开发时间短很多。测试结果证实,Vario Line生产的聚合物质量可以满足纤维市场上的最终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纺纱原理和机械功能角度对国内外的紧密纺设备进行了分析,针对特定的客户市场定位,探讨了国外有代表性的几种紧密纺纱装置和国内机械聚集式紧密纺装置的设计思路,并进行了优化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扩展环锭纺纱产品种类,通过对环锭纺细纱机后罗拉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并借助程序控制的伺服电动机驱动,使后罗拉控制纤维喂入由单一钳口变为多个钳口,且各钳口的喂入速度单独可调,从而实现多根粗纱以不同速度的异步喂入,纺成的细纱具有线密度和纤维混纺比例可以沿长度方向变化的特点(这种纺纱方法称为数码纺纱)。在构建三通道粗纱数码纺纱系统的基础上,以色纺为例,给出了数码纱品种的分类方法,并就混色纱、渐变纱、段彩纱、竹节纱、彩节纱和双变纱6 类产品的变化特征作了分析。数码纺纱方法在加工柔性和品种多样化方面显示出特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立达新型J 20喷气纺纱机拥有200个纺纱单元,其长度是传统喷气纺纱机的两倍,并具有独特的机械设计和创新的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5.
用细纱机改制花式线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将企业闲置的旧细纱机改制为花式线机的改造思路和具体办法。经过改进的新型多功能细纱机设计合理 ,技术先进 ,性能可靠 ,费用仅占购置新机的 1 5。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环锭普通纺和环锭紧密纺2种不同类型的纺纱技术作了对比分析。首先从设备构造上分析2种类型的纺机存在的差异,其次针对这2种类型的纺机,在保持各批次试验原料相同,工艺参数相对一致的条件下,纺制不同的纱线品种,对比各纱线品种的条干不匀率、强度、伸长率、粗细节、毛羽等主要性能,进一步分析2种纺纱技术特点,紧密纺与普通纺的纱线相比,强力增大,条干均匀度提高,粗细节明显减少。同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紧密纺纱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紧密纺纱与传统纺纱成纱质量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立达紧密纺纱装置的纺纱原理和紧密纺纱的特点。通过纺纱试验和测试数据分析对比,证明紧密纺纱质量优于传统纺纱。  相似文献   

18.
棉纺设备纺羊毛是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的发展趋势.文中介绍了羊毛棉纺工艺常用的细羊毛、毛条和细化毛三种原料;分析了羊毛纺纱的可纺支数、长度限制及可纺性;分工艺研讨了羊毛在棉纺设备上的纺纱工艺,并对毛条牵切拉断工艺的特点和滑溜牵伸的应用作相应的讨论;叙述了当前棉纺设备上纺制的羊毛混纺纱主要产品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Oerlikon Schlafhorst公司的Zinser 351 Impact FX紧密纺纺纱机可减少纺纱成本.应用自清洁Impact FX技术可节约系统的固有成本.相应的机器规格,如超长纺纱机的使用,也能节约纺纱成本.最大可能地使用原材料也可以降低纺纱成本.  相似文献   

20.
杨红重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4):35-36,44
针对两种粗节纱的产生原因,分别从设备机件、配棉工艺、纺纱器壳体等方面做了大量试验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减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