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实物地质资料岩石薄片的利用价值、鉴定弊端阐述与研究现状的简介;指出了开展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字化意义的重要性;着重论述了岩石薄片照相的常用方法技术思路、流程和工作方式,指出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工作设想。探讨了图像采集后形成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据管理,其成果产品可服务于地质及相关行业生产、研究和大专院校教学、地学科普等。  相似文献   

2.
岩石铸体薄片鉴定与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铸体薄片鉴定与显微图像分析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技术,为促进这项特色技术在辽河油田的成熟应用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辽河录井地质检测中心开展了岩石铸体薄片鉴定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对一些典型岩石铸体薄片显微图像资料的介绍,与地层岩心常规分析资料、开发试验资料相结合,进行了综合应用,提高了对岩石薄片显微图像资料的认识和对该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了岩石铸体薄片鉴定与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岩石薄片全幅面采集(简称薄片面采集)是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把岩石薄片显微信息全部真实的、完整的采集下来,达到长期保管保存的目的,提供原始信息服务。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简称实物资料中心)进行的薄片面采集技术的研究,起始于2010年岩石薄片显微图像采集之初,在地调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从实践出发,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思路开展工作,于2016年初见成效,是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提取技术方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传统岩石薄片图像采集是在观察薄片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虽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也有观察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不能反映出整张薄片的性质。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开展的全幅面采集,是对岩石薄片整张全自动采集,包括自动移动、自动聚焦、自动拼接等,图像采集过程区别于常规显微图像采集方式,是实物薄片信息采集、保存、分析的革命性新方法,满足了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采集到的图像还适用于薄片矿物分析、粒度分析及回溯性鉴定、专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传统岩石薄片图像采集是在观察薄片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虽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但也有观察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不能反映出整张薄片的性质。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简称实物资料中心)开展的全幅面采集,是对岩石薄片整张全自动采集,包括自动移动、自动聚焦、自动拼接等,图像采集过程区别于常规显微图像采集方式,是实物薄片信息采集、保存、分析的革命性新方法,满足了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采集到的图像还适用于薄片矿物分析、粒度分析及回溯性鉴定、专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显微镜利用紫外光或蓝光在正交光下观察井壁取芯或钻井取芯样品制作成的岩石薄片,可准确判断泥岩、油页岩的裂缝和裂缝进水程度,而岩层构造裂缝和泥岩、油页岩受注入水浸泡引起体积膨胀是造成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录用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可以准确判断套管损坏位置,为准确预防套损和修复套损位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通过对钟祥累托石粘土岩大量、系统的岩石薄片鉴定及岩石类型的研究,发现其富变余火山玻屑及火山灰球,结合宏观地质特征的研究,得出其矿床成因归属火山—沉积矿床大类中的沉火山碎屑矿床亚类的结论。这对于远火山喷发区、岩浆岩分布不广、属于正常沉积矿区的地质找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重要部位,出露大量古生代花岗岩体。苏左旗准和热木音苏木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其北部分布大量的钾长花岗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钾长花岗岩、角闪钾长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形成于晚石炭世。依据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野外地质踏勘、剖面测量和区域地质填图等方法,通过对钾长花岗岩进行样品描述、岩性薄片鉴定,确定该区岩石类型及其岩相学特征。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讨论了钾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区内钾长花岗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从显微CT技术基本原理角度,分析了显微CT技术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及渗透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直观、精确、无损地对钻孔岩心进行透视扫描、定量分析,鉴别岩石性质、矿物成分、量化岩石中孔隙发育情况,动态地显示重建后的透视投影数据,清晰地呈现出岩心内部微观结构和储层中油气运移规律,直接获取岩心有关储层物理特征数据,并模拟出所称岩心的3维立体模型。该技术非常适用于油气勘探开发过程,直观储层性质的变化规律,必将在石油地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加大该设备的引进与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以阜东斜坡韭菜园子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岩性观察、岩石薄片镜下鉴定等岩石实验分析手段,对韭菜园子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岩石岩屑含量高,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局部地区沸石、方解石含量较高;韭一段及韭二段主要发育冲积扇,以辫状水道沉积为主,物源来自南部的博格达山及北部克拉美丽山,沉积具有南北混源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伴随国内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采矿业及有关行业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岩矿分析鉴定是实施各类地质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拥有很关键的指导性功能。为了有效开展矿产资源的相关勘查工作,研究者需要探究地质岩石矿物的成因、规律与分布特征等。于是,采取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很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地质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拥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CT图像处理技术的岩石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更社  刘慧 《煤炭学报》2007,32(5):463-468
以岩石材料的CT图像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CT扫描图像资料中的信息,提出了一种CT图像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数字图像增强技术实现了CT图像的伪彩色增强,并根据数字图像灰度直方图技术分析岩石损伤演化规律,不仅从视觉上可直观地观察到岩石的损伤演变情况,而且可准确、定量地分析损伤演变过程;然后根据数字图像分割技术提取岩石中的空隙、裂隙和岩体颗粒,获得CT图像的真实细观结构,准确地描述了岩石材料内部介质的空间分布;结合损伤理论定义了以损伤面积作为损伤因子的损伤变量,损伤变量与偏应力间的曲线关系符合岩石损伤演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煤岩测试标准方法存在速度慢、效率低、测试主观性强、对操作者技术素质要求高等问题;由于过分追求测试速度,同时在鉴定原理和自动调焦技术等方面存在缺陷,现行煤岩自动测试方法的精度难以满足实际要求;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测试结果不能追溯的问题。根据目前显微数码照相机、自动载物台和图像分析等技术发展现状,笔者分析了实现煤岩自动测试的系统内外部可用资源,提出了基于显微图像采集技术实现煤岩自动测试的技术路线,以及实现煤岩自动测试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塔河油田2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奥陶系地层发育、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研究,查明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改造的根本原因,应用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碳酸盐岩矿物同位素分析技术手段,得出该区奥陶系岩石薄片溶孔壁存在氧化特征及陆源碎屑;填积物阴极发光为桔红色等指示强氧化形成条件;碳酸盐岩矿物同位素指示大气水介质作用;综合分析得出海西早期奥陶系岩溶环境为开放系统的陆壳大气水渗滤到地层形成的岩溶改造环境。应用地震单井资料恢复了该区奥陶系顶界面的岩溶古地貌,结合岩溶地形特征,认为该区洼凼北部岩溶缓坡附近泄水改造区域为油气矿产资源聚集最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5.
最近,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在湖北省随州市附近上第三系地层中首次发现凹凸棒石,并经油浸薄片鉴定、Ⅹ光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以及单矿物化学分析等多种测试方法所证实。现将该矿物初步研究成果报导如下: 一、凹凸棒石地质产状随州凹凸棒石产于上第三系凤凰镇组,该组岩性上部为含砂粘土石灰岩夹膨润土,中部为方解石化隐晶质白云岩,下部为隐晶质白云岩。含矿岩石主要为隐晶质白云岩,上覆紫红  相似文献   

