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EXACO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传热传质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TEXACO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内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 ,据此分析了下降管内合成气的温度分布与进口流速等参数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讨激冷室的工作过程 ,提高气化炉的操作开工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化炉激冷室工作过程数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水煤浆气化炉激冷室的工作特点,建立了激冷室下降管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据此分析了下降管内合成气的温度分布与进口流速等参数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激冷室的工作过程,改进气化炉激冷室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激冷室的降温效果,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结构——在激冷室的中心部位增加中间激冷器,并且对该方案进行数学模拟,计算采用K-ε湍流模型和四通量辐射模型,并把有中间激冷器的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的计算结果与在役结构激冷管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来考查新方案的效果。计算表明带有中间激冷器的气化炉激冷室下降管的传热降温效果和流场特性优于在役结构激冷室下降管。  相似文献   

4.
强天驰 《大氮肥》2004,27(2):142-145
结合大化肥装置的实例,介绍德士古重油气化炉激冷室液位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对DCS软件组态和逻辑处理方案做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气化炉作为气流床煤气化的核心设备,通常分为燃烧室和激冷室两部分。其中,下降管-上升管结构的激冷室在煤气化装置中广泛应用。本工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激冷室中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研究,分析了激冷室中出现合成气从黑水管串气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串气问题提出了三种激冷室结构改进方案:延长黑水出水口(结构A);向下延长上升管(结构B);靠近黑水出口管方向,在上升管上增加挡板(结构C)。模拟结果表明三种改进方案均能够避免串气问题。此外,还对不同结构激冷室黑水池中液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激冷室结构对不同粒径灰渣颗粒带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C的激冷室灰渣带出率最小,其次为结构A,这两种结构方案适用于对滤饼无回收利用的情况;相比原始结构,结构B对粒径≤20μm的颗粒带出率较高,大颗粒带出率降低,更适合对滤饼中残碳回收利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激冷室内的工艺过程,探讨了降气管损坏和合成气带水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于加花  周斌 《山东化工》2013,(11):194-194,196
对新型水煤浆加压气化炉激冷环及下降管损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维修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下降管损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产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倪龙宇 《辽宁化工》2011,40(11):1191-1193
分析德士古气化炉中的激冷室的工艺状况,再结合某厂德士古气化炉的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下降管的损坏原因及其避免手段。  相似文献   

10.
冯超 《煤化工》2023,(1):121-124
针对某化工厂德士古气化炉激冷室出现裂纹的问题,经过金相组织检验、裂纹的分布情况、堆焊层的材质等分析,发现是气化炉内工艺介质中 Cl-严重超标所致。根据裂纹深度不大于 1 mm、1 mm~3 mm、大于 3 mm 等情况,详细介绍了相应的裂纹修复的现场作业质量控制及具体施工方案;裂纹修复 1 年后定检时,通过了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的验收,装置运行情况良好。最后,从 Cl-浓度控制、合理选材、优化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湍流流动与换热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邓斌  陶文铨 《化工学报》2004,55(7):1053-1059
综合应用体积多孔度、表面渗透度和分布阻力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准连续介质的N-S修正控制方程.用改进的k-ε模型考虑管束对湍流的产生和耗散的影响,用壁面函数法处理壳壁和折流板的壁面效应, 对一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侧湍流流动与换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归纳,并与换热器冷态实验、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证明了该方法能更有效地模拟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的流动特性,压降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吴韬  张友清 《大氮肥》1997,20(3):184-188
对现行8.53MPa德士古渣油气化炉激冷室中热质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数学模型着手,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吻合良好。通过模拟揭示了激冷过程本质特征,探讨了现行激冷环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垂直圆管内湍流泡状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汉洋  郭烈锦 《化工学报》2004,55(4):563-568
在经典Euler/Euler型水动力模型基础上,引入考虑不同直径气泡的种群平衡方程来描述气液两相泡状流,对液相和气相分别建立了基本方程,通过对气泡的受力分析并考虑气泡之间聚合和破碎效应后给出了本构方程,建立了封闭的双流体模型并用于垂直管道湍流泡状流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垂直管道湍流泡状流中的相含率分布、速度分布、湍动能分布、气泡直径分布以及气泡直径分布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和传热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兴华  王启杰  陆震 《化工学报》2000,51(3):297-302
提出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单相流动和传热的三维模拟方法 .用体积多孔度、表面渗透度、分布阻力和分布热源来考虑壳程复杂几何结构造成的流道缩小和流动阻力、传热效应 ,通过数值求解平均的流体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 ,得到壳程流动和换热的分布 .用该方法对一实验换热器进行了流动和传热的模拟 ,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  相似文献   

