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开采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己高达80%。通过对运城市机井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机井报费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依法管理、严格控制机井超采地下水速度,保护地下水资源及水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丰镇市城乡生活用水以及工、农业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资源,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地下水超量开采的影响,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为使地下水资源得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地下水动态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境内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和国民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最为严重的区域,用水需求不断增大,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埋深大幅下降,形成了四大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和总面积6 763 km~2的地下水超采区。经研究分析,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大规模煤炭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破坏、河道宽度大面积压缩、岩溶泉严重破坏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志丹县由于地表水资源匮乏,目前全县用水均依靠地下水,由于前期肆意开采,导致地下水在2000年~2014年间地下水位埋深不断下降,严重阻碍了志丹县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目前地下水位已经处于平稳状态。通过分析志丹县地下水典型年份的监测成果,总结志丹县地下水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依据志丹县地下水目前治理情况总结地下水的治理经验建议,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度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成为一种共识。我国水利部门逐步建立了地下水监测站网,组织完成了地下水监测规划,实施了地下水监测规范,同时,一些先进仪器和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地下水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松嫩低平原与河北平原自然条件有一定可比性。河北平原开采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由于超采,形成浅层与深层复合型地下水漏斗;松嫩低平原主要开采深层地下水,因区域超采,形成深层地下水漏斗。由于浅层地下水开采少水位高,潜水蒸发量大,既损失水资源又导致盐碱灾害。因此应吸取河北平原经验教训,采取开采浅层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建设浅层地下水库,调节水资源,限制或禁止深层地下水开采。保障松嫩低平原尤其大庆及周边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格尔木市是青藏高原上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地下水资源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各大企业自备水源地的扩建,评价格尔木河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对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格尔木市中长期规划、水资源特征以及地下水开采情况,设定3种地下水开发方案:维持现状开采规模、按近期规划开采以及按远期规划开采。运用格尔木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对上述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水文要素变化情况以及水资源量,初步确定格尔木地区地下水资源有100万m3/d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8.
1太原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形势水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与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 ,也是影响整个民族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目前 ,太原市的水资源紧缺与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很大威胁。1 1水资源严重紧缺近年来太原市有效降水呈整体减少趋势 ,地下水位严重下降 ,一半以上的河流相继断流。目前整个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来维持 ,由于过量超采 ,致使地下水资源枯竭 ,地面普遍下沉 ,导致许多欲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被迫下马 ,居民供水紧张 ,许多住宅小区…  相似文献   

9.
四平市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概况及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征  杨恩 《吉林水利》1995,(12):23-2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四平市城市规模益壮大,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城市供水严重不足,地下水开采连年超采,目前已形成130.1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本文通过四平市区长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及工农业地下水开采情况,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出四平市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超采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同市是一缺水城市,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平原区。在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由于超采,出现了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中心地下水埋深愈来愈大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经济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此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区域水文条件,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近年来水田种植面积的迅猛增加,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因此充分调配、利用区域的地表水资源,合理地控制地下水的开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文章分析三江平原的地下水超采情势,并提出开发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引言随着泰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不断增加,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等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对如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和科学研究。2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水环境问题2.1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不断扩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泰安市不少地区地下承压水可喷出地表,如上泉、楼德泉群等,形成了许多泉群,涌水流量为0.5m3/s左右,自然景观优美,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目前这些泉群已遭到…  相似文献   

13.
浚县地处豫北鹤壁市,为农业大县,开发利用水资源主要开采地下水,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工农业生产,如何有效利用,科学开发地下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量和质两方面分析了阜阳市水资源现状,市区由于地表水受污染严重,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日趋严重。对未来供需水量作了预测,提出了解决阜阳市水资源缺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地下水污染现状山西省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的开采量逐年增加,到1993年地下水开采量已占到总供水量的70%。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出现了大范围的超采区,加之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引起地下水水质恶化。山西省地下水污染源主...  相似文献   

16.
长治市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在地表水资源奇缺的长治、长子、屯留、潞城等县 (市 )已成为主要水源。水量的多寡和水质的优劣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大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过量开采造成水资源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后果时有发生。目前长治市 13个县 (区、市 )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缺水或水质变劣等问题,据水文实测资料表明,全市地下水位每年以 0.5 m~ 3 m的速率下降。因此,长治市保护地下水资源和人工补给问题自然应提到重要议程。 1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意义   尽管地下水具有流…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海河流域由于上游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库的拦蓄,下游主要河道除汛期有少量洪水下泄外,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干河。工农业用水基本靠开采地下水,地下水利用量逐年增大,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特别是沧州、衡水地区地下水漏斗逐年加深加大,致使井灌成本不断增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针对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安全管理实践——以天津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现象明显。为了探讨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在综述国内外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具体措施经验的基础上,以天津地区作为典型地下水资源超采区和地面沉降区,深入分析地下水资源开采历史及现状,依据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划分出地面沉降地质环境问题演化阶段,概要介绍了天津市地下水水资源管理目标任务和法规建设,并着重论述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双指标控制、地下水禁限采区区划、地下水压采和水源转换、地下水资源开采许可以及加强地热水开采和回灌审查等一系列基于地面沉降防治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9.
沧州是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最缺水的城市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扩大、人口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深层水埋深已达95m,并以每年2m左右的速度发展。地下水漏斗不断扩大,漏斗形态已从单漏斗发展成复合漏斗,形成1.4万km^2(负10m水位线封闭面积)的漏斗群。地面不断沉降,目前沧州市已累计沉降2.236m左右。  相似文献   

20.
长武县区域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造成机井水量减少、报废,泉水断流、干涸等。通过调查及地下水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受煤炭资源开发影响,致使地下水网络断裂、漏失,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加上大量矿坑疏干水外排,以及无序和过量开采等是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要依据《水法》及《陕西省地下水条例》,研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谁破坏,谁负责,谁治理;加强地下水监测,科学合理开采;推广节水新技术,努力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