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6):95-96
目的:调查祥云县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为相关政府部门实施进一步改水降氟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各自然村的东、南、西、北、中每个方位采5份水样,水样分布于山区和坝区,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氟含量。结果:我县1300份水样,其中7份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超标范围在1.0mg/L~3.68mg/L。结论:山区水源水氟含量低于坝区;祥云县各村生活饮用水源含氟量适合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2.
中山市拥有较丰富的饮用水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较好,但其所暴露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为摸清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现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中山市六个典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山市河流型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要求,水库型饮用水源地受到轻度污染,属于中营养状态。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4.11"自来水苯污染事件暴露了兰州市供水系统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兰州市自来水供水系统存在的风险,并对新水源地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认为未来兰州市新水源地可以替代现有的地表水源地,现有的地表水源地可作为未来的第二水源。一、"4.11"自来水苯污染事件2014年4月11日,兰州自来水公司[全称兰州威利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μg/L,后升高至约200μg/L,超出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苯含量最高标  相似文献   

4.
生活饮用水和瓶装饮用水的细菌内毒素活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4月—5月对北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和市售瓶装饮用水进行样品采集,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定量检测内毒素活性。北京市3个水源水的内毒素范围为21.3~68.2 EU/mL。北京市A水厂进、出水内毒素分别为11.2、4.1 EU/mL,水厂的整个处理流程对内毒素的去除率达63%;此外,A水厂的出水中均未检出异养菌和菌落总数(平板计数),说明水厂处理流程对水中微生物的控制效果有效。北京市城区12个管网末梢水的内毒素范围为0.1~9.1 EU/mL。市售的9种瓶装饮用水内毒素范围为(<0.004)~16.0 EU/mL。与国外相关报道相比,北京市水源水、水厂进出水和管网末梢水中内毒素范围明显偏低,瓶装饮用水中内毒素污染水平和国外相关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8种亚硝胺化合物的方法。方法水样中加入内标物,用椰壳炭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净化和浓缩,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 8种亚硝胺化合物在(10~250)ng/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0.998),方法检出限在(1.26~3.00)ng/L,定量限在(4.20~10.0)ng/L。水样低、中、高浓度亚硝胺化合物加标的回收率为78.6%~11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0%~11.1%。本方法对水源水、末梢水进行测定,结果满意。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8种亚硝胺化合物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原水pH值为6.5~8.5的条件下,采用常规的生活饮用水净化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原水中投加高盐基度(≥85%)的聚氯化铝(PAC)混凝剂,投加量控制在1.0~5.0mg/L(以Al2O3计),控制沉淀水浊度在1.0~3.0 NTU、滤后水浊度≤1.0 NTU,可使净化后饮用水中的残留铝含量在0.05~0.11 mg/L,明显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铝含量限值(0.2 mg/L),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与其他铝盐混凝剂相比,采用高盐基度PAC混凝剂净化生活饮用水的药剂成本更低,有利于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预氧化和强化混凝方法处理Sb、As和Ti质量浓度分别为20,25和20μg/L的模拟水源水。经过分析得到最佳的综合处理条件为:高锰酸钾投加量0.50~1.00 mg/L,次氯酸钠投加量1.00~1.50 mg/L,聚合硫酸铁投加量30 mg/L,pH值6.0。将该方法应用到受污染的饮用水水源(Sb≤20μg/L、As≤25μg/L、Ti≤0.20μg/L)常规处理工艺中,Sb、As和Ti的质量浓度分别由原来的16.2,8.1和0.15μg/L降至3.9,2.8和0.06μg/L,去除率分别为75.9%,84.5%和60.0%,该方法可为应对饮用水水源污染突发事件采取经济可行的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
目的调查东北某地水源水及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状况,为提高饮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5年夏、秋两季,分别对东北某地的水源水和生活饮用水进行采集,共计92份,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8538-2008)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测》(GB 4789-2013)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3项卫生微生物学指标和大肠埃希菌O157﹕H7、沙门菌、志贺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4项病原微生物学指标。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和《Protocol for Developing Pathogen TMDLs,First Edition》(USEPA,2001)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其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者则判定为该份水样不合格。结果经消毒处理的水、自备井水、水源水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20.00%、95.45%和54.00%。其中,自备井水污染尤为严重,不合格样品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最高浓度分别为5 600 MPN/100 m L和344 MPN/100 m L,是造成水样不合格率较高的主要因素。三种不同来源的水样三种微生物间相关性各异,可能与各自的生存环境有关。在水源水中检出1株以色列沙门菌和2株肠沙门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其它三种致病菌在所有水样中均未检出。另外,该地区丰枯水期水源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2;P=0.002),经消毒处理的水和自备井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丰水期和枯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存在水源受粪便污染风险,应加强饮水微生物监测,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盐城市城西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例证,介绍了盐城市吸取"2.20" 突发性污染事件的教训,将饮用水源保护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硬化减排措施、推进治污工程、发展生态经济、打造清水走廊、新建生态湖泊和强化组织领导等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成功实践,阐述了真情服务市民是目的、政府铁腕治污是动力、部门通力协作是基础、企业自觉行动是关键和社会广泛参与是保障等五点启示,对各地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目的了解云南省居民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分布及高氟暴露情况,为政府决策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在云南省25个县所有乡(镇)及所有行政村居民主要生活饮用水中抽取1份末梢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05.5-2006,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氟含量,以水氟含量超过1.2 mg/L判定为不合格。结果25个县共检测水样3 884份,中位数为0.069 mg/L(0.000~15.260 mg/L),7份水样水氟含量超标,水氟含量≤0.25 mg/L的村占比以滇西最高(98.27%)、滇北次之(97.82%)、滇南最低(85.93%),水氟含量各县不全相同(H=767.32)、地表水高于地下水(H=1 498 317.00)、流行区高于非流行区(H=316 8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水氟含量分散式供水与小型集中供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 523 279.50,P>0.05)。结论云南省绝大部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大部分地区水氟含量过低且呈片状分布,部分地区高氟水呈局部点状分布,高氟暴露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