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酒精复合酶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添加酒精复合酶对玉米酒精浓醪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酒精复合酶对酒精发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时照相比,添加0.75 g/100 g的酒精复合酶.发酵酒精浓度提高2.62%vol,相对原料出酒率提高4.37%.  相似文献   

2.
探讨苏州昆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酒精专用复合酶对玉米酒精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酒精专用复合酶对玉米的酒精发酵有明显促进作用。相对于空白组12.42的平均液相酒份,复合酶1组提高0.08,增幅0.64%,复合酶2组提高0.04,增幅0.32%。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8):123-126
酒精复合酶是通过生物发酵精制复配得到的一种多组分复合酶制剂。研究探讨了酒精复合酶在酒精发酵中的应用,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酒精复合酶,可缩短酒精发酵周期,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酒精产率,还能降低酒精糟液处理难度。与对照组相比,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0.05%的酒精复合酶,原料出酒率提高2.05%。  相似文献   

4.
利用植酸酶降低玉米原料酒精生产成本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孙丽  张敏 《食品科技》2007,32(4):44-46
植酸酶不仅应用于饲料工业,还可应用于玉米酒精生产中,它能分解玉米原料中的植酸磷,释放出无机磷,促进酵母发育及代谢,提高酒精产量及保护环境。以玉米粉为原料,安琪酵母为发酵菌种,探讨了在玉米原料酒精中添加植酸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开始时添加5U/g原料的植酸酶,与对照相比,酒度增加了0.8%(v/v),发酵醪中磷含量提高了7.2%,原料出酒率提高了1.6%。通过植酸酶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对降低酒精的生产成本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木薯粉酒精浓醪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在前期优化液化糖化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培养基成分以及温度,pH值等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液化糖化条件下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氮源和无机盐的最适添加量为尿素0.25%(w/w),MgSO4·7H2O0.45g/L,KH2PO41.50g/L,CaCl20.20g/L,发酵最适温度为33℃,最适初始pH4.5,酵母接种量10%(v/v),发酵时间48h。在此条件下发酵成熟醪酒精浓度高达17.2%(v/v),淀粉利用率达91%。  相似文献   

6.
木薯是发酵乙醇的主要原料之一,传统木薯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硫酸来抑制杂菌生长,过多添加硫酸容易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本研究以木薯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酶制剂和乳酸链球菌素等抑制杂菌,木薯经粉碎后首先添加α-淀粉酶、糖化酶进行液化和糖化,然后添加果胶酶、纤维素酶和乳酸链球菌素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当果胶酶添加量为140 U/g,纤维素酶添加量为8 U/g,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为0.5%时,木薯发酵酒精的酒精度为16.2%,明显高于不添加或添加单种酶制剂的酒精度,复合酶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木薯发酵酒精浓度。  相似文献   

7.
木薯粉酒精浓醪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在前期优化液化糖化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培养基成分以及温度,pH值等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液化糖化条件下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氮源和无机盐的最适添加量为尿素0.25%(w/w),MgSO4·7H2O 0.45g/L,KH2PO4 1.50g/L,CaCl2 0.20g/L,发酵最适温度为33℃,最适初始pH4.5,酵母接种量100,6(v/v),发酵时间48h.在此条件下发酵成熟醪酒精浓度高达17.2%(v/v),淀粉利用率达91%.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酒精复合酶KDN401在木薯粉、玉米粉和混合原料(70%小麦面浆加30%玉米)3种底物中的降残糖效果,并运用Mood中位数检验对发酵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薯原料乙醇发酵过程中添加酒精复合酶KDN401,对降低残糖、提高酒精度效果不显著(P0.05),而玉米粉和混合原料乙醇发酵过程中,添加酒精复合酶KDN401,其降糖和提高酒精度均显著(P0.05)。对于柔性燃料乙醇企业来说,灵活选择添加酒精复合酶,能够提高发酵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木薯与糖蜜同步糖化混合发酵工艺的研究,实现燃料乙醇原料多样化,开辟木薯与糖蜜制备燃料乙醇的新思路,达到应对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50L发酵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现有木薯燃料乙醇工艺基础上,木薯液化醪内添加5%以下的糖蜜,成熟醪酒份达到14.5%(v/v),发酵率达91.31%,残总糖2.21%,同时提高了发酵醪液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为期30天共20批次大生产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糖蜜/木薯共混合发酵和纯木薯发酵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添加5%糖蜜的木薯液化醪混合发酵后成熟醪酒份提高0.68%(V/V),均值为12.30%(V/V);添加糖蜜可降低成熟醪粘度约9.77%,均值为204.54m Pa?S,有利于醪液管道输送;而添加糖蜜与否对成熟醪残总糖、挥发酸等指标影响不大,保证酒精发酵持续正常。因此,糖蜜/木薯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甘蔗汁酒精发酵的酒度,选择甘蔗汁浓缩、以及向甘蔗汁中添加蔗糖、糖蜜和木薯粉水解液4种方法进行酒精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总糖在18%~20%(m/v)范围时,使用前三种方法都能获得11%(v/v)左右的发酵酒精度和90%以上的发酵效率;最后一种方法由于菌种不能同时利用蔗糖和淀粉糖而导致发酵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12.
李树俊 《酿酒》2011,38(2):64-65
对酒用复合酶在酒精发酵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酒用复合酶,起到了提高酵母数和酒份、缩短发酵周期、降低过滤速度、提高饲料蛋白的蛋白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糖蜜原料中由于含有灰分、胶体和杂菌等,发酵容易感染杂菌。传统糖蜜发酵酒精通过添加浓硫酸调节pH值来抑制杂菌,硫酸容易造成设备腐蚀、结垢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避免有酸发酵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发酵酒精浓度,该研究以糖蜜为原料,添加复合酶制剂代替硫酸抑菌,在糖蜜酒精发酵中分别添加3种酶制剂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最适浓度为15U/g,木瓜蛋白酶最适浓度为16 U/g,溶菌酶最适浓度为20 U/g。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制剂添加量,最佳组合为:果胶酶20 U/g,木瓜蛋白酶16 U/g,溶菌酶24 U/g,对应的发酵酒精浓度为9.96%(体积分数)最高,比添加上述单种酶发酵最高酒度分别提高了3.75%、11.91%、2.68%。  相似文献   

