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采用FeCl_3、Al_2(SO_4)_3和聚丙烯酰胺三种混凝剂,研究了混凝剂剂量与剩余活性污泥比阻值的关系,优化出最佳混凝剂种类和剂量,对降低污泥处理的运行费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污泥在混凝土中的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了掺加质量分数为0%、1%、3%和5%的污泥灰作为补充凝胶材料对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坍落度随污泥灰掺量的增加而下降,当污泥灰掺量为1%、3%和5%时,普通混凝土坍落度分别下降20%、24%和28%,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分别下降0%、25%和67%。掺加污泥灰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龄期增加而提高。掺加3%污泥灰对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起到促进作用,其7天、14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14.12%、12.97%和9.09%。掺加1%和5%的污泥灰对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起到不利作用。掺加污泥灰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7天抗压强度,但28天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增长。与对照组相比,掺加污泥灰的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7天抗拉强度平均下降19.17%和15.53%。相比对照组,掺加3%污泥灰的普通混凝土28天抗拉强度提高3.19%,掺加3%污泥灰的再生混凝土提高了18.72%。可见掺量为3%的污泥灰能提高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较优掺量。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中由于旧砂浆的存在提高了污泥灰的利用率,使得污泥灰再生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明显,当污泥灰掺量较大时,多余的污泥灰降低了混凝土的均匀性从而影响强度发展导致28天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3.
《南昌水专学报》2017,(6):62-66
基于粉煤灰在混凝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现状,结合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随龄期发展较快的特点,考虑加载龄期和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开展试验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龄期发展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发展,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呈增长趋势,且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这种增长趋势愈发明显。在对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粉煤灰在混凝土力学性能随龄期发展的机理。对高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工程应用及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并寻找更经济的矿物掺合料,采用钢渣、粉煤灰、硅灰复合掺料等比例代替水泥作为替胶材料,并分析不同配比、不同龄期时复合掺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掺料范围内,复合掺料可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多种复合掺料较单一矿物掺合料对其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PVA(聚乙烯醇)纤维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试件破坏形态和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以PVA纤维体积掺量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变化参数,对10组立方体标准试件和棱柱体标准试件进行了抗压试验.结果表明:PVA纤维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脆性明显改善,棱柱体受压试件表现为典型的斜截面剪切破坏;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相似文献   

