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姜涛  李军  巩小雄 《断块油气田》2008,15(3):105-107
吐哈油田属低压、低渗和高气油比油田。经过前期高速开发,低压、高气油比特征更为突出,造成油井在进行作业时压井液倒灌而严重污染地层,使措施无效甚至返效。针对以上难题,通过补层一转抽不压井一体化管柱技术的研究,研制了井下控制工具、芯筒打捞工具、螺旋式防砂气锚,改进了射孔工艺。成功解决了油套环空和油管内部的密封、射孔和不压井作业一体化等问题。现场试验取得成功。实现了补层和转抽全过程的不压井作业,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效果显著,并在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压油气井压井作业易造成地层污染,导致油气井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到施工前的产能状态,不利于油、气井求产。通过分析不压井作业工程参数,使用不压井作业设备下入水力泵排液测试管柱,只要压力在额定压力之内,即可进行不压井作业下水力泵排液。通过4井次不压井作业现场应用,及对2015年、2016年水平井施工动态数据的收集整理发现,使用不压井作业后,从钻完桥塞开始放喷至下完水力泵排液管柱的平均时间由904 h缩短至190 h。水力泵排液测试中的不压井作业技术可有效减少地层污染,缩短施工周期,是未来测试地层产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低压油井泡沫冲砂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低渗透率油田油气井开发进入中后期,地层压力下降,一些井出现了井筒静水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的情况,在修井冲砂过程中若采用常规水基冲砂液,则会大量漏入地层,使冲砂液不能建立循环,冲砂无进尺。同时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地层伤害。为此,研究开发了泡沫冲砂新技术,该技术适用于低压油井低伤害冲砂。文中介绍了泡沫冲砂液的密度、黏度、携砂性能、泡沫稳定性、与储层流体的配伍性等,考察了该技术在低压油井的现场应用效果,证实该冲砂液静液柱压力低,携砂性能好,在吐哈低压油井的压井作业中,效果良好,对地层伤害小,有利于低压油井冲砂作业后的产量恢复。  相似文献   

4.
抽油井不压井工艺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立  李军  许云春 《油气井测试》2007,16(3):66-67,69
吐哈油田地层压力低,层内脱气造成抽油井气液比上升,出现了大批的低压、高气液比抽油井,针对这类油井维护作业地层易污染、产量恢复周期长的问题,开展抽油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共完成有杆泵不压井检泵26口、自喷井不压井转抽作业5口,成功解决了油套环空和油管内部的密封问题,避免了外来液体大量漏入油层,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对地层无损害。  相似文献   

5.
江苏油田的部分油井存在油管短路、地层高压低渗、漏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压井作业困难,并且压井作业过程中的井控与环境污染风险较大。为了进行不压井检泵作业,同时缩短检泵之后的产量恢复周期,进行了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并研制了不压井作业装置。为解决起下抽油杆过程中的防喷问题,改进了抽油泵底阀结构,该结构可实现起下抽油杆过程中油管不带压、无溢流,并保障起下油管过程中的井控安全。该技术在江苏油田现场应用9井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螺杆泵举升工艺技术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跃进二号油田为疏松砂岩油藏,地层出砂是影响油田开发生产的主要难题,油田在开发初期,采用机械、化学防砂技术有效地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减缓了油田产量的递减。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油田开发力度加大,油田综合含水逐年上升,地层出砂愈来愈严重,防砂措施效果不断变差,防砂井有效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有杆泵举升工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鉴于跃进二号疏松砂岩油藏长期以来受出砂影响,防砂卡泵适应性逐年变差,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实际问题,结合近几年螺杆泵采油技术应用日趋成熟且在含砂井有很强适应性的技术优势,因此开展跃进二号油田螺杆泵采油技术先导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不压井作业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彦立 《吐哈油气》2005,10(4):326-330
不压井作业技术是解决低压油井由于作业过程井漏造成产量恢复周期长的有效工艺。吐哈油田先前重点攻关解决了杆式泵抽油井不压井作业和自喷井转抽的不压井作业问题。针对管式泵不压井作业、气井不压井作业、水井带压不压井作业技术等问题,提出了针对低压油层的系列的不压井作业技术工艺思路和对策,阐述了吐哈油田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存在问题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吐哈“三大”油田属低压低渗和高气油比油田,经过高速开发,低压、高气液比特征更为突出,造成油井补层后转抽作业压井液倒灌而严重污染地层,无效甚至返效。针对以上难题,吐哈油田开展了补层一转抽不压井一体化管柱技术实践和应用,在S3-231井现场试验一次成功并推广应用25井次,实现了补层和转抽的全过程不压井作业,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常规检泵修井作业前,为了保证井控安全和井口操作顺利进行,一般必须先压井,后作业,但对于低压漏失井,压井液会对地层造成污染、油井恢复期延长、含水上升和产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就是利用专用设备,解决起下作业中抽油杆和油管防喷、防窜以及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的难题。今年DY60183队采用可控不压井工艺,在陆梁完成了15口检泵井,施工速度快,只用了40d时间。还节约了一大笔泵车费用,完井后平均单井日产量提高1~1.5t。  相似文献   

