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麦弗逊悬架结构特点分析,结合某车型参数设计确定悬架的特性参数;在分析和确定车轮定位参数的基础上,运用CATIA三维设计软件建立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3D模型;利用运动学分析软件MSC SimDesigner对麦弗逊悬架的轮距、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等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架三维模型在车轮跳动过程中,车轮主要定位参数变化合理.  相似文献   

2.
依据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某SUV轿车双叉臂独立前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情况.从改善整车操纵稳定性方面,结合对标车悬架试验结果,对该悬架的硬点进行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提高悬架性能.总结了杆件布置对双叉臂悬架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为悬架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R-W方法,应用图论的概念推导出汽车斜置单臂悬架的运动学关系式;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及计算实例;分析了汽车单臂悬架运动过程中车轮倾角、轮距等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悬架结构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厂家反映的前轮异常磨损以及稳态转向特性中的过度转向问题,利用ADAMS软件建立麦弗逊悬架和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了麦弗逊悬架各定位参数和轮距随车轮跳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轮距的变化特性较为理想,但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特性和幅值不合理,将增加汽车的过度转向趋势和加剧轮胎磨损。  相似文献   

5.
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进化机制发展起来的随机搜索算法.基于ADAMS/Car的环境建立了某车前悬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了车轮平行跳动试验动态仿真分析,并用遗传算法对该悬架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为汽车悬架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中R-W方法进行机构运动计算,编制了汽车麦弗逊悬架转向机构转向误差计算机辅助分析通用程序,程序中把麦弗逊悬架和轴向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运动分析,考虑了汽车非平衡状态下的转向时,车轮跳动对转向误差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为麦弗逊悬转向机构设计提供了精确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车轮定位参数是悬架系统的一组重要参数,其设计的合理与否是悬架特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定位参数的合理变化范围和趋势,然后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某轿车具体的前悬架模型,通过仿真车轮跳动对定位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其变化的合理性及其不足,进而为汽车产品开发和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汽车前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DAMS/Car整车设计软件包建立了该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两侧车轮同向跳动"工况进行仿真,在ADAMS/PostProcessor后处理模块中分析了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参数变化对悬架性能的影响,总结出该型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优化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参数,使前束角、主销内倾角及转向角达到理想值。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dam s/Car预测悬架性能简洁、方便且经济,仿真结果可用于指导悬架设计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Adams/Car建立Hiper Strut悬架和麦弗逊悬架仿真模型,通过双轮同向激振仿真试验,对两种悬架的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束角和随车轮跳动产生的转向角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iper Strut悬架在整车操纵稳定性方面优于麦弗逊悬架。根据主销内倾角的定义,能够在无需改动悬架与车身(副车架)连接点的基础上,对Hiper Strut悬架的主销内倾角进行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设计效率,解决悬架的参数对悬架稳定性产生的不良影响,针对某轿车麦弗逊前悬架,应用动力学理论建立轿车的1/4悬架模型,进行车轮随机激励的跳动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别对悬架弹簧刚度、阻尼、前束角、前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悬架布置方案的优化较好地解决了模型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轿车双横臂独立前悬架数据,运用面向整车系统的数字化虚拟样机技术和大型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其三维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研究分析汽车运动中悬架随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价其悬架数据合理性。本文以某轿车双横臂独立悬架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同时利用该模型对其悬架运动特性参数进行分析,为汽车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I-DEAS软件对电动轿车车身进行强度分析中,解决了将动力学分析中所获得的边界条件向有限元模型中传递的问题.避免了对整车模型进行整体计算,显著降低了有限元分析对软硬件的要求,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AVYAG“三倾角”钻头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钻轴坐标系下的前刀面、后刀面的曲面方程和横刃的曲线方程,推导了主切削刃和横刃上任意一点的进给方向后角及主前角的表达式,并用I-deas软件实现了三维造型。  相似文献   

14.
A new kind of material cast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CPUE) is introduced to take the place of rubber on load-bearing wheel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load-bearing wheel dimension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structure of wheel flange is optimized by zero-order finite element method. A detailed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flange of load-bearing wheel is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o optimize structure of wheel flange. Its service life, which is affected by flange structure parameter, i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with those of prototype of wheel. The results of optimization are presented and the stress field of loar-bearing wheel in optimal dimension obtain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is demonstrate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PUE load-bearing wheel is feasible and suitable for the tracked vehicle and has a guiding value in practice of the weighting design of the whole tracked vehicle.  相似文献   

15.
某热电厂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前盘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少风扇磨煤机打击轮的判废或强度标准,只能凭借以往生产经验去决定打击轮的使用时间.但实践证明,按着这样使用寿命而退役的打击轮尚能继续使用,因而,研究打击轮强度分析方法和制定强度标准,对我国各热电厂安全生产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将意义巨大.应用有限元法,采用Super sap95结构分析软件和自行编制的数字接口软件GXLQJ,对风扇磨煤机打击轮前盘进行应力分析,计算结果将为打击轮强度分析和强度标准研究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1 CastPolyurethaneElastomersLoad BearingWheel  Asmacromolecularsyntheticmaterial,castpolyurethaneelastomers (CPUE)hasboththehighhardnessofplasticandhighdutyelasticityofrubber .Ithasgoodabrasionresistance ,hightearstrength ,greatextensibility ,widehardness ,butalso goodshockabsorption property ,lowhysteresisand greatcarryingcapacity .ThecarryingcapacityofCPUEtireis 6 - 7timesthatofthesamesizerubbertire[1,2 ] .Asoneofthekeypartsoftransmission ,load bearingwheelsnotonlysupportthewholewei…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斗轮机基础的计算模型选取,目前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基于不同计算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其结果导致配筋量超标,并成为目前斗轮机基础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辅于计算论证,证明斗轮机基础的计算模型属于刚性基础类型.在此计算模型上,对斗轮机基础设计计算进行了有关截面尺寸、配筋等方面的优化.通过不同分段长度下基础的基底反力、位移的数值分析,对段长优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所得到的结论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斗轮机基础设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弹性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通过测量弹性从若干个波源到达若干个接收器的时间,建立了探测如山体、隧洞、坝体等的某些内部结构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一种新型液压凿岩机防钎尾反弹缓冲装置的性能,得到了防钎尾反弹缓冲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依此编写了液压凿岩机防钎尾反弹缓冲过程的计算机通用仿真程序,最后以一个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齿轮零件失效分析的研究表明,由于齿轮零件失效状态因素的多重性及复杂性,为可靠解决汽车齿轮类零件失效分析中的模糊性问题,提出了模糊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