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维地震资料空间"立体"解释技术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但直到目前断层面解释仍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从蚂蚁体自动追踪技术的原理、流程以及参数设定及其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自动构造解释模块中的"蚂蚁"追踪技术,运用该技术对金庄煤业北二盘区构造进行探测,相比传统技术能够发现更多的小型断裂构造及断裂异常,为矿井的设计开采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晏云翔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3,38(4):147-148,161
针对焦作某三维地震勘探区的构造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位自动追踪技术、水平切片以及多属性分析技术等地震解释方法,对勘探区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解释成果显示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构造解释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常锁亮  刘大锰  林玉成  陈强 《煤炭学报》2009,34(8):1015-1021
以煤田三维地震的应用为例,结合其他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利用断层等构造引起的相位调谐体上相位不稳定的特性,对山西阳泉矿区南部某矿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发现一些常规解释技术难以发现的断距小于5 m的小断层;并基于煤层气(瓦斯)富集引起的高频吸收衰减特性,利用不同频率的调谐振幅变化,预测了研究区15号煤层的含气性.  相似文献   

4.
以区域地质、钻井取芯、测录井资料及对南贝尔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在南贝尔凹陷识别出青元岗组底面、大磨拐河组底面、南屯组底面和基岩顶面共4个不整合面。结合断层类型和地层褶皱变形等特征,南贝尔凹陷的形成经过断陷、断坳、坳陷和反转坳陷4个大的成盆过程,经历了初始断陷、强烈断陷、挤压反转、断坳、坳陷、扭压反转、反转坳陷等7个构造演化阶段。长期活动的边界断层控制了凹陷沉积、空间展布和构造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全三维解释方法在地震解释和油藏描述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三维解释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将地质、钻井、测井、物探、计算机等知识综合应用于地震解释和油藏描述的综合解释方法,它可以使解释人员从不同属性的三维数据体中快速获取各种信息。详细介绍了在多个油田应用全三雏解释技术在构造解释、沉积相分析、砂体空间展布、地震反演、相干体断层解释、断层内层位追踪、波阻抗砂体追踪、三维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指导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寺河矿东五盘区为研究靶区,以3~#煤层和15~#煤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自动追踪解释等复杂地表地震处理技术,采区小构造解释技术,以及采区灰岩富水性预测技术,对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进行评价,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邮凹陷南断阶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邮凹陷南断阶紧邻生油洼陷,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近年来一些新的认识、新的发现也说明了南断阶仍然是有利区带,是油气运聚有利指向区,是滚动开发的潜力区.其主要有利区是许庄构造和竹墩构造.南断阶油气藏油气局部富集,研究其成藏模式对于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几种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小断层的应用方法,为了确保解释的精度,利用数值模拟进行正演模拟试验,为做好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提供了物质基础.并结合一个具体实例,从多方位观测、方差切片、相干切片及地震属性提取等方面对小断层做了精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以上几种解释技术有机结合,能够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精度和准确性,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更可靠更丰富的勘探成果.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蚂蚁追踪技术快速对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裂预测。先对数据体进行中值滤波、构造平滑等处理工作,消除地震数据体中的噪音干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然后通过选取不同的蚂蚁追踪的参数,在预测较大尺度断裂空间展布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蚂蚁追踪参数对小尺度断层进行预测。实际验证资料表明,对于在常规地震剖面上难于解释的断距为5 m左右的小断层,在蚂蚁属性体沿层切片上得到了更为清晰的显示。该方法具有预测速度快、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小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属性技术在地震解释中能够起到非常强大的帮助作用。曲率属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到解释流程中,计算方式为层面计算。解释人员可以从沿层曲率属性上识别出小的挠曲、褶皱、断裂、塌陷等在常规解释时无法追踪的构造特征。讨论了曲率属性及其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提高了小构造的可识别尺度。  相似文献   

11.
能识别煤层中垂直断距小于3 m的断层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赟  芦俊  于光明 《煤炭学报》2010,35(4):629-634
目前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建立在均匀、各向同性、完全线性弹性介质假设理论基础上的,对于精细地质构造的识别难以突破理论地震分辨率的限制。若地震建模时考虑到地下介质的初始应力场不为0这一客观存在,就必须按照介质的非均匀或各向异性进行参数表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均匀各向同性、非均匀和各向异性介质假设下射线追踪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发现,即使对于垂直断距小于3 m的正断层(且假设无水平断距),在现有地震采集频带下,断层也会在非均匀与各向异性介质假设下的地震反射信号振幅和相位上表现出较大的异常;其异常变化的空间范围远大于断层垂直断距,使得识别这种小断层成为可能或可靠性提高;而且数值模拟显示小断层的各向异性波场特征格外明显。实际多分量地震数据解释也显示,通过PP、PS波的对比,有利于识别小断层。  相似文献   

