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环境设计》2011,(5):30-30
项目位于美国纽约,由格林姆肖于2008年建成+建筑面积21920m^2,摄影师PaulRlvera和PeterAaron。该项目位于一个陡峭的山坡上.是Rensselaer校园向西方的扩张。它服务于校园宗教和国际艺术团体。它提供了5种不同的场所:一个能容纳12000人的音乐厅一个能容纳400人的剧院、一个黑色的工作窒一个白色的工作室和一个舞蹈工作室除此之外.还有膏视频编辑设备、提供住宿的艺术家工作室和校园广播站。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0,(9):14-21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新建筑复合体的发展趋势,集中展现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在中国完成项目的设计全过程,并搭建一个建筑师互动交流的平台。本次展览品是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纽约工作室和北京工作室协力合作的成果.两地时差提供了24小时连续工作的可能,而最终实现了景观、城市与建筑融合为一体的卓绝设计。  相似文献   

3.
的确.Christopher Coleman曾在Macy的店面设计团队工作过.离开那里几年之后他才建立了Christopher Coleman Interior Design。但他不想做一个零售商。在纽约的Hudson附近过了无数个周末之后.他便决定在镇上的古董街开店。  相似文献   

4.
J.MAYER H建筑师事务所成立于1996年,创始人J.MAYER H.先生1965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在普林斯顿建筑学院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等任教。2003年,他获得MIES VAN DER ROHE新锐设计师提名。其主要作品项目有:波茨坦港区整体规划、西班牙塞维利亚的Metropol Parasol广场重建规划等;他的艺术作品也被旧金山市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5.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4):I0038-I0039
四层高的地下Croton水过滤厂是为纽约居民提供更洁净的饮用水而建造的。这是位于纽约市众多区中的第一个水处理工厂,建在布朗克斯.占地12英亩.工程需要挖掘73万立方米的土方。这个项目在2007年被一家由Skan.ska和TuIIv建筑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STJV获得.项目合同额超过13亿美元.是纽约市有史以来独家建筑商获得的最大建筑订单。像这样大的工程和有限的施工场地.STJV公司需要增添一些特殊的机械.其中就有一台最新购买的起重量为230美吨的特雷克斯HC230桁架臂履带起重机.用于工程的结构建设。  相似文献   

6.
设计动态     
《城市建筑》2014,(10):122-123
纽约哈德逊庭院开始建设哈德逊庭院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房地产开发项目.并且是目前纽约继洛克菲勒中心之后最大的投资计划。这个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位于市中心.包括了一个站台宽阔的铁路客站和占地约1133hm2的商业和居住区.其中将容纳超过100个商业单元、5000名居民,约5.67hm2的户外公共活动场地、一个大规模学校和一个奢华的商业酒店。经过周密的计划.地基工程.或者准确地说.平台工程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7.
典雅印记     
<正>Neal Beckstedt是纽约室内设计行业的后起之秀,他近日完成了一项位于纽约阿蒙克的房屋翻新项目。由于该案的业主是意大利人,所以房屋的室内设计融入了许多迷人的意大利风格元素,此外,Neal将所擅长的现代风格及其独特的设计美学也运用在了本案的室内设计之中。这是一个将古典与现代风格融于一体的典雅之居,里面涵盖了起居室、日光浴室、书房、餐厅、厨  相似文献   

8.
家庭烹饪     
在工作室的厨房里工作是件可悲的事情:昏暗隐蔽的房间里安置着一个迷你冰箱.调味汁飞溅的微波炉,空气中全是煮咖啡的味道,所有的一切都浸润在仿真的荧光灯氛围里。纽约杰弗里·比尔斯国际设计公司(Jeffrey Beers International)设计的场景让人感到陶醉。用设计师杰弗里比尔斯(Jeffrey Beers)的话来说,在他自己的大家庭的公寓里,该“中心”非常依赖于厨房。  相似文献   

