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粳米脂肪酸值和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0℃和15℃储存的粳米脂肪酸值含量变化不显著,但超过20℃储存的粳米脂肪酸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粳米酸度均无显著差别;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而酸度和品尝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差;低温下粳米可以安全储藏1年。  相似文献   

2.
脂肪酸值是衡量玉米储存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影响玉米脂肪酸值的因素,对于减缓玉米品质劣变、延长玉米保质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乌兰察布市粮油质检中心,根据近两年玉米脂肪酸值检测结果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影响玉米脂肪酸值的因素,希望为玉米脂肪酸值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玉米中脂肪酸值的快速无损分析,运用修正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定标模型,其中1-VR 值为0.929,RSQ值为0.947,SEC 值为5.252,SEP值为3.362。T 检验结果显示标准方法测定值与NIRS方法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玉米脂肪酸值NIRS 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温度区间分别为<23℃、23~28℃和>28℃,相对湿度分别为70%~79%、80%~89%和>90%,各条件组合储藏玉米的微生物活性值变化,总结出相应的线性方程,其线性相关性系数为0.85~0.99.通过恒定温度和湿度玉米模拟储藏微生物活性值预测和实际检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在0.79~0.96之间,微生物活性值预测平均偏差为5.7~27.8u,证明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可靠地预测储藏玉米一个月的霉菌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在玉米贮存过程中,通常将玉米脂肪酸值作为玉米贮藏品质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最近颁布的《谷物贮存品质判定规则》中,对于各种谷物都提出了相应的指标,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实验过程。首先,需要在测定脂肪酸值的玉米中随机抽取一些玉米捣碎制作为实验所需要的样品,称取一个单位的玉米样品。其次,在实验室室温的环境下,将玉米放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提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玉米中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6.
依据新修订的《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的脂肪酸值检测方法GB/T15684-1995,对玉米脂肪酸值测定中易产生偏离的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了检测脂肪酸值比较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前郭辖区内存储玉米的脂肪酸值数据普查,对不同仓型存储的玉米脂肪酸值进行了跟踪测定,得出在不同储存仓型条件下,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GB/T 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存在着滴定时滴定终点色差变化不明显、终点不易观察的弊病,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通过增多加水量,减少样品提取液用量,改善了滴定终点时色差变化的明显度,提高了玉米脂肪酸值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家标准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的手工滴定法和自动滴定仪法进行对比分析,浅谈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不同储藏条件下玉米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程芳  陈伟 《中国粮油学报》2011,26(10):83-87
研究不同含水率玉米在温度为20、25、303、5℃及相对湿度为70%~80%、80%~90%、≥90%条件下储藏过程中霉菌数量、种群组成、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优势微生物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从不同含水率玉米中分离到的优势霉菌主要是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s)和镰刀霉属(Fusarium),玉米含水率为10.04%和14.72%时,优势霉菌为青霉属和曲霉属;玉米含水率为19.41%时,优势霉菌为曲霉属中灰绿曲霉和黄曲霉。霉菌多样性特征与玉米的储藏环境有关,温度低且玉米含水率低时,霉菌的多样性大,优势度小;而高含水率玉米的霉菌多样性小,优势度大。含水率和温度对玉米脂肪酸值变化有显著影响,玉米含水率和储藏温度越高,脂肪酸值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1.
