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浇框架中,根据抗震要求,梁柱节点区的箍筋需加密(图1)。在施工时,由于节点区钢筋较多,有来自框架梁的负弯矩筋(向下锚固)、支座筋(向上锚固),还有来自纵向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及柱子的纵向筋,致使先绑柱钢筋、再放梁钢筋的顺序成为不  相似文献   

2.
重支架。把原柱及其侵占红线的梁、板拆除,最后在后檐处扩展基础,增设后排F轴的柱子,保持进深不变。(1)在新加的Z_2柱处支模,并将原梁LL2-4及L2-12支座一同支入柱模中,与柱同时浇灌混凝土。在B轴线上新加柱的作法均相同。加柱的生根方法是在已做的整体基础上钻孔,根据柱子配筋钻6个孔洞,孔径60mm,深300mm,将柱子上6根20钢筋插入孔中(图2),用水泥环氧树脂浆灌注锚固,其它6根 25端头弯成90°,与梁上纵向钢筋 25电焊固定,焊缝长10d。梁面保护层须凿去,露出全部钢筋后方可焊接,侧…  相似文献   

3.
预制梁现浇柱施工工艺系采用预制框架的纵梁和横梁,梁上部预留叠合层,梁端留钢筋节点锚固长度,柱子现场浇捣至梁底部下1厘米,待柱具有一定强度后,安装框架梁及连系梁、楼板,在柱头处绑负弯矩钢筋,最后浇灌柱梁节点和梁的叠合层。这种工艺的优点是能节约大量模板和顶柱,也可保证柱梁节点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建筑结构中框架柱是非常重要的承重结构,它能起到支撑梁板等上部荷载及自身荷载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其钢筋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该文在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宿舍楼框架柱钢筋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基础上,提出了柱子箍筋制作与安装、柱筋定位和柱中纵向钢筋搭接长度等方面施工质量对柱钢筋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建峰 《建筑技术》2004,35(11):811-812
梁柱节点是高层建筑框架中比较特殊的部位,其受力状态较复杂。作为柱的一部分它既起到向下传递内力的作用,同时又是梁的支座,接受本层梁传递过来的弯矩和剪力,有时还有扭矩。在实际施工中,常会遇到以下3个问题:(1)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的钢筋采用何种形式搭接,特别是当伸人梁内的柱外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大于柱外侧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65%时,梁柱钢筋如何搭接;(2)梁柱混凝土强度相差大于一个等级时,节点区混凝土的施工问题;(3)梁柱节点处的防裂问题。梁柱节点处的施工是高层建筑框架施工中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叙述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某综合楼底层框架柱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业甫 《建筑技术》2003,34(4):290-291
某县邮电局邮电综合楼为4层(局部5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土,平面呈L形,C轴与D轴间设有80mm宽的抗震缝。1989年4月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1995年9月,该工程底层部分框架柱竖向不同程度开裂,柱子纵向钢筋和部分箍筋严重锈蚀。经分析,为安装大理石贴面设置的钻孔正处于柱子拐角纵向钢筋的位置,形成了室外水分通达柱内钢筋的通道,且大理石与柱子之间、大理石相互接头处砂浆不够密实,柱混凝土内气孔较多较大,由此引起柱钢筋锈蚀,从而导致柱钢筋保护层被胀裂。1柱加固方法对6根柱子分别采用3种…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震害和研究表明,框架节点是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这是因为在地震作用下,框架节点经受着很大的水平剪力(比柱子剪力要大4~6倍),因而往往产生剪切脆性破坏。另外,由于反复荷载的作用导致钢筋粘结退化,发生钢筋锚固破坏,从而大大降低节点的强度、刚度和耗能能力。框架节点是结构传力的枢纽,应具有足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能确保结构节点有正确可靠的锚固、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确保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但目前施工质量控制存在不足,制约工程效益提升。为弥补这些不足,应该把握以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钢筋配料设计水平、加强框架节点处钢筋安装质量控制、确保框架节点内框架梁钢筋锚固长度合理,并预防框架节点内框架柱纵筋位移、清理框架节点内的杂物。  相似文献   

9.
严金楼 《华中建筑》1999,17(3):134-134
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的质量通病。然而,屋面防水工程中发生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细部构造处理不当是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加强屋面防水效果,本文提出屋面节点处理的几点改进措施。1屋面倒反梁出水口构造处理在屋面上倒反梁钢管出水日埋署牵涉到钢管位置高低。埋设时其位置高低不仅同屋面排水方向、排水坡度何关,梁内钢筋位置也对其有影响。因此必须在梁混凝土浇捣前把出水钢管合理埋设否则将造成排水不畅进而易引起渗漏。同时排水管在迎水n处应焊止水铁环,巳满焊严密,如图1所示。若梁模拆除…  相似文献   