6.
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压和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性能和增强机理,制备和易性良好、可以泵送施工的素混凝土(PC)、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FRC)、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混杂纤维混凝土(HFRC),对设计强度为C50的4种材料进行立方体抗压和劈裂抗拉试验。结果表明:HFR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比PC、PFRC和SFRC的增加6.5%、10.9%和1.8%。HFRC的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比PC、PFRC和SFRC的增加12.59%、7.04%和1.56%。可见,混杂纤维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增长效果显著。PC和PFRC在试验中均发生脆性破坏,而SFRC和HFRC均发生延性破坏。通过对比4种材料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可为混杂纤维的增强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10%橡胶掺量的橡胶混凝土中分别添加0.5%、1.0%、1.5%、2.0%(体积占比)的钢纤维,以此为试样进行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包括立方体试块的抗压试验、动弹性模量试验、立方体劈裂抗拉试验以及四点弯曲抗折试验,探讨钢纤维体积占比和复合材料各方面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及破坏形态观察,发现:随着钢纤维掺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均有所提高,韧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采用Φ101.6 mm×203.2 mm圆柱型试样,应用LVDT计算机自动数据传输采集系统测试了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样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了SEM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加了泊松比;然而,矿渣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聚羧酸系超塑化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较好;聚丙烯纤维、矿渣和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复合效应明显.基于实验数据提出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式Ec=5 103(∮)c'0.4333,经误差分析,适用于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电镜扫描测试分析表明,配比不同的混凝土产生了不同形状和性能的水化物,对混凝土宏观抗压强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养护条件下全再生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收缩性能,试验采用了薄膜覆盖养护、干湿循环养护和浸水养护3种养护条件,在这3种养护条件下进行了1、3、7、14、28、45、60、90和120d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养护条件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收缩应变不断增加。7 d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在3种养护条件下区别不明显,14 d时薄膜覆盖养护和浸水养护与干湿循环养护的抗压强度相比分别降低了8.7%和14.2%;3种养护条件下再生混凝土90 d时的收缩应变均趋于稳定,120 d时薄膜覆盖养护较干湿循环养护的收缩应变增加了11.18%,浸水养护呈现湿胀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混杂纤维、粉煤灰掺量和养护时间对混凝土压拉强度和破坏形态的影响,开展普通混凝土、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粉煤灰混凝土试样的抗压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分析了压拉强度和破坏形态,探讨了混杂纤维和粉煤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压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养护龄期7d、14d、28d、60d时,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升了12.72%、8.99%、7.53%、8.01%和11.61%、16.04%、14.75%、10.94%;相同粉煤灰掺量条件下,混凝土的压拉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逐渐增大;但相同养护龄期下,混凝土的压拉强度与粉煤灰掺量整体呈负相关,当粉煤灰掺量在10%以内时,混杂纤维粉煤灰混凝土(PBC-FA)的压拉强度增长率整体大于零,且在标准养护28 d时抗压强度满足C30混凝土的要求;混杂纤维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提高其塑性变形,而粉煤灰掺量对混杂纤维混凝土(PBC)的塑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不同掺量、不同侵蚀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研究干湿循环和全浸泡侵蚀环境下,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0%、20%、30%的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全浸泡和干湿循环环境对比,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差不大;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全浸泡和干湿循环环境下的粉煤灰掺量均不宜过大,且粉煤灰掺量在1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mpressive property of corroded concrete, accelerated corrosion test were performed on concrete C30.6 corrosive solutions, including hydraulic acid solution (pH=2), hydraulic acid solution (pH=3) were applied as the corrosive medium. 6 series of corrosion tests, including 111 specimens, were carried ou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 the corroded specimens were tested respectively. Compressive properties of the corroded specimens (e.g. compressive strength, stress-strain relation, elastic modulus etc.) were achieved. Taking the strength degradation ratio and strain energy loss as damage index, effects of the corrosion solution on the compressive property of corroded concrete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mage index and corrosion state of specimens we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围压大小和粗骨料类型对超高强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对分别含不同类型粗骨料(玄武岩、石英岩、大理岩),相同配合比的超高强混凝土试样和其基体砂浆试样在六档围压(0、5、10、20、40、70 MPa)下进行常规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粗骨料类型对超高强混凝土试样的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影响显著;与基体砂浆试样相比,相同轴向应力下含粗骨料超高强混凝土试样的变形明显减小;超高强混凝土的峰值点轴向应变随围压呈线性增长,破坏形态在不同围压下呈现三种类型,0围压下的劈裂破坏、5~40 MPa围压下的剪切破坏、70 MPa围压下的挤压流动破坏;峰值应力的增长速率随围压的升高逐渐变慢,含粗骨料超高强混凝土的增长速率在低围压下高于其基体砂浆试样,而在40~70 MPa围压下两者基本趋于同一速率;不同骨料对裂缝的扩展呈现不同的阻挡作用,裂缝穿越大理岩的比例远大于石英岩.分别用Mohr-Coulomb准则与Ansari准则拟合试样的抗压强度数据,结果表明Ansari准则较Mohr-Coulomb准则更精确地反映混凝土强度随围压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偏高岭土高性能混凝土的轴压应力-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产MTS试验机,研究了掺偏高岭土(Melakaolin,MK)的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K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之提高,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更为显著.弹性模量略有提高,但幅度明显小于强度提高值.混凝土的韧性得到改善.此外,MK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较小,且能显著改善粘聚性和保水性.因此,偏高岭土是一种优异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溶蚀时间的演化规律.试验设计变量主要为水灰比和骨料体积率,采用硝酸铵溶液加速混凝土溶蚀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酚酞指示剂法能够较准确地表征混凝土的溶蚀深度,溶蚀深度近似与溶蚀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混凝土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均随着溶蚀时间的增长而减小,水灰比和骨料体积率对它们的减小速率有较大影响.与弹性模量相比,溶蚀对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影响更大.当溶蚀损伤变量小于0.6时,溶蚀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与试验结果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压应力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C45混凝土试件施加应力比为0、0.4、0.5、0.6的轴向压力,进行标准快速冻融试验,每50次测量其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应力比为0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动弹性模量下降较压应力迅速,未达到抗冻标号F300;应力比为0.4、0.5的混凝土衰减趋势基本一致,抗冻性较无应力状态混凝土有所提高;应力比为0.6的混凝土,其抗冻性在两者之间,在一定应力比下轴向压应力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对混凝土冻融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其单轴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早龄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以及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加载试验和试验数据分析.总结了早龄期阶段力学指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拟合相关参数,提出了分段式的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公式,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早龄期C40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龄期非线性增长,7 d是增长变化的分界时点;随着龄期的增长,峰值应变减少,脆性变大;早龄期C40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与充分养护龄期混凝土形状相似.  相似文献   

18.
C40特细砂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邯郸当地的原材料制备C40特细砂混凝土,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取代率、砂率对特细砂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及和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取代率是影响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砂率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适当的粉煤灰取代率能提高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随着砂率的增加,塌落度大幅下降而强度略有降低;水胶比为0.45,粉煤灰取代率为10%,砂率为30%,通过添加1.2%的高效减水剂可配制出28d强度达59.1MPa、塌落度为60ram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双向等比例加载下的混凝土动态抗压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混凝土试件在多轴受力、不同应力途径下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双轴应力状态下等比例加载的动态抗压试验.双轴加载比例为1∶0、1∶05、1∶1,应变速率分别为10-5/s、10-4/s、10-3/s、10-2/s 4个量级.通过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应变速率、不同应力比情况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各种应力比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有提高.在相同应变速率下,与单轴动态受压相比,1∶0.5的应力比其抗压强度提高幅度大.  相似文献   

20.
To investigate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fatigue load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al relation between residual strength and the number of cycles. 80 100mm × 100mm × 100mm specimens of plain concrete were tested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ve fatigue loading. Based on probabili- ty distribu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fatigue loading, the empirical expressions of the residual strength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cycles were obtained.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dual strength and residual secant elastic modulus. Th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ual secant elastic modulus and the number of cycles is established. A damage variable based on the longitudinal maximum strain is defined, and a good linea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ual strength and damage is foun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