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6)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重组协议订立阶段,针对目标资产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首次公告使得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高的短期市场超额收益;并购重组活动完成后的3年间,目标资产存在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在长期市场绩效上同样表现得更加抢眼,但才财务绩效上却与目标资产不存在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并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说明,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得到了资本市场较多的认同与肯定,但从长期财务绩效来看,业绩承诺的价值创造能力尚待进一步证实。本文的发现对投资者、收购活动参与各方及监管层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企业面临的机会、挑战也越来越多,有不少企业因外部环境或者自身的种种因素,导致盈利能力降低甚至发生亏损,并出现资不抵债等情况。债务重组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及公司的未来发展,上市公司应如何利用债务重组改变自身的困境,投资者及债权人应如何识破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债务重组粉饰其财务报表。本文通过以ST中华A公司为例,针对重组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解析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2)
2006年我国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中对债务重组重新进行修订,其中将公允价值计量再次引入债务重组,以保证企业债务重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但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对引入的公允价值在计量规范性、会计科目确认等方面未制定明确的规定和原则,导致企业在债务重组尤其是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往往出现会计科目混淆、资金时间价值处理缺失、重组收益及损失实际计量不当等问题。因此,本文对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下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提出修改建议与现行准则进行案例解析和对比,以期为类似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6)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历经1998年、2001年和2006年三次变革,学术界就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研究侧重点完全不同,国内债务重组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盈余管理,较少研究债务重组后公司绩效的变化,希望能够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4)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证券市场2012年上证A股中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并购重组中是存在内幕交易行为的,内幕交易行为损害了证券市场秩序,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内幕交易行为提出了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会计准则已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规定新会计准则体系执行时间为2007年1月1日,并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同时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原准则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对债权人、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极大。认真分析研究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后的差异,对于今后顺利推进债务重组,无疑是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ST公司的不同重组选择方式会对其脱困后的业绩水平产生影响。放弃式重组在脱困当年、脱困后第1至2年的业绩最好,内部重组在脱困后第3至5年的业绩水平最高。放弃式重组获得最高水平的中长期脱困业绩,内部重组获得居中水平的长期业绩,支持性重组则获得了中等水平的中期业绩和最低水平的长期脱困业绩。因此,ST公司确定重组脱困策略时应分析困境形成原因,明确重组目的,选择合适的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大。而法律的一些漏洞使得一些业绩差强人意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控利润、规避退市。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手段为:利用补充资料形式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利用关联交易、非货币性交易转移、粉饰利润;利用减值准备、会计差错更正法操控盈利;利用债务重组虚拟资产收益。这是由于原制度退市标准单一、过分在意公司亏损状况、没有建立转板机制、退市配套机制缺乏等导致的。而新规出台,对加大退市力度和建立退市配套机制这两方面完善,使上市公司无法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规避退市,这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提高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改变市场长期"该退不退"、"退而不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4)
我国的内幕交易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对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危害极大。文章通过构建监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演化博弈模型发现,当上市公司进行内幕交易的收益大于不进行内幕交易的收益、监管机构监管成本过高或对进行内幕交易公司处罚力度不够时,内幕交易行为必然发生。要遏制和消除内幕交易行为,不仅要加大对发生内幕交易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还需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等多方面下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2)
本论文结合描述性统计、财务指标与案例研究,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效果,提出规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