15.
梭式窑空气动力模型中紊流流动与对流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深入了解梭式窑对流换热规律和产生换热不均匀的原因,利用CFD软件FLUENT^TM 5.4.8,构造了非保形结构化-非结构化混合网格,采用标准紊动能-紊动能耗散率(K-ε)模型,对梭式窑空气动力模型内部紊流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烧嘴射流的发展过程以及烟气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料垛之间以及料垛局部换热的不均匀分布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外围料垛换热较强、内部料垛换热较弱,造成料垛间换热不均匀。料垛间隙的周期性分布导致料垛周向换热不均匀,三层烧嘴作用范围不同导致料垛纵向换热不均匀,有关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料垛码法、烧嘴位置和流量匹配等改善对流换热均匀性的措施,并给出了调整原则。  相似文献   

16.
综合逆压突扩流动和浮力各向异性的流场特征,运用颗粒群理论,引入Shih的Reynolds应力通用本构关系建立了可实现性应力代数模型.在模型中引入涡扩散理论建立了扩散方程,解决了气液两相数值模拟中流型变化带来的复杂问题.运用该模型对气化炉洗涤室内流场进行了数值预报,并进一步量化分析了出口动量与最大下降深度和夹层内侧出口含气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朱惠人  吴革生 《化工学报》1995,46(4):446-451
建立了模拟气井内天然气向地面流动时其热力参数沿流程变化规律的模型。据此模型探讨了对天然气井实施保温措施的方案,并预估了采用某些保温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含扭曲带管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东亮  王良璧 《化工学报》2004,55(9):1422-1427
以空气为介质(Pr=0.698),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在Re=300~800的范围内对含扭曲带管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进行了模拟分析,说明了不同Re、扭曲比y、纽带厚度δ和翅片系数Cfin对Nu、速度环量和阻力系数的影响,并通过对Nu和速度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含扭曲带管内强化换热流动中决定换热能力的物理量——速度环量.  相似文献   

19.
轴流桨搅拌槽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k -ε湍流模型预测了搅拌槽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宏观速度场 ,模型成功预测了搅拌槽内速度分布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搅拌槽内宏观流动场受搅拌桨槽径比影响较大 .对单层搅拌桨 -槽体系 ,挡板前后宏观流动场差别很大 ,在挡板以前区域 ,轴向流动较强 ,在整个r -z断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循环 ;而在挡板后面区域 ,流体在桨叶安装位置高度附近转向轴心流动 ,槽体上半部区域形成二次循环区域 ,且二次循环区域内流体以向下流动为主 .  相似文献   

20.
对激冷式煤气化炉内顶部浸没式气体射流冲击液池的行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可视化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气体射流冲击液池形成冲坑的演变过程;引入特征深度和特征半径两个特征参数表征冲坑特性.研究发现,在冲坑停滞阶段,冲坑特征深度和特征半径随气体射流速度的提高呈现逐渐加速并最终趋于平缓的增长趋势;随着下降管出口静态淹没深度的降低,冲坑特征深度和特征半径随气体射流速度的增长程度相对平缓,同时特征深度和特征半径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