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数字电视共享技术的由来和原理数字电视共享是近年来兴起并流行的一种通过无线连接、互联网或局域网共享同一张正版卡来收看加密电视节目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个家庭有多台电视机,而只有一台机顶盒的问题,可以各自独立的收看节目,互不影响,同时还可以和你的亲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很多单位都铺设了局域网,这样就做到了各种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方便了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局域网通过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又可以在通信线路有限的情况下,让更多的计算机得以登陆因特网。我台的情况正是如此。作为节目录制部门的计算机,单位也要求我们并入局域网,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以适应新时期节目制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播电视业的繁荣和发展,各省市节目交流日益频繁,卫视节目因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而成为每个省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随着各省第二套节目上星工作的悄然开展,如何保证卫星地球站的安全播出质量,如何实现优质零秒的播出要求,是地球站的工作者们需要经常交流探讨的一个永久话题。地球站一个小事故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节目信号在全国的接收,因此,技术维护工作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人是个卫视爱好者,自从爱上卫视发烧之日起,就一发不可收,前几年玩免卡机,这几年玩插卡机。自从购买卡机后,我就开始买接收卡了,不说别的,光买卡用的钱就已达数百元。钱花了不少,却没学到什么技术。光买卡怎么能行?为此,本人装了一台计算机,又买了写卡器,准备自己写卡,正好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局机构改革的深入 ,全局采取了以技术管理中心为主体的技术管理体制 ,四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道的技术改造和技术维护 ,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等统一由技术中心负责。其中三个广播频道 (西湖之声、新闻台和经济之声频道 )目前已各自建立了 LINK99音频工作站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数字音频节目的优势 ,增加节目共享内容 ,建立统一的音频资料库 ,我们在各广播频道原有系统的基础上 ,组建全局的广播数字音频网络系统 ,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设计 ,建立了较为科学的音频网络结构 ,既实现了音频节目的共享 ,又兼顾了各频道的独立性 ,同时又充分…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卫星接收机中的免卡技术》一文里,我们了解了加密节目的解密流程,实际上就是正版收视卡(简称正版卡)数据流中加扰密码(即控制字CW)的获取。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数字卫星免卡接收机中的KEY是用于从授权控制信息(ECM)中解出CW所用的密钥,并不是直接加密音、视频码流的CW,而KEY的本身是从正版卡从权限管理信息(EMM)中解出,它仅仅是存储于正版卡中的一个中间变量,正常情况下无法被读出,该值也不会被传送给接收机,接收机也无法处理该值。也就是说,加密系统未被全面破解之前,一般是不可能得到KEY值。随着加密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卫星节目采用了更坚固的加密系统,很难再获取KEY,因此基于KEY的软件解密的免卡机风光不再。于是在正版卡的合法收视和免卡的破解收视之间,出现了正版卡共享收视的技术,简称共享技术。所谓共享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截取正版卡和接收机间ATR应答的方式得到CW,由于不论采用何种加密系统,用CW解密码流的算法都是通用的,这样只要将CW实时地分给各个客户端,就能够共享加密节目的收视。根据共享解密数据的发送方式,可分为分卡共享、卫星共享和网络共享三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通过局域网实现广播播出节目的实时返听以及对以往播出节目的返听技术实践,并且提出通过互联网实现该技术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组建局域网办公是大势所趋,在网络中为每一台计算机手工分配一个静态IP地址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且容易出错,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工作量,计划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DHCP服务。为此,本文详细讲解多VLAN共享三层交换机DHCP服务的操作方法,最终使得各VLAN中的客户端均能自动获取到本VLAN网段的IP地址,本文中使用到的三层交换机为Cisco3560。  相似文献   

9.