在冬季机械通风、夏季空调控温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气调储藏和谷物冷却技术,使仓内全年平均粮温控制在18℃以下,延缓了玉米脂肪酸值上升,实现全年免熏蒸和有利于保证玉米品质的储藏保管.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值是反映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的灵敏指标,是玉米储存品质判定的重要依据。文章针对GB/T20570—2006附录A规定的测定玉米脂肪酸值标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以求达到快速、准确检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脂肪酸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水分、温度、氧气浓度条件下储藏的糙米定期进行脂肪酸值测定,糙米的水分分别为13.5%、14.5%、15.5%、16.5%,放入温度分别设定为30、25、20、15℃的恒温箱中储藏,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5%、8%、21%,储藏时间为180天,每30天检测1次.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样品中脂肪酸值呈先增加继而又下降的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储藏时间、温度、水分、氧气浓度对糙米脂肪酸值影响极显著(P<0.01),温度、水分越高,糙米的脂肪酸值上升越快;低浓度氧气可延缓脂肪酸值变化.经过多重差异比较得出,用4种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其脂肪酸值差异极显著(P<0.01);在温度为20~30℃及不同水分条件下储藏糙米,其脂肪酸值差异均极显著(P<0.01);在15~C条件下,15.5%与14.5%差异显著(P<0.05),其他水分梯度差异极显著(P<0.01);水分16.5%的糙米储藏在25℃,氧气体积分数分别为8%、21%条件下,其脂肪酸值差异不显著,其他浓度氧气差异极显著(P<0.01);水分14.5%的糙米储藏在15℃,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条件下,其脂肪酸值差异均极显著(P<0.01).实验证明,低温、低水分储藏糙米可以抑制脂肪酸值的上升,低浓度氧气可以延缓脂肪酸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含水量萌动芽麦和露芽芽麦在25℃和30℃储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活性,脂肪酸值及呼吸作用,以此判定芽麦的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12%及13.2%的低水分芽麦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微生物活性及呼吸作用)和脂肪酸值与正常麦变化趋势相似,两者间差异较小,储藏稳定性都较高。当含水量为14.5%和15.5%时,芽麦与正常麦微生物活性值和脂肪酸值都逐渐升高,但芽麦较同水分正常麦的增量显著,霉变时间缩短。含水量14.5%萌动芽麦较正常麦呼吸作用强。与萌动芽麦相比,露芽芽麦的脂肪酸值和呼吸作用表现出基础值高,储藏时上升速度较快的特点,其储藏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糙米储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糙米储藏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选择辽宁地区常见的稻谷品种辽星、盐粳218、田丰202、锦稻201和盐丰407作为实验原料,分别在准低温储藏(20℃)和农户常规储藏条件下储藏一年(2014.12~2015.12),对糙米样品的水分、脂肪酸值、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活性、发芽率、品尝评分值和直链淀粉等品质指标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糙米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脂肪酸值和电导率将逐渐增大,而水分、过氧化氢酶活性、发芽率和品尝评分值将逐渐降低;储藏方式以及品种的差异也对糙米储藏品质指标显著影响(p0.05)。通过综合分析糙米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确定田丰202和锦稻201耐储性。并对田丰202的储藏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可以采用过氧化氢酶、电导率、脂肪酸值和发芽率指标来反映糙米的耐储性。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和饲料原料,当收获、加工和储藏等措施不当时,极易被AFB1污染。以AFB1污染玉米为原料,研究臭氧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0 mg/L的臭氧处理40 min后,玉米的水分含量从13.47%降至9.90%,远低于玉米长期储藏的安全水分(15.0%);臭氧处理后的玉米脂肪酸值上升缓慢,均符合国家宜存标准(50 mg KOH/100 g干基);玉米的色泽、黏度和糊化等指标均没有显著改变。综合考察了臭氧对玉米的品质影响,可为臭氧处理AFB1污染玉米技术的应用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9个不同形状、不同底座、不同仓顶的钢制农户储粮仓进行了储存玉米穗实仓试验,结果表明:9个试验仓都可以实现安全储存玉米穗;春季玉米芯降水速度和幅度大于玉米粒;4月15日出仓的仓房,外围玉米水分略低于中部和内部玉米水分,上层玉米水分略低于中下层玉米水分;砖底座仓玉米水分略高于支腿底座仓;5月12日前玉米水分降到13.2%;6月26日前玉米脂肪酸值小于70 MG/Kg,为宜存.并针对试验仓存在的问题及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GB/T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在测定玉米脂肪酸值过程中,存在提取液颜色较深而使终点不易判定的问题,在保证检测结果误差范围内准确可靠的前提下,通过增大标准溶液的浓度和酚酞指示剂用量的方法,使滴定终点容易判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水分的糙米在低温(15℃)、准低温(20℃)和高温(30℃)下储存不同时期脂肪酸的变化及其与食用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工业化生产的糙米脂肪酸值较高,在储存期间不断增加,尤其是高水分样品(水分含量18.5%);水分含量低于17.5%的样品,在六个月的储存期内,低温和准低温储存脂肪酸值的变化差别不大。但在储藏中样品的油酸含量显著增加,亚油酸含量减少,且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棕榈酸在高温下也呈递增的趋势。脂肪酸值与食用品质呈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食用品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储藏方式对南方籼米食味品质的影响,以室温储藏为对照,主要理化特性为指标,综合评价低温(15℃)、充氮气调和双低(低氧低剂量)储藏对南方籼米(红地稻黄花粘)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充氮气调储藏方式能更好地保持籼米中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籼米内部的支链淀粉脱支从而使直链淀粉含量升高;低温和充氮气调能更好地抑制籼米中脂肪酸值的升高,大米脂肪酸值升高主要是由于脂类氧化分解造成的,而脂肪酶对大米脂肪酸值的影响较小;与室温对照组相比,3种储藏方式均有利于延缓米饭食味值的劣变,而食味品质最优的为充氮气调,低温储藏次之,双低储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