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Planning》2015,(5):737-739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针灸、方剂药浴、康复锻炼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仙灵骨葆胶囊,4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膝关节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疼痛的缓解时间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8):131-134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骨折术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联合热敏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和疼痛消失时间以及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疼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4.1±2.1)d和(34.1±3.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3±3.8)d和(49.5±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为(0.32±0.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0.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热敏灸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8):1132-113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折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中医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肿胀消失时间,术后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四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肿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四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同时能够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进程,缩短肿胀消失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明显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四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5):126-128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处理技术指导对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术前静脉滴注)和研究组35例(术前中药外敷),两组均行MSCT处理指导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前8、12、24 h的肿胀缓解情况及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前8、12、24 h的肿胀缓解率分别为37.14%、74.29%、97.14%,均高于对照组的12.50%、37.50%、62.50%(P<0.05);研究组术前8、12、24 h的VAS评分、术前准备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治疗配合MSCT后处理技术指导在跟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伤口肿胀程度,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令患者痛感减轻,加快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9):154-156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在治疗顺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产科住院部收治的56例顺产后出现会阴伤口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缝合术、缝合线头拆除后常规碘伏消毒后应用云南白药粉剂,对照组仅采用会阴常规缝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和会阴伤口肿胀、疼痛和愈合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伤口治愈率100%(2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伤口平均愈合时间(5.19±2.1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4±4.03)d,且甲级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乙级愈合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观察组均无疼痛、肿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治疗顺产后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满意,能够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提高甲级愈合率,减少会阴伤口愈合期疼痛和肿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3):8-12
目的:探究镍钛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镍钛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术后3个月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愈合程度(AOFAS评分及VA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4.9±1.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1.1)周(P<0.05)。观察组39例完全愈合,对照组32例完全愈合,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8例(P<0.05)。观察组AOFAS评分为(94.36±5.27)分,对照组为(87.10±6.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0.87±0.25)分,对照组为(1.42±0.4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行镍钛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外固定治疗,并发症较少,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体成形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椎体成形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予以西药补钙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续骨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X线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改善患者骨折红肿、疼痛等症状,加速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0):93-95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护理缓解输液性静脉炎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输液性静脉炎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硫酸镁湿敷)、治疗组(中药外敷)各3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比较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总有效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护理缓解输液性静脉炎临床症状的效果明显,较单纯应用硫酸镁湿敷优势明显,能使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探讨骨康胶囊辅助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周,骨康胶囊能够增加血清中PICP、BGP、OPG、ALP水平;骨康胶囊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强手术后关节功能。康胶囊辅助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促进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发生严重肿胀及疼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5):108-109
目的:探索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可行性以及对预后的积极作用。方法:2014年8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肘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12.14±1.31)周vs(14.35±1.43)周,P<0.05];观察组肘内翻(0 vs 6.13%)、肌肉萎缩(1.27%vs 8.86%)和关节僵硬(1.27%vs 10.13%)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疼痛、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稳定性相当(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96.8±6.6)分vs(90.2±6.3)分,P<0.05]。结论:对肘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恢复肘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骨折后肿胀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对症加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肿胀消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后肿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0):39-42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治疗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4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0例,行PCCP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40例,行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愈合时间、并发症,测量髋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P<0.01)。(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部分负重时间[(5.1±2.0)vs(89.4±32.5)d]、完全负重时间[(2.1±1.5)vs(6.9±4.4)d]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第1天[(7.1±2.3)vs(8.3±2.9)分]、第1周[(6.4±1.8)vs(7.6±2.5)分]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相比,PCCP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且PCCP内固定更牢固,疼痛缓解更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22):75-7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在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混合痔剥内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采用中药煎剂(大黄、芒硝、黄柏、苦参等)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6.58±1.42)d、肛缘水肿消失时间(7.86±2.14)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49±2.36)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而且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1):19-22
目的:观察应用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骨密度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再次骨折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评分分别为(12.14±1.38)周、(89.42±4.82)分;对照组分别为(13.86±1.76)周、(88.54±4.5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骨密度平均为(0.728±0.13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42±0.138)g/cm2,且治疗组术后1年与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与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骨折发生率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唑来膦酸能明显升高患者骨密度,预防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9):30-31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配合接活跌打膏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为治疗组(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配合接活跌打膏外敷治疗)、对照组(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进行治疗,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治疗后12周随访,治疗组疗效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优良率8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及肿胀,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7):109-110
目的:探讨中医方法对于胫、腓骨骨干双骨折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干双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复位后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施行骨牵引和中医正骨手法后利用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0%,试验组疗效明显有云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方法在胫、腓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1):37-3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对踝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联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Baied-Jackson踝关节评分、Mazur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Baied-Jackson踝关节评分、Mazur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
目的:观察中药骨伤液湿敷治疗闭合骨折的骨折愈合程度、消肿止痛等预后情况。方法:选取闭合骨折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单纯运用西医方法治疗的20例闭合骨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骨伤液湿敷的2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疼痛感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等数据。结果: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疼痛感消失时间等均明显长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合骨伤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在单纯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骨伤液湿敷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疼痛感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5)
目的研究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中合并的内踝骨折、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陈旧踝关节骨折脱位且有完整随访者52例,其中47例接受重建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5例接受保守治疗。根据有无内踝骨折、有无后踝骨折、有无下胫腓联合损伤进行分组,分别分为有内踝骨折组、无内踝骨折组;有后踝骨折组、无后踝骨折组;有下胫腓损伤组,无下胫腓损伤组。全部病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系统)评估疗效(术后1年),分别进行AOFAS评分的统计分析,探讨内踝骨折、后踝骨折和下胫腓联合损伤三个因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骨折平均随访35.6个月(13~60个月)。4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再次脱位。其中内外踝切口皮缘坏死共4例,对症处理后均愈合。有内踝骨折组AOFAS评分77.5±10.7分,无内踝骨折组AOFAS评分82.1±8.3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后踝骨折组AOFAS评分75.4±12.7分,无后踝骨折组AOFAS评分82.1±6.1分,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组AOFAS评分77.8±10.6分,无下胫腓联合损伤组AOFAS评分82.2±8.2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内踝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与否对预后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合并的后踝骨折影响患者的功能愈后。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4)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每组30例,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Mazur量表评分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12例,良14例,可3例,整体恢复优良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及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13.1±2.1)周、(4.8±1.3)月,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