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性苯丙乳液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肖雪平 《涂料工业》2001,31(1):10-12
介绍了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着重讨论了反应性乳化剂和湿附着单体及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际应用表明,改性后的苯丙乳液具有突出的耐水性、耐擦洗性和钙离子稳定性,是配制低成本乳胶漆的理想基料。  相似文献   

2.
木器涂料用环保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乳液组成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反应型乳化剂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级乳液,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采用热引发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组成复合引发剂,可使单体转化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3.
苯丙乳液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来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丙烯酸酯类单体同环氧树脂、有机硅、有机氟和聚氨酯等功能性单体的共聚。从改性的材料、方法和机理方面阐述了改性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玉祥  张国亮 《广州化工》2013,(15):109-110,176
采用预乳化-种子法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乳液,系统研究了软硬单体、功能性单体、乳化剂体系、引发剂体系对乳液耐水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软硬单体比例为2∶1,较少量的丙烯酰胺、阴非复配乳化剂体系、多次加入引发剂,可使乳液耐水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苯丙乳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安 《应用化工》2007,36(4):418-420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复合乳化剂,通过连续滴加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苯丙乳液。结果表明,当软硬单体配比为1∶1(质量比),SDS∶OP-10=1∶1(质量比),引发剂含量为单体总量的0.3%,可制得较好的乳液。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的无皂苯丙乳液配制了性能优越的耐水内外墙涂料,着重讨论了十一烯酸钠和碳酸氢的用量、单体比,聚合工艺条件及加入有机溶剂对这种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聚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I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乳液的共混改性可以得到一些独特的性能,改性的效果取决于共混聚合物的相容性及其形态结构,也取决于共混乳液的稳定性。本文研究了聚硅氧烷改性苯丙乳液的稳定性,聚硅氧烷改性橡胶膜的形态结构、两相间相容性,及其对改性橡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ESCA和SEM结果表明改性橡胶膜中存在明显的相分离,聚硅氧烷在膜的表面富集;通过技枝共聚使苯丙乳液粒子中含有部分聚硅氧烷,或聚硅氧烷乳液粒子中含有部分苯丙共聚物,两  相似文献   

8.
雷生山 《上海涂料》2002,40(3):9-10
重点讨论了乳化剂和官能团(丙烯酸)的用量对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苯乙烯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环氧改性苯丙乳液。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检测,证明环氧树脂参与了反应;粒径测试结果表明,乳胶粒平均粒径为123nm,84%的粒子处于91nm至160nm之间;测试了乳液的基本性能;讨论了乳化体系及环氧树脂含量对实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改性苯丙乳液的单体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含氢聚硅氧炕、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改性苯丙乳液的反应体系稳定性及涂膜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以上几种单体均可用于苯丙乳液改性,改性单体不同对反应速度影响不大,但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的混合物作改性单体所得乳液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分别作为硬单体和软单体,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纳米苯丙乳液的条件;研究了乳化剂类型、配比、用量和乳液固体含量对乳液聚合及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对制得的乳液粒径、黏度、凝聚率、贮存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涂膜外观、吸水率、光泽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SLS/OP复合乳化体系、其物质的量的比为2∶1、乳化剂用量为4%、乳液固体含量为40%时,可以得到纳米尺度的苯丙乳液,聚合反应稳定性和乳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酯压敏胶,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丙烯酸酯、交联单体、pH值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质量)比为4:6、乳化剂用量为1.5g/L、乳液压敏胶性能在半年内无变化;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乙酯质量之比为94: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为48h;交联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为2%时,压敏胶的初粘性为15^#,持粘性大于48h;乳液压敏胶的pH值为3~6时,压敏胶的初粘性大于15^#,持粘性大于48h。  相似文献   

13.
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因具有突出的成膜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而成为优良的成膜材料。其中,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具有广泛的单体种类,聚合方式简单多样,在涂料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选择合适的乳液共聚单体及聚合工艺,不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含氟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而且可以获得最佳含氟量,以满足特殊性能需要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综述了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方法、常用含氟单体和非氟单体以及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两性乳化剂体系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琥珀酸类两性乳化剂(A1)与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A407)复配体系,合成了有机硅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三甲氧基硅烷(A174)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系统研究了两性乳化剂体系与非离子乳化剂复配比例、用量及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分布比例(R/F)E对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乳化剂配比m(A1)∶m(CA407)=30∶70时,乳液聚合稳定性及抗电解质稳定性较好;乳化剂用量越大,乳胶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宽,乳液黏度越大,涂膜吸水率也越大;乳化剂在种子乳液与预乳液中的分布比例主要影响乳液聚合的稳定性。同时通过TEM乳胶粒形态分析及DSC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认为,A174主要在乳液聚合时分布在乳胶粒表面,易水解交联。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阴-非复合表面活性剂(WE-9)为乳化剂,采用预乳化法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讨论了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WE-9)=0.6%,w(APS)=0.5%,该无皂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稳定性硅丙乳液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贮存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有机硅单体、反应温度、乳化剂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改性方式的研究进展。通过加入增粘树脂、有机硅单体、反应性乳化剂或采用核壳聚合的方式提高其粘接强度,改善耐水性差耐高温性差及涂布干燥等缺点,使聚丙烯酸酯的用途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8.
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华院  穆锐 《化学与粘合》2007,29(5):369-371
选择了几种不同的乳化剂体系,采用预乳化种子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比较了常规乳化剂和反应性乳化剂对乳液的各项物理性能,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以及压敏胶的初黏力、持黏力、180°剥离强度等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相比,使用反应性乳化剂(Er-30、Se-10N复配体系)能显著提高胶膜的耐水性,并对单体转化率、持黏力、180°剥离强度等性能有所改善,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乳液压敏胶.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羟基丙烯酸酯乳液,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共聚乳液的结构。乳液聚合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5-8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3%。羟基单体用量增加,乳液稳定性降低,凝胶含量增加,涂膜的耐水性下降,涂膜硬度增大,附着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2-全氟丙氧基丙酰氟(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与丙烯胺酰胺化反应制得2-全氟丙氧基丙酰烯丙基胺(PFPAA),并进一步以SDS/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连续滴加法制备了该单体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乳液,得到了预期的稳定性良好的产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乳液中含氟单体添加量对转化率,乳液粒径以及胶膜接触角的影响。随着含氟单体添加量的增多,乳液的转化率降低,乳液粒径减小,胶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