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人机倾斜航摄技术相比于传统摄影具备更为明显的优势,无人机的多镜头摄影可以将山地形象数据立体化地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矿山地质测绘数据分类系统,其硬件包括轻型多视角航摄仪、接口设计、数据采集器;软件设计包括图形数据库及其结构和特征数据分类端设计。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本文提出的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矿山地质测绘数据分类系统的数据分类的精确度远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2.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formation at interface between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clad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n fuel-cladding chemical interaction(FCCI)behavior.Mischmetal(70Ce-30La)and Nd were prepared as rare earth elements.Diffusion couple testing was performed on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cladding(9Cr2W steel)near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of(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SFR fuel.The performance of a diffusion barrier consisting of Zr and V metallic foil against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was also evaluated.Our results showed that Ce and Nd in the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Fe in the clad material interdiffused and reacted to form intermetallic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parabolic rate law,describing the migration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The diffusion of Fe limited the reaction progress such that the entire process was governed by the cubic rate law.Rare earth materials could be used as a surrogate for high burnup metallic fuels,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rrier material was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云服务器渐成需求主流。相对于传统基于虚拟机的解决方案,基于硬件虚拟化的云服务器因减少了软件的花销能更好地实现高效能、按需简约,能更好地满足云计算的需求。与传统云服务器相比,该服务器的特点是高密度、高效能成本比、高效能功耗比和高可扩展性。本文介绍了云服务器按需配置的设计理念、分布式硬件资源共享的系统结构和硬件资源虚拟化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硬件虚拟化的16个处理器的云服务器原型系统。在该系统中,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设计实现云服务器的互联架构控制器(IFC)。IFC集成网络、存储和通用I/O资源,为高密度的云服务器提供多处理器间的互联。借助于IFC,所有CPU能够共享网络、存储和通用I/O资源,实现硬件资源的虚拟化。对原型系统的网络和存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具有传统云服务器的架构优点而且还提供更好的扩展性和更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杨志军  贾云海  王海舟  张征宇  李智明 《钢铁》1999,34(6):65-67,78
介绍了基于WindowsNT网络和专用数据传输接口设备的光谱分析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以及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建立了一套临线和在线分析的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的通用的新方法。解决了光谱仪串口数据格式的自动识别和工业环境下数据传输设备的抗干扰问题。专门设计的数据传输接口设备的传输距离可达3000m,端口数目可达30个。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10/100BaseTUTP线缆连接,提供远程拨入和Internet连接,因此能够提供远程数据管理、远程系统维护以及基于局域网和Internet的二次开发和应用。结合工艺参数管理软件,不仅能够实现分析数据的现场显示,还能实现炼钢过程中合金化调整的加料计算和投料控制,从而实现冶炼过程的临界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韶钢宽板厂MES系统与二级系统的接口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作出了相关的技术分析,解析了接口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实现,以及在做接口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将增量线性判别分析问题(LDA)转化为两个增量主元分析(PCA)问题的算法框架.为加速算法的收敛速度,推导了增量LDA中训练样本的类内离散度矩阵和协方差矩阵的无损实时更新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协方差矩阵的自然幂增量PCA算法.将该增量PCA方法与基于双PCA结构的增量LDA算法框架相结合,实现了数据流的实时LDA处理.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增量LDA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收敛速度、计算复杂度和可操作性上具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炼钢厂现场总线设备数据采集实现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如何运用计算机组件技术,对复杂的OPC客户端访问协议进行重新构建,将其所实现的功能封装于标准化组件里定制为软件包,以简单便捷的方法实现炼钢厂不同现场总线设备数据的实时访问,为炼钢厂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技术手段.通过在现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使用简单,适用于对遵循OPC协议的硬件设备的数据采集,町以大大缩短片用户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周期,对提高自动化行业数据访问接口的标准化和设备监控软件的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瑶  李茂刚  王萍  冯耀州  张天龙  李华 《冶金分析》2020,40(12):105-111
铁矿石冶炼过程中对其酸度进行准确把控将对铁矿石利用率及冶炼过程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亟需一种铁矿石酸度快速准确分析方法。实验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方法成功地提出了一种铁矿石酸度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采集了20组铁矿石样品的LIBS光谱数据,并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数据库对铁矿石的LIBS特征谱线进行标定。然后,采用内参考线自吸收修正(Internal reference for self-absorption correction,IRSAC)和5折交叉验证分别对光谱数据以及PLSR模型潜变量(Latent variables,LVs)进行优化。最后,基于优化后的光谱数据以及LVs构建了PLSR模型用于预测集铁矿石酸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其预测集决定系数(R2p)为0.9784,均方根误差(RMSEP)为2.916%。说明LIBS结合自吸收修正和PLSR法为铁矿石酸度的快速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杜瑶  李茂刚  王萍  冯耀州  张天龙  李华 《冶金分析》2021,40(12):105-111
铁矿石冶炼过程中对其酸度进行准确把控将对铁矿石利用率及冶炼过程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亟需一种铁矿石酸度快速准确分析方法。实验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方法成功地提出了一种铁矿石酸度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采集了20组铁矿石样品的LIBS光谱数据,并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数据库对铁矿石的LIBS特征谱线进行标定。然后,采用内参考线自吸收修正(Internal reference for self-absorption correction,IRSAC)和5折交叉验证分别对光谱数据以及PLSR模型潜变量(Latent variables,LVs)进行优化。最后,基于优化后的光谱数据以及LVs构建了PLSR模型用于预测集铁矿石酸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其预测集决定系数(R2p)为0.9784,均方根误差(RMSEP)为2.916%。说明LIBS结合自吸收修正和PLSR法为铁矿石酸度的快速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中继协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策略中重传时延性能不佳的问题,通过对快衰落信道下单中继HARQ系统的误码率和时延特性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目的端控制选择协作式HARQ(selective cooperative-HARQ,SC-HARQ)传输协议的实现方案,此方案是在单中继环境下根据中继链路和直达链路的链路质量判断选择重传路径的HARQ传输协议.SC-HARQ传输协议方案需要设定传输链路质量的门限值,然后根据不同的链路质量选择不同的重传模式:当直达链路质量大于设定的门限值时,选择直达链路进行重传;反之,选择完全协同HARQ传输协议进行重传.经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验证证明,SC-HARQ传输协议方案在保证一定传输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系统时延、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