9.
《景观设计》2007,(6):6-11
吴钢在这次访谈中表达了他的观点,他从林语堂先生的有关人类生活的本质谈起.最后以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生活的描述结束。他谈到.应该去真正地感知人类生活的本质.因为设计永远是为人,为生活服务的.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对于景观而言.吴钢的观点是“无设计”:对设计工作而言.维思平的核心观点是将建筑.规划与景观融为一体.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试图将建筑与景观之间的界限打破.强调二者之间的融合.对于环境而言.吴钢的观点是反映真实.力图使设计尊重并体现基地的原状。在访谈中.对话双方就一些具体项目展开了讨论.吴钢就如何将他的观点渗透于项目中.并主导这些项目的设计谈了他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国际信息     
,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11):140-141
路易·康设计的纽约公园38年后于近日开放 纽约的“四大自由公园”(Four Freedoms Park)的建设工作接近完成。这个长时间拖延的项目,由著名建筑师路易·康(Louis Kahn)在他临去世之前的1974年设计。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1934年生于纽瓦克,新泽西州,曾在康乃尔大学学习建筑。1959年到1963年先后在SOM事务所和M·布劳(Mascel Breuer)事务所工作,1954年在纽约独立开业,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一些私人住宅和一些公共住宅。他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是在1959年参加的“纽约五人”展览(其中还包括艾森曼和格雷夫斯。在此之后,由于他一直坚持白  相似文献   

12.
步入商界     
从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的StevenGambrel与大多数学生不同,他从来没有对解构主义和其他抽象的理论有多大的热情。他总是对人们如何在家中生活.以及他们如何收集各类家具.陈设物品以及纺织品感兴趣。毕业之后.他为纽约的TomScheerer股份有限公司和BilhuberandAssociates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回顾的回顾 《癫狂的纽约》首版于1978年发行,距今已经30余年。在《癫狂的纽约》一书中,作者库哈斯将自己定义成一个"影子写手"(ghost writer),他的工作是将纽约(更具体而言是曼哈顿)的发展历史重新挖掘和整理,而这样在时间意义上从后往前看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个"回顾式宣言"(retrospective manifestation)。  相似文献   

14.
39罗伯特·梅斯格是一个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设计者。自1973年以来,他就一直主管着他自己的设计公司。梅斯格认为他的设计风格几乎不受别人的影响,因为他从未被别人雇佣过。他倾向于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而且他认为这样的化费并不大。他憎恨什么?“奶奶辈的装饰。那种陈旧的室内装饰,只有你那已过世的上一辈才会那样做。”梅斯格出生于纽约并在那儿长大。他从纽约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附近从事过投资分析工作。多次的国外旅行之后,他的才能开始在装饰业上显露。他进入纽约室内设计学校学习,一边在古董公司工作,一边完成学业。他的作品经常发表…  相似文献   

15.
就在白溪小镇附近有一个小市镇,叫“慢江”。很喜欢这个名字.江水自流.却可以慢一点。容人驻留。负责白溪项目具体工作的主要领导之一孟总过去曾经在这里工作了大半年.天一黑,整个镇上只有他的灯是亮的,招惹来全镇的飞蛾.盖满了他的窗户。在那个时候.这些参与项目的设计师们却各自奋战在繁忙都市的角落里,  相似文献   

16.
《现代装饰》2012,(12):54-57
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设计公司SO—IL最近刚刚完成了一个办公空间的设计。这个名为Logan纽约分部办公空间属于一家业务跨越美国东西海岸的公司。此项目位于纽约SOHOZ中央区域某地标性建筑二楼的阁楼空间,设计师以Logan公司轻松愉悦的工作模式为背景,营造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并进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7.
Social in SoHo     
这块地方曾经是基督教会的成员——科学家们进行礼拜的场所.现在却成为了那些墨水爱好者的祭坛。SoHo的伍斯特街社交俱乐部(WoosterStreetSocialClub)不仅从事纹身的业务.而且还是OriginalMedia拍摄其电视真人秀节目”NYInk(纽约墨水)”的现场。OriginalMedia的执行总裁查理·考尔文(CharlieCorwin)说.他曾经设想过这样一个”当代的工厂.工厂里一些富有创意的人们和项目能够通过展览、剧本阅读和现场表演来实现不同品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安东来自委内瑞拉.其位于北京草场地的公司并不大,但他在中国却创造了多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在北京成立自己工作室的境外建筑师,也是第一个进入地产公司的境外建筑师。他最为人知的设计应该是长城脚下公社的红房子.其实.他也是SOHO现代城、建外SOHO等广为人知项目的幕后英雄。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在探索现代而中国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也许他的手法还不成熟,但他的实践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让北京的建设速度有些近乎疯狂.为了那一个个“地标性”的建筑.建筑师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在这个时候,是不是还会有人在一个不引入注目的小项目中投入心思.并沉浸其中?答案是肯定的。梁井宇就是这样一个人.而这个一度让他沉浸其中的项目.就是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相似文献   

20.
张晨 《家饰》2009,(7):84-85
多元文化熏陶下的何宗宪,已经成为一个越过地域限制的设计大师。当他不断承接豪宅项目的时候.他也在对其不断重新定义:香港人的豪宅.是在消费设计,享受设计.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