16.
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系统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孝忠  张群 《煤炭学报》2019,44(10):3085-3097
煤化程度和显微组分组成决定着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和显微组分的煤岩自动化测定,不仅可以减少传统人工测定产生的差异,而且速度快、效率高,使煤岩测定结果应用于煤炭分类、煤炭加工利用等领域成为可能。国内外在煤岩自动化测定方面开展过大量研究工作,实现了镜质组反射率自动测定。但是由于煤岩显微组成和煤化程度影响的复杂性,显微组分的自动识别和图像分析测定仍然面临诸多难题。针对以上问题:①研制了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硬件平台,具有显微镜自动聚焦、自动扫描和显微图像自动采集三大功能模块,建立了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工作流程;②开发了显微图像去噪预处理技术,可实现黏结剂与壳质组有效分割、受下方煤颗粒反射影响变亮黏结剂等的有效剔除,形成了基于Prewitt算子的煤岩显微组分假边界图像剔除技术;③开发出基于K均值聚类的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分割和识别技术;④形成了烟煤的煤岩显微组分组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应用本文研发的技术,对我国不同变质阶段烟煤的代表性煤样进行煤岩显微图像自动采集和显微组分组自动识别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国内资深煤岩专家人工鉴定的标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45个样品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的极差平均值分别仅有2.3%,2.3%,1.5%;按照国家标准GB/T 18510—2001给出的准确度分析方法,获得3个显微组分组的统计量t_ct_t。  相似文献   

17.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是在荧光显微镜技术基础上结合扫描成像系统发展起来的录井解释评价技术。主要依靠图像解释人员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描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发展为定性描述与图像特征参数结合应用。但是,由于石油中只有芳烃及部分非烃发荧光,而饱和烃和沥青质成分基本不发荧光,因此,对于中央坳陷区齐家凹陷齐家向斜北部(以下简称齐家北)地区的高台子和扶余油层原油饱和烃含量高的特点而言,该技术存在局限,对流体性质判断有偏差,为了解决此技术难题,结合反映原油丰度及流动性的岩石热解评价技术,有必要对荧光显微图像解释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我国发现不少次显微金矿床,对次显微金的存在形式与选冶性能的关系正在深入研究,这对我国黄金生产将会有所推进。一、地质概况含金岩系为一套碎屑沉积的砂岩、粘土岩及粉砂岩,岩石碎屑的滚圆度都很差,矿物成份比较简单,主要是石英、粘土矿物、碳酸岩矿物、黄铁矿、磁铁矿,少量钛铁  相似文献   

19.
岩石CT研究是岩石力学的热点课题,岩石CT图像可以直观反映出岩石断面的全部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岩石断裂的机理,提取岩石CT中裂纹、孔洞等信息特征显得至关重要。应用VC++开发岩石CT图像处理程序,并应用VC++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岩石CT图像中的重要信息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岩石细观损伤演化过程提供了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井构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在矿井地质构造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煤层流变和煤体显微构造、构造煤结构-成因、构造定量评价、构造预测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剖析了制约矿井构造研究的一些认识误区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矿井构造学科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出构造理论创新和提高中小型构造的预测精度与准确性是矿井构造研究取得突破的两大方向.地质与物探结合、地面探测与井下探测结合、探测技术与地质条件结合、构造精细研究和综合探测配套技术结合、培养地质与地球物理复合型人才是矿井构造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