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电加热均热炉保温层脱落破损、炉门变形、炉门跑温严重、炉底钢板损坏、能源信息采集系统较为落后、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均热炉无水冷炉门及新型密封结构改造、信息化改造、优化生产等措施,解决了上诉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的初始刚度的有限元计算值与两边连接非加劲钢板剪力墙的理论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加劲肋和名义轴压比对于钢板墙的影响.分析了带边框构件的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构件破坏顺序和受力机制.对一个典型尺寸规格的单层带边框两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与一个对应边框尺寸规格的单层带边框四边连接竖向加劲式钢板剪力墙进行推覆分析,对比了两者的部分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MARC软件对角钢板坯进行了三维大变形模拟,分析了在辊弯成型过程中不同道次辊压所造成的角钢各部位应变的分布情况,揭示了角钢在成型过程中金属的变形规律,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的冷弯成型过程,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夹送辊作为中厚板滚切式双边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钢板的剪切质量,特别是纵向边部平直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常常出现钢板纵向边部的弯曲,即“跑偏”现象.为提高剪切质量,分析了双边剪夹送辊装置的主要结构特点,指出了常用机械装置的不足之处,设计了新型楔形块调整机构,并阐述了调整机构的用途、结构及操作方法.实践证明,应用该机构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可在生产中快速调整消除钢板的跑偏现象,快速地改善钢板边部平直度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1问题的提出焦炉炉门横铁一般采用铸钢制成,实际生产过程中,时常有横铁断裂现象。通常处理方法是利用备用炉门置换出横铁断裂炉门,将其送到炉修站离线更换新横铁。但焦炉结构和生产有其独特性,比如,刚装煤炉号发现有横铁断裂,此时不能置换炉门,只能采取绑扎断裂处、临时贴焊加固或支撑等措施,费时费力且  相似文献   

6.
冷轧超低碳搪瓷钢板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冷轧超低碳搪瓷钢板的成分特点及工艺要求,分析了钢板的组织结构及析出相,研究了冷变形对氢在钢板中扩散系数和穿透时间的影响。实际批量生产结果表明,以及超低碳为基础、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采用合适的工艺制度生产的冷钢板既具有优良的成形性能,又具有优良的抗鳞爆性能。  相似文献   

7.
中厚板淬火过程中冷却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NSYS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对中厚板淬火中的钢板变形进行热力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验研究对钢板冷却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量化方式研究了喷流形式(高压喷射流与常压管流)、上下喷嘴水比、纵向喷嘴分布间距(辊距)、钢板运行速度对钢板冷却变形的影响,为淬火过程获得平直板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慧  齐志新  王国栋 《宽厚板》2007,13(3):12-15
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软件ANSYS/LS-DYNA,对中厚板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轧辊直径、展宽比、延伸率等变形参数对轧后钢板平面形状的影响,得出了变形参数对钢板平面形状的影响规律。由模拟计算结果知:轧后钢板头部始终为凸形,而边部形状则随变形参数不同而变化,钢板边部由凹形向凸形变化的临界展宽比,将随轧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可以此计算结果为基础,研究立辊轧边及MAS轧制过程的变形特点,以改善轧后钢板平面形状。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热轧卷钢板轧制时,影响轧辊轮廓变化的诸多因素,建立了轮廓变化量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轧制过程因素变化进行分析。由于模拟得到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是不连续值,因此使用了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不同轧制条件下轧辊热变形状态。研究了按照生产量、工作辊磨损量预测轧辊形态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肖红亮  时捷  曹文全  雍岐龙  董瀚 《钢铁》2012,47(6):69-75
 利用51B式7.62mm手枪弹对不同强度和塑性的薄钢板进行枪击试验,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试验和数值模拟过程的钢板破坏形貌、背凸高度、残余弹丸长度等宏观形貌进行比较。结合抗弹过程中弹丸和钢板消耗的能量,分析了强度和塑性对钢板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两种钢板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差异较大,但其抗51B式7.62mm手枪弹性能相当。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模拟方法能够正确地反映弹丸冲击靶板过程。因较高强度钢板使弹丸变形消耗的能量大于较低强度钢板,塑性较好钢板本身变形消耗的能量大于较低塑性钢板,从而解释了两种钢板抗弹性能相当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