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对设置粘弹性阻尼器的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置粘弹性阻尼器能够显著降低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可以防止结构产生地震碰撞破坏。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具有调频质量减振,基础隔震和阻尼耗能减振等多种减振功能。弹塑性动力分析和振动台试验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主次框架发生碰撞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间隙单元动力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主次框架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部位设置缓冲弹簧装置以减小结构地震碰撞的影响是必要的 ;间隙单元动力参数对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满足缓冲弹簧装置行程限值的条件下 ,应选择刚度较小的缓冲弹簧装置  相似文献   

4.
这里以一种结构方案为算例,建立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对其进行了动力时程计算,得出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位移及内力等地震响应。比较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和巨型框架抗震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可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是一种较有前途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脉动风振的时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蓝宗建 《特种结构》2003,20(2):38-41
本文以一种结构方案为算例 ,建立了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及抗振结构的分析模型 ,并随机模拟了脉动风的速度时程 ,由此研究了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脉动风振的位移及加速度时程反应 ,结果表明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风振反应 ,是一种较有前途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了一幢多功能减振巨型框架模型和一幢普通巨型框架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减振巨型框架结构在减小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的减振机理及其减振效果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具有调频质量减振、基础隔震和阻尼耗能减振等多种减振功能。理论分析表明 ,在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中 ,影响主框架减振效果的主要因素有隔震次框架的位置和数量、调谐比及隔震层的阻尼比等。本文研究了这些因素对主框架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中减振装置的布置原则及其性能参数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优越性,研究了它的动力特性,并对它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对比分析,以验证它在地震作用下减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分析了橡胶支座的动力性能对它的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调频减振原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减振原理 ,并对影响减振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 ,隔震次框架的位置越靠近上部对主框架的减振效果越好 ,并且最优调谐比越小 ;随隔震层阻尼比的增大 ,主框架的减振系数减小 ,但隔震层阻尼比过大对主框架的减振效果不利 ;确定隔震次框架的最优频率变化范围是解决隔震次框架频率优化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风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具有调频质量减振、基础隔震和阻尼耗能减振等多种减振功能。通过频域分析 ,阐明了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减振原理 ,得到了主框架侧移减振系数随调谐比和次框架阻尼比的变化规律。采用简谐波合成法模拟了脉动风荷载 ,通过时域有限元分析 ,验证了频域分析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与普通的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相比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显著降低 ,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2 models to simulate the damping behavior of a 12‐story vertically mixed structure with upper steel and lower concrete substructures (S/RC structure). One is the modal strain energy damping model based on modal damping ratio. The other is the assembled Rayleigh damping model based on damping matrix that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Rayleigh damping matrix of steel components with that of concrete ones. Then a 12‐story S/RC frame and a 12‐story RC frame are designed and used for shaking table test. Based on the test, the expressions for the damping behavior of steel and concrete substructures of the S/RC frame are derived, and these expressions are utilized to form 2 different damping models of the S/RC structure separately. By comparing the damping behavior of the 2 models in analysis with what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test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2 models are assessed in both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sembled Rayleigh damping model is not applicable to conventional modal analysis because of its nonproportion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modal strain energy damping model based on equivalence of the dissipated modal strain energy of structure, which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damping, can give better predictions on damping behavior of the S/RC frame in both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selection of damping parameters in practical seismic design for vertically mixed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2.
实验模态分析是综合运用线性振动理论、动态测试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和参数识别等手段,进行系统识别的过程。模态分析是有效的结构检测和安全评估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测量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模态刚度、模态质量)相对于正常值产生的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与识别来判断结构安全程度的一种先进方法。本文通过对网架模型结构进行试验模态分析,研究了试验模态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试验方法,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并与有限元分析进行比较,有限元结果与实测频率有一定的不同,但前四阶模态频率的差值百分比均在9%以内,说明实测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是比较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建筑结构逐渐轻量化,机械设备逐渐重型化、高效化,这使得机械设备高频扰力导致的结构振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减轻结构的高频受迫振动响应,可以在结构振动响应较大的位置安装高频高阻尼比的钢板夹层阻尼悬臂梁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由于TMD的弹性元件与阻尼元件相互耦合,因...  相似文献   

14.
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体系具有调频质量减振、基础隔震和阻尼耗能减振等多种减振功能。本文作者研究了巨型框架多功能减振结构的参数优化问题。在结构布置方案确定的情况下,影响主、次框架减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调谐比和隔震层的阻尼比。针对调谐比和阻尼比的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分步优化方法。第一步,对隔震次框架的自振频率进行优化;第二步,对不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调整隔震层的阻尼比,以达到满足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要求。对白噪声作用下所得到的优化方案的时程分析表明,时程分析结果与优化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