10.
射孔下泵不压井作业一体化管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抽油井射孔后压井下泵作业存在的地层损害问题,研制了抽油机射孔下泵不压井作业一体化管柱。该管柱由双级油管柱、定位校深短节、泵座、封泵器、气锚、点火头、射孔枪和油管鞋等组成,特别适用于油田低压、敏感性储层油井补层作业需要。对于层间差异大、作业时易发生井涌甚至井喷的井,可有效保护低压层,并保证作业安全。这种管柱实现了射孔后不起管柱、不压井下泵作业,施工成功率100%,单井节省工时26h,温米油田12口井的现场试验均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雷电的形成与危害,并提出石油储运系统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深水油气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球未来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海洋深水区已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要地。相比于陆地和浅水区而言,科学技术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对深水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技术(地震技术和非地震技术)和开采技术(立管技术、开发井钻井技术及完井采油技术)发展现状的系统调研和深入分析,结合主要国际石油公司的发展规划、近年召开的国际著名油气会议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取得的试验成果,总结归纳出深水油气科技四大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ESD在石化装置的应用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论述了在某石化装置应用的EsD的软硬件组成,从实际应用分析ESD的功能及其可靠性,以确保生产装置出现问题、事故或潜在危险时使整个或部分装置停车,立即进入安全状态,隔离并减少连续的损失或避免事故的升级,达到保护装置、设备及人员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深井陆地钻机井架底座结构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目前4000~7000m陆地钻机常用的井架底座结构形式,指出中深井钻机井架底座的发展方向是液压缸起升、模块化设计、井架和顶驱一体化设计,与先进的钻机移运技术相结合,减轻质量、提高移运性、减少安装工作量和安装时间。并对发展我国新型液压旋升式井架底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举办的国际会议会展呈现了国际培训业界的最新培训发展趋势与最佳实践。结合2011年"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会议会展特点,思考对中国石化培训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保温管道预制成型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管道预制成型工艺技术的发展,对几种预制成型工艺技术进行了总结评价,指出了“一步法”和“管中管”预制工艺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应按工程应用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宜的保温预制工艺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结垢对于油气田开采、注水及排水工艺的实施危害极大。本文简要阐述油气田开发中硫酸盐垢的形成原因及防垢防垢技术,着重介绍硫酸盐垢防垢剂和除垢剂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清管器发射和接收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清管器发射和接收装置是油气运输管道清洗所必需的设备,其设计和制造质量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介绍了该设备的工艺原理以及快开盲板、高压液体进出口位置和过球指示仪位置的设计准则。对特殊部位的焊接和制造公差提出了要求。该设备已在海上钻井平台成功应用,并有200多台出口到国外。  相似文献   

20.
页岩油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井筒温度处于高温或者超高温状态,容易导致水泥环密封完整性失效,开展水泥石在高温及超高温下的力学特性和孔渗特征变化规律极为重要。对此,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条件下水泥石力学特性的变化,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分析了高温处理后水泥石破坏模式的变化,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于热处理后水泥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温处理后的水泥石试样,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增加,水泥石单轴压缩强度先增加、后减少。试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不断增加,其规律为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主要是因为热处理温度较低时,产生的主要是微、小孔隙且并未发生连通;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不断提升,部分微、小孔隙聚合成为中、大孔,且不同级别的孔隙之间出现连通,进而导致渗透率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对于页岩油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的保护以及水泥浆配方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