张望 《电声技术》2002,(8):67-69
1前言近几年来,实现数字化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广播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字技术的优势和美好前景,并极力推进数字化进程。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数字音频技术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已经成为广播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音频节目的共享及在线调用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因而产生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集节目采编、录制和播出一体化的自动化播出系统。目前,这种自动化播出系统已经在全国很多省、市广播电台得到了应用,而更多的中小型广播电台也准备采用这种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卫星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上星节目越来越多,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笔者遇到过许多卫视发烧友,在安装、调试天线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费了不少劲。下面我就卫星电视节目接收中提一点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10月起,一种名为“CV12”的卫星电视解密卡共享设备开始在国内的一些卫星器材网站悄然登场。短短几个月之后,这种略带神秘的“共享卡”装置已经成为了各大卫视论坛最为热门的话题,占据了围内几乎所有卫星器材网站的“推荐商品”专栏。仅仅在Google上输入“CV12”一词,就可以找到数十个架设有独立共享服务器的网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卫星电视的网络共享技术成为国内烧友的一个热门话题,从CV12共享卡到BOLT2005网络共享一体机,再到现在的DM500S卫星多媒体接收机,无不是网络共享技术发展的最新体现,而在越南、菲律宾等一些东南亚国家里还流行一种卫星共享技术。当初一些烧友在国内的卫视论坛上提起这一技术时,受到了很多烧友的质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笔者当初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总感觉用卫星传送解密信号有点既卖盾又卖矛的意味。今年五月份在网上和旅居菲律宾的华人烧友CK123聊天时,谈起了这一技术,深受启发,根据CK123烧友寄发了一些实物图片和自己的一些认识,写下了这篇拙作,对文章中关于这一技术的观点难免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流媒体、音频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电台直播及点播节目的收听、互动、包装、推荐和分享具备了更大的用户体验提升空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主要信息入口,新媒体客户端使用率和重要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新媒体客户端获取广播节目。广播节目的创新性,从媒体大融合趋势来看,能否在这一新的入口抢占一席之地,打造优质的自主可控平台,以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并获取用户数据,并以数据分析驱动运营创新,事关广播媒体能否将生存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关广播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广播业务需求、融媒体平台建设、资讯数据的抓取、节目播出效果的分析与节目传播影响力的分析等六个板块进行浅析广播融媒体系统蜕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多路视频数据传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艳  周金治  马建国 《电视技术》2007,31(9):54-55,68
为实现视频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了视频数据发送和接收技术,给出了在局域网和广播电视网中实现多路视频数据传输的具体方案.通过MFC编程,采用UDP协议和DVB-C接收卡,实现了视频数据的广播前端主动发送、客户端被动接收.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互联网模式创建创建开放式用电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应用,{《开放式用电信息服务平台》(The Opening Electricity Service Platform——简称:OEEP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模式、计算机通信技术、GPRS地理信息系统、用电信息服务的开放式面向客户端的信息平台,通过开发利用计算机、手机智能式服务系统,在确保电网和营销管理系统的安全前提下,链接供电生产系统、营销服务系统与客户端服务信息共享,实现互联网+多媒体的一体化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6.
我们头顶上的天空越来越热闹了,因为上面的大功率广播卫星越来越多了,对于卫视发烧友而言,也就是可选择的卫星电视频道多了。当然,我们现在的卫视发烧友,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当年的调星高手那个“初级阶段”了,而是能“软硬兼施”的多面手,能够对数字机加以改良,会自己写卡,还能实现卫星电视频道的共享……笔者最近难得清闲几天,遂将亚太上空一些常见的卫视频道的格式(详见附表)剖析了一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充分发挥局域网的功效,人们常常会通过文件夹或者打印机共享的方式,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不过在享受共享方式给我们带来快捷的同时,文件夹共享还会给我们的系统带来安全上的潜在危险,因为许多黑客就是借助NETBIOS之类的漏洞,来访问系统中的共享资源,从而达到攻击系统目的的;因此,如何将文件夹共享时给系统安全带来的威胁降到最低限度,应该成为每一位计算机用户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就是笔者就如何增强共享安全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加密的卫星电视节目都有自己的一套条件接收(加密)系统,目前国内外的卫视加密系统有若干种,可对图像和伴音信号分别进行加密处理。我们常听到的法国电信、南瓜、爱迪德和CONAX就是这些系统的名称,配合直播加密系统,有相对应的智能解密卡销售,卡中存储有解密程序、卡片管理程序和卡片号码等信息,存储器保存有密钥(Key码)、卡片密码、使用期限等一系列信息。但正版的智能卡价格昂贵,一年的收视费3000~4000元,因此就出现了D卡,它通过改写过期卡或重新编写解密程序的方法来达到收视加密卫视节目。从经济上考虑,现在一般用D卡。某些直播系统…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传统局域网模式架构的节目生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业态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市级广播电视台面向互联网的集群化融合媒体节目生产平台的架构、功能和应用情况,同时,对分布式集群技术架构的节点存贮、节点服务器、软件系统的特点、优势和安全机制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电台节目制作量的不断增大,如何合理、高效地使用现有广播节目制作设备已成为广大电台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关心的话题。文章描述了IC卡管理系统在扬州广播电台广播制作编辑机房中的使用,着重介绍了IC卡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