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浅谈煤化工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力彬  姜成旭  郑朋 《化工进展》2012,(Z1):258-260
在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下,其废水处理的问题越来越严峻。作者分析煤化工废水的污染物特点以及当前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的当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其废水处理工艺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废水处理工艺不仅影响着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水污染的问题,能否有效处理煤化工废水关系到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煤焦化、煤气化和煤液化加工工艺废水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煤化工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展望了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种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能够实现煤化工废水达标排放;由于煤化工废水组分的复杂性,以高级氧化、膜分离为代表的深度处理技术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也是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石油日渐短缺,石油价格上涨,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我国加快了对煤化工的发展,主要煤产区也积极推进煤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是个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产生大量废水,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威胁,因此废水处理至关重要。既能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又能节省自己的生产成本。本文简要概述了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煤化工企业生产革新,降低煤化工废水污染,从煤化工废水来源、特点、分类等方面进行探讨,找出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是现代煤化工产业最关注的技术之一,对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改善能源使用结构、发展新型绿色化工产业有重要意义。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高盐废水及结晶盐处理利用是煤化工产业的技术难点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煤化工项目高盐废水零排放工艺技术进展,并对各种工艺的特点进行了点评,希望能给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型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介绍了新型煤化工废水的来源及其水质特点,指出煤化工废水处理通常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分析了煤化工废水常用的处理技术,总结了当前新型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环境治理的要求,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日新月异。大量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些新技术也在煤化工企业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煤化工废水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治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煤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达标率仍很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因此,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广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环境治理的要求,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日新月异。大量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些新技术也在煤化工企业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煤化工废水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治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煤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达标率仍很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因此,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广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介绍回用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阐述煤化工废水回用技术是多种技术和方法的综合,是根据煤化工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回用水质要求来设计,并指出回用技术是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煤化工产业耗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限制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分析了不同的煤气化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水质特征;推荐了不同的煤气化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处理及回用处理工艺;介绍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工程设计实例,并就"零排放"技术在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晔  姜华 《煤化工》2012,40(5):26-29
介绍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方案面临的困境,指出废水零排放存在非正常工况废水水质波动大、中水平衡调度困难、能耗指标高、潜在二次污染转移等诸多问题。建议从稳定生产工艺前端入手,提高水循环利用水平,实现废水处理工艺能力的匹配,增加废水回用点,由"定点回用"改为"一水多用",以强化风险防范,并切实加强对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的规范引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化工企业废水“零排放”的要求和污水回用的需求,通过分析典型煤气化工艺的废水水质特征,总结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回用和“零排放”技术,介绍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当前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威 《化工进展》2020,39(11):4643-4650
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资源更加丰富,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是大势所趋。煤炭和水资源的逆向分布导致煤化工企业所在地水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回用目标,需通过特定的近零排放技术工艺,将浓盐水进一步浓缩至盐结晶,产水全部回用,结晶盐外排作为固废处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煤化工项目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所采取的近零排放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其主要由含盐废水膜处理单元和浓盐水蒸发结晶单元组成。采用机械蒸汽压缩循环、强制循环降膜蒸发、高效传热和盐种等技术,同时对蒸发结晶近零排放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装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工艺参数指标及药剂和能源消耗量均达到设计要求,产水水质达到优质再生水回用标准,实现整套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及废水近零排放目标。  相似文献   

15.
闫国春  温亮  张华 《化工进展》2022,41(12):6201-6212
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拓宽石化原料渠道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从原料特性、工艺技术及产品特性、成本竞争力、项目布局和规模、水耗、能耗、“三废”排放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指出与炼油和石化产业相比,现阶段现代煤化工产业仍以单项技术示范为主,多数产品存在交叉和重叠,且同类产品的水耗、能耗、碳排放更高,但在生产特种燃料、高碳低氢化学品、高碳高氧化学品等更符合煤炭原料组成结构和煤化学反应特性产品方面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双碳”目标下,现代煤化工产业应加快从“替代石化产品”的高碳排放产业向“发挥煤炭原料特性”的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化差异化产品体系,坚持清洁低碳化生产,推进与清洁低碳能源、石油化工等多产业的耦合协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基地,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献亮 《河北化工》2014,(12):129-131,142
煤化工生产中产生的高盐废水,一般作为清洁下水直接排放,而近年来不仅仅要对其达标排放,还要最大限度地对其回收利用。简述了目前处理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的方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生物处理法和多效蒸发结晶脱盐法),重点介绍了多效蒸发结晶脱盐法及其应用。提出多效蒸发结晶脱盐法具有技术成熟、可处理废水范围广、占地面积小、处理速度快、节能等优点,在处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上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尚宝月 《广东化工》2013,(21):138-138,141
炉中的煤燃料在高温之下,以空气作为气化的介质,与煤燃料当中的可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然后转化成气体燃科,所产生煤气洗涤废水和冷凝水等气化废水成分复杂,具有难降解、毒性等特征,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力度.为了有效实现这个目的,本文在煤气化废水来源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为煤气化废水处理的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衍生出很多严峻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煤化行业,其所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由于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深入研究煤化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以此来缓解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困境,提高企业废水处理质量,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煤化工废水水量大,水质复杂,化学需氧量(COD)最高可达30000mg/L,是一种典型的处理难度高的工业废水。油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氨氮是煤化工废水中污染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其最高浓度分别可达10000mg/L、9000mg/L、4000mg/L。如果不回收,则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油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氨氮的有效回收是实现煤化工废水无害化处理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油类物质、酚类物质、氨氮的回收技术与工艺3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煤化工废水中油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氨氮的回收现状,并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其目的是让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以更加科学的方法了解煤化工废水中油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氨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最后基于节能、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理念,探讨了未来煤化工废水中油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氨氮回收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