10.
邱玉深 《建筑工人》2012,33(5):28-29
施工人员在制作和安装框架柱顶层纵向钢筋时,由于制作和安装过程出现的偏差等原因,特别是工人主观上认为柱的纵向钢筋不能过长,否则柱的纵向钢筋就会"冒顶",造成纵向钢筋伸出柱顶之外,为此而产生"宁短勿长"的做法,少则短几厘米,多则差10cm以上.  相似文献   

11.
我单位在一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中,采取了一种防止钢筋移位和污染的措施,效果很好。即在绑扎完剪力墙和柱子钢筋,墙、柱模板支设完毕,剪力墙和柱子位置已经固定,按墙、柱的模板位置便对剪力墙和柱子的竖向主筋进行加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产生移位和污染。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梁柱节点的破坏形式本文所指的框架节点,主要为现浇框架梁柱节点。其范围包括:梁和柱相交的节点核心区以及邻近的柱端和梁端。国内外几次大地震的震害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的会引起整个框架倒毁。节点破坏后的修复也比较困难。图1为几种典型破坏示意图。1.梁端受弯破坏表现为梁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梁端(靠近柱面处)形成塑性  相似文献   

13.
高伟 《建筑工人》2005,(11):4-5
大量的国内外地震灾害调查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梁柱的震害主要反映在梁柱的节点处。框架节点的破坏主要是因为节点核心区箍筋配置数量不足,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出现斜裂缝,箍筋屈服甚至被拉断,柱纵向钢筋压曲呈“灯笼”状,梁受力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失效。  相似文献   

14.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比较难处理的是节点处钢筋安装位置。在这方面施工图不可能有详细交代,全靠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处理。框架节点的上下左右前后几个方向都有钢筋交错,给混凝土浇筑带来很大困难;或把某些钢筋挤到一边去,保护层尺寸保证不了;或造成梁主筋隆起,影响楼面平整;受力钢筋位置如果改变了,还会使承载能力降低,这些现象都是不允许的。对节点钢筋的绑扎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基础。2.仔细分析节点中梁柱构件内各种钢筋的受力状态,这是节点…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 ,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常发生水平偏位或扭转偏位。出现的位置 :一是基础伸出地面处 ,一是上下层柱楼板处。角柱、边柱比中柱较易发生偏位。引起柱子纵向受力钢筋偏位的原因有 :(1)柱的轴线放线不准确 ;(2)柱模板搭设撑拉不牢 ,尤其是上口的刚度差 ;(3)柱的钢筋  相似文献   

16.
在以梁、柱为承重体系的框架结构中,钢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钢筋的接头位置和接头形式直接影响着钢筋强度的发挥,是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的重点。笔者在工地检查多次发现施工、监理人员对框架地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置的接头位置和接头形式不明确,导致多数上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处断开搭接,这一作法是极其错误的。针对造成该问题发生的几个误区,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李厚杰 《建筑技术》2023,(22):2694-2697
目前钢结构建筑逐渐被广泛应用,但地下室一般仍采用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地下1层设置转换构件,涉及梁纵向钢筋与劲性钢柱连接的问题。设计图纸和施工图集中仅提供了混凝土梁上下铁各1层钢筋遇劲性钢柱的施工作法,但实际工程中存在上下铁两层或多层钢筋遇劲性钢柱的复杂施工情况,若采用传统施工工艺,使用一长一短上下两层连接板与钢筋搭接焊,则会产生柱纵筋与搭接板、柱箍筋与钢托座腹板、墙竖向分布筋与搭接板相碰的情况,大幅增加现场施工难度。自主研究了套筒和连接板交错设置的新工艺,解决了梁上或下铁遇多层纵向钢筋遇劲性钢柱的连接问题,避免了钢筋与连接板碰撞的情况,减少了现场施工量和施工难度,对工程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6条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工地上常把这种构造钢筋称为腰筋。  相似文献   

19.
黄荣华 《建筑》2011,(3):58-59
高层框架在现代商业建筑中被广泛采用,其梁、柱(墙)节点处钢筋密集,梁板与柱墙混凝土强度不一致。本文结合设计及施工规范,对梁柱(墙)节点处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多层与高层框架结构施工中,常出现框架柱纵向钢筋错位的现象。除进行补强外,还应采取有效施工措施,本文介绍3种补强方法。1直接加筋法首先将柱内钢筋错位处的混凝土凿到与楼面齐平,再将错位柱筋上部弯至设计位置,然后将带有直钩的与错位筋直径相同的补强钢筋布置在设计位置,用箍筋绑扎成型(图1)。这种方法施工简便,但补强效果差,除便于钢箍绑扎外,对提高柱子强度无大作用。2钢板焊连加筋法在柱顶凿平后,将刚度较大的用竖向钢板组焊的钢座置入,再将补强钢筋下端与钢座焊接(图2)。该方法施工较复杂,施工单位不易接受,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