12.
叶超  高伟  孙利永  付斌  王林  刘鹏飞 《中国矿业》2021,30(S1):443-447
鄂尔多斯盆地召黄庙地区部分气井产水严重,影响了苏里格气田新区建产效果,有必要开展气水分布规律再认识。通过高精度全数字三维地震采集和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重新刻画了该区构造,分析断裂与气水分布的相关性,总结了气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召黄庙地区共发育有58条直立逆断层,北北西向断裂垂向多断至盒6层段附近、北东向断裂断穿石千峰组。西部断裂带以西构造低,产水严重;中部的断鼻圈闭气水共存,东部断裂发育规模小,气井生产效果好。召黄庙地区气水分布除受生烃强度控制外,还受到断裂带的影响,较之以往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体分布模式更为复杂。研究成果对类似气区的富集区筛选和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部隐伏构造特征地震解释及对煤矿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查明隐伏构造带的分布,针对研究区不同年份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采用全三维层位追踪和地震多属性断层识别,获得了研究区主要煤层构造形态和断裂构造分布。根据三维地震解释成果,依据隐伏构造带的塌陷范围及破碎程度,将隐伏构造划分为正常带、影响带和断陷带。隐伏构造带平面上展布复杂,剖面上浅层断距大,深层断距小,具有断陷带的发育特征。隐伏构造带内的断层可以将上到松散层含水层,下到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的各个含水层连通起来,因此隐伏构造带构成突水威胁。随着开采水平加深,采动影响加大,隐伏构造带突水的危险性也将增大。在煤矿开采进程中,为避免发生突水灾害,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常规滤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地震信号也变得较为平滑,虽有利于煤层赋存形态的解释,但小断层处的反射也可能产生平滑,不利于对小断层的精细识别与解释;通过构造导向滤波对地震信号进行滤波去噪,既可以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还能保持原始地震信号基本不变,突出地层不连续性,有利于小断层识别与解释。以实际采区三维地震数据为例,阐述了基于构造导向滤波后蚂蚁追踪识别属性分析技术,经采区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战静  王战 《资源与产业》2010,12(5):138-141
牛居油田是辽河坳陷内的一个富油区,具有3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牛74块是典型的岩性—构造油藏,在复杂断块滚动勘探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不断认识该区的构造、储层及油气成藏规律,但随着牛74块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滚动扩边的难度越来越大。牛74块目的层地震反射层的层位标定不准,周边断层的位置、走向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滚动扩边成效,运用VSP测井技术,可以从不同方向地震测线上落实断层的走向和方位,进而证实圈闭落实程度。通过在牛74块实施VSP方法结果的应用,加强了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确定断层是否存在或其确切位置,准确落实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为牛74块滚动扩边提供可靠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茫汉断陷的构造特征复杂,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过程不清,制约了该区石油地质条件研究的深入。在该区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茫汉断陷的主干断裂及构造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茫汉断陷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茫汉断陷内断裂发育,其中茫汉断裂和德胜断裂是控盆断裂,乌拉斯台西断裂包格特断裂控带断裂;茫汉断陷具有"两洼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北部次凹具有西断东剥的箕状断陷构造特征,而南部次凹具有东断西超的半地堑构造特征;茫汉断陷的构造演化过程经历了裂陷期(义县组沉积时期)、断陷期(九佛堂组-沙海组沉积时期)、断坳过渡期(阜新组沉积时期)和坳陷期(泉头组沉积时期-至今)4个演化期次。  相似文献   

17.
杨辉 《中州煤炭》2016,(11):160-163,168
常规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单一,解释中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二维化解释,既费时又费力,还受到解释人员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利用地震数据中丰富的数据信息,解释中还往往造成对小构造的遗漏,解释结果不能客观反映真实的构造特征等问题。对以往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进行改良,提出体解释方法,首先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数据体进行浏览,确定不同于常规Inline和Crossline线的主要构造解释方向;其次利用层位约束下的各种属性体对小构造进行解释,如方差体、蚂蚁体、局部构造熵等;最后剔除构造假象后,得到最终的解释成果。这种体解释方法不仅提高了解释工作的效率,减少了人为的主观因素,还提高了解释精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金凤煤矿二、四分区已有的地震勘探资料,通过踏勘和理论分析论证,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对本矿区三分区实施了三维地震试验方案,采用地震解释组合体软件(IESX)、可视化软件(GeoViz)以及地质绘图软件(CPS3)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认为T12、T15、T18波主要是由十二、十五、十八号煤层引起的复合反射波,连续性好,易连续对比追踪。通过三维地震异常解释断点160个,解释断层12条,其中正断层11条;异常显示煤系地层总体形态为背斜构造,轴部位于勘探区中部,背斜构造轴向NNE转近NS,东翼较陡,西翼稍缓。因此,通过对三维地震勘探可有效解释矿区褶皱、断层构造、煤层深度、起伏形态等特征,可为矿井开发建设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葛泉矿东井研究区,原常规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在煤矿实际开采中表现出对小断层识别能力差、准确度低的特点。而随着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矿方对小构造的勘探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地震属性方法、理论的发展和多种交互解释软件的开发应用,地震属性技术在煤田构造精细解释中有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对研究区老三维数据体的滤波、去噪处理后,提取了对小断层敏感有效的相干体、曲率体、分频体和蚂蚁体成果,经过与相关地震地质资料的结合,提高了在常规地震剖面解释中容易遗漏的小断层的解释精度,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矿业科学技术》2001,29(1):47-52
一种新的4t阶正交拉丁方构造的图表示被本文和者发现,本文把16阶正交拉丁方的图解法构造作为4t阶正交拉丁方构造的典型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