14.
木薯渣分批补料酶水解及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渣是木薯淀粉加工后的废弃物,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实验利用复合酶对木薯渣中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非热水解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木薯渣具有较好的酶解性能;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解液糖浓度也不断提高,酶解得率逐渐降低;与间歇糖化工艺相比,16%底物在相同的水解条件和相同的酶添加量的条件下,采用4%的起始底物浓度,每隔12 h进行补料,葡萄糖得率从53.6%提高到72.4%;以不添加任何营养物质的水解液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24h乙醇浓度达到24.9 g/L,乙醇得率达到42%,发酵效率为82%,乙醇产率达到1.04 g/(L.h),葡萄糖利用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15.
木薯酒精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江  赵华 《酿酒》2003,30(2):76-79
对木薯原料酒精发酵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由实验结果可知,木薯原料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铵添加量为原料的0.5%,α-淀粉酶添加量为5μg/g,糖化酶的用量为150μg/g。糖化时间为30min,糖化前用硫酸调pH值至4.5,发酵时间72h。添加适量的植酸有利于提高木薯原料出酒率,无机盐对酒母培养的影响为:氮>钾>镁。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金属离子协同复合酶制剂对木薯原料产酒精的影响,选取了Mg2+、Zn2+和Fe3+结合纤维素酶和普鲁兰酶的复合酶制剂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g2+、Zn2+和Fe3+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8mg/g原料、1.2mg/g原料和0.4mg/g原料。其中Zn2+可以激活和促进发酵过程中的多种酶,效果优于Mg2+和Fe3+,是纤维素酶和普鲁兰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的最适辅助金属离子,最适添加量为1.2mg/g原料,出酒率提高了8.44%。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安琪碱性蛋白酶进行无酸发酵,并与使用硫酸调节pH组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碱性蛋白酶有利于酵母的生长,淀粉利用率和淀粉出酒率均有所提高,蒸馏酒份12.46%(v/v),较调酸组提高了0.97%。综上所述,安琪碱性蛋白酶可以替代硫酸和安菌泰。无酸发酵时吨酒需加酶55g,不需添加硫酸及安菌泰,同时可多产9.7kg酒精,吨酒可综合增加收益30.60元,且减少设备腐蚀、降低废水中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有利于废水处理和沼气生产。  相似文献   

18.
无酵母生淀粉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根霉—3(Rhizopus—3)麸曲进行无酵母生淀粉酒精发酵研究。以生玉米淀粉为原料,无酵母酒精发酵醪液酒度8.5%(v/v,20℃),淀粉利用率84.87%。研究了该工艺过程中的一些条件。发现发酵终产物乙醇对生淀粉糖化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生淀粉的糖化是该过程的限速步骤。15gRhizopus—3鲜曲的酒化力与10ml酒母相当。发酵时添加一定量的α-淀粉酶、纤维素酶或果胶酶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淀粉利用率。同时探讨了无酵母生淀粉酒精发酵的机制,认为选育具有高活性生淀粉糖化酶和酒化酶等复合酶系的菌种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利用马铃薯替代部分主要粮食生产食醋,提高马铃薯加工深度,研究以马铃薯替代部分糯米用量,并在糖化阶段额外添加纤维素酶以增进糖化效果,对酒精发酵温度、马铃薯替代部分糯米用量和纤维素酶添加量进行工艺优化,以确定马铃薯醋的酒醅生产工艺的最佳工艺路线。结果表明,马铃薯可替代糯米用量30%、纤维素酶的用量为6 U/g和酒精发酵温度32℃,在此条件下,酒醅的平均酒精度可达11.9%(v/v)。  相似文献   

20.
研究玉米木薯混合原料酒精发酵中添加酸性蛋白酶、普鲁兰酶、木聚糖酶的作用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3种酶制剂的最佳添加量:酸性蛋白酶16 U/g原料、木聚糖酶170 U/g原料、普鲁兰酶20 U/g原料。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提高酵母菌数量、加快醪液过滤速度、缩短发酵时间、提高拌料浓度及淀粉利用率。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表明,在接种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发酵料水比为1∶2.1、发酵醪液初始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56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