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位同时增韧和降收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其固化收缩率高和固化物韧性差,使其应用受到了影响。文中在总结大量增韧和降收缩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添加剂,可以同时起到增韧和降收缩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考察了同时增韧和降收缩的UPR体系的其它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以及微观形貌。将合成的添加剂与商品降收缩剂H-870的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QS-MB不仅有很好的增韧作用,而且可作为低收缩剂使用,而后者则不具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钛增强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未经表面处理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对不饱和聚酯 ( UP)树脂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纳米Ti O2 用量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表面处理的纳米 Ti O2 用量为 4 %时 ,材料的增韧增强效果最好。用 DSC测定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 ( Tg) ,可以发现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比纯不饱和聚酯树脂大 ,且经处理的填充的复合材料的 Tg 更高 ,这与力学性能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4.
无机纳米粒子增韧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无机纳米粒子对不饱和聚酯树脂( UPR)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用量、粒子尺寸、表面改性处理等因素对改性UPR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纳米粒子增韧增强UPR的机理.指出无机纳米粒子改性UPR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自七十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发展了数十个品种,并开拓了广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基于应用的需要,相继出现了乙烯基型、二甲苯型、双酚A型不饱和耐腐蚀聚酯树脂和阻燃(自熄)性不饱和聚酯树脂。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外光谱仪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作为增韧剂的不饱合聚氯酯(UPU)液体橡胶与不饱合聚酯之间的共固化反应。结果表明UPU通过其自身的不饱和键与交联剂作用并与基体树脂发生部分化学键接,形成共交联网络。8%UPU的存在使共固化反应热略有下降,反应活化能由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18.6kcal/mol上升至19.0kcal/mol。根据UPU增韧聚酯的落重冲击能和热变形温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初步确定了适宜胶种的合成条件及其用量。  相似文献   

7.
8.
通过三点-弯曲,扫描电镜和动态力学测试等手段考察了增韧树脂的断裂行为和亚微现两相结构。含8%聚氨酯液体胶的树脂的断裂能G_(IC)由纯树脂的47.1J/m~2提高到160~209J/m~2,同时模量及耐热性均未明显劣化。橡胶颗粒以0.5~2 μm或20~50μm尺度分散在基体树脂中。含有大量内包襄的大粒径胶粒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这在文献中尚无报导。  相似文献   

9.
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形态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由于固化收缩率大和固化物韧性差而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继合成了同时具有增韧和降收缩效果的添加剂PMB后,本文研究了添加剂的分子量和用量、添加改性后UPR体系的固化工艺及不同UPR基体树脂等因素对固化物的微现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B在多种UPR中都可以产生明显的第二相结构,PMB的分子量和用量都存在一个增韧效果的最佳值,较高的固化温度有利于第二相结构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aCO3填料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体积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SEM、DSC、TG和溶胀实验研究了其作用机制。填料的加入导致填料/UP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率先上升,后下降;用偶联剂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后加入复合体系中发现,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率变小。填料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影响复合体系的体积收缩:填料取代了部分树脂,有利于体系的体积收缩率下降;复合体系固化后在填料及UP界面处形成空隙,有利于复合体系体积收缩率的降低;填料抑制苯乙烯的挥发,导致体系中不饱和聚酯固化密度增大,使体系体积收缩率上升。偶联剂的加入增加了填料与树脂的界面作用力,且可使苯乙烯的挥发量增加,导致其交联密度下降,使体积收缩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正> 低单体损失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之所以具有现实意义是因为它有可能改变法规,从而改善手糊作业和喷附作业。减少大气中单体浓度的方法有:改善通风,添加能形成表面皮膜的加剂,采用密闭模型制造法和使用低挥发性的交联单体等。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劣质产品带来的环境危机,面对三种危机的行业发展机遇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水溶性有机硼化合物润滑和防锈添加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志孟 《材料保护》2000,33(4):47-48
用硼酸作为反应起始物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溶性有机硼化合物 SW-2。添加 1%这种含硼有机物的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防锈性 ,防锈性接近亚硝酸钠。大白鼠急性毒性试验 ( Horn氏法 )表明 ,该剂的 L D5 0 >10 0 0 0 m g/kg,属实际无毒类  相似文献   

14.
在室温下,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了单轴应变控制和应力控制的循环实验研究。讨论了应变幅值对该树脂应变循环特性的影响以及应力幅值、平均应力、应力率、峰值保持时间对其棘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室温下基本上是循环稳定材料,即响应应力幅值在应变循环中基本上不随循环周次而发生变化;在非对称应力循环下,其棘轮行为不仅受平均应力、应力幅值的影响,还受应力率和峰值保持时间的影响,体现出明显的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一种主链和侧链上均含有阻燃元素磷的一种新型无卤阻燃剂,WLA-3,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非常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原位升温红外光谱结合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了ENB-EPDM的交联反应过程.从外扰相关移动窗口二位相关红外(PCM W2D)图谱和DSC曲线分析中可以观察到,交联反应的最大速率出现在178℃ 处.利用PCMW2D得到交联过程的反应温度区域在160~192℃.为了获得ENB-EPDM在交联反应过程中具体的交...  相似文献   

17.
18.
合成了一种含氟和羧基的新型聚合物添加剂,全氟烷基-聚乙二醇乙酸[FPEG(COOH)],将其用于聚氯乙烯(PVC)膜的共混改性研究.通过对凝固浴的组成、铸膜液中聚合物的浓度以及添加剂的含量进行考察,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膜的结构、表面特性、机械强度以及水通量和分离效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的膜的表面化学特性及断面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FPEG(COOH)的添加,能够改善PVC膜的亲水性和疏油性,增大PVC膜的纯水通量,并实现了较高的截留率.当添加质量分数为40%的含氟聚合物时,PVC/FPEG(COOH)共混膜的水接触角为58.4°,油接触角为61.8°,纯水通量达226.5L/(m~2·h),其对正十六烷的截留率高达96.7%.  相似文献   

19.
【摘要】辽河油田油藏以稠油为主,在其稠油井举升开采过程中多需掺入降粘剂、降凝剂、除蜡剂等化学药剂,用以降低稠油粘度、降低稠油凝固点,将井底原油顺利举升至地面。目前通常加药方式是向油套环空内注入化学药剂,利用化学药剂的自由沉降和药剂与地层流体之间的自由扩散作用来达到加药目的,但该种加药方式存在药剂见效慢、药剂浪费等问题。为此以稠油井空心抽油杆加药方式基础研制了油井药剂强制混合装置。与常规油井混合器相比,该套装置具有将抽油杆上下冲程的动能转化成药剂与地层流体的混合动力,室内及现场试验证明,该套装置的混合效果良好,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化学药剂的各种功效。目前以油井药剂强制混合装置为井下工具的掺药降粘举升工艺技术在取代掺热稀油降粘工艺与空心抽油杆电加热降粘工艺方向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基于对制造电子电器所用的溴系阻燃塑料可能引起的卫生、环境和腐蚀性等问题的关注,制造者们正在将一些耐热性能较高的磷酸酯阻燃剂应用于这些领域,同时也推动了磷酸酯阻燃剂的进一步深入开发研究,其市场用量也在逐步增长。用于这些领域的磷酸酯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也要解决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耐渗析性、加工和其它性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