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总被引:127,自引:12,他引:115  
将断层封闭性分为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两部分,利用断层两盘砂泥对接概率模拟的方法研究断层的侧向封闭程度,利用断面压力计算法研究断层垂向封闭程度;将两个分析结果组合判断断层的综合封闭能力。该研究可将同一条断层在三维空间上各不同位置处的封闭能力较客观地反映出来,具半定量特点。汤原断陷的断层封闭性实际分析结果正确,证明该方法可信。  相似文献   

2.
准南地区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地区处于天山山前冲断带,背斜大多被断层切割,存在异常高压,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与断层的垂向封闭性关系密切。利用断层封闭系数评价安集海构造、独南构造和吐谷鲁构造内断层的垂向封闭性,认为受尊体压力分布等因素的制约,同一地区不同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明显不同,而同一条断层在不同深度段的封闭性也可能截然不同。图3表1参16  相似文献   

3.
蒋明亮 《吐哈油气》2007,12(4):327-329
在深入研究断层垂向封闭性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前人的封闭性评价标准,应用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吐哈盆地葡萄沟油田几条主要断层的垂向封闭性研究中,其研究结果与实际地质条件相吻合,证明了此方法在葡萄沟油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将断层分为砂质填充和泥质填充2种类型.通过不同填充形式断层断裂带特征分析,对其垂向封闭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泥质填充断层主要是通过泥岩塑性变形流动堵塞断层紧闭后遗留下来的渗漏空间形成垂向封闭,而砂质填充断层则主要是通过SiO2和CaCO3沉淀胶结形成垂向封闭.通过断层面压力是否达到泥岩塑性变形极限和SiO2和CaCO3是否发生沉淀,分别建立了一套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Wu39号断层在南一段和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研究中,结果表明Wu39号断层在大一段内具较好的垂向封闭性,而在南一段垂向封闭性差.这一研究结果与该断裂附近油气分布有较好的吻合关系,表明该方法用于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断层垂向封闭模式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在深入研究断层垂向封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断层垂向封闭的三种地质模式,并利用断层面压力、断移地层的砂泥比值和断层填充物与围岩声波时差的相对关系,分别研究了三种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断层垂向封闭性。实例应用表明,这些方法用于研究断层垂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超压对断层垂向封闭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断层垂向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有无超压存在时断层面压力大小和垂向封闭形成所需的最小埋深大小的对比研究得到,超压存在,断层面压力增大,垂向封闭性增强.但与超压值本身大小无关,仍受断层面埋深和倾角的影响,随断层面埋深增大,断层面倾角减小,断层垂向封闭性增强;反之则减弱.超压存在,断层形成垂向封闭所需的最小埋深变小,且随断层面倾角变小,断层垂向封闭形成所需的最小埋深变小;反之则变大.通过松辽盆地汪家屯气田W1、W2、W3、W4断层在青一段有超压存在时断层面压力和形成垂向封闭所需的最小埋深大小的对比研究,得到有无超压存在时断层面压力约为无超压存在时断层面压力的1.76倍,断层垂向封闭形成所需要的最小埋深明显减小,形成时期明显变早.  相似文献   

7.
断层垂向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深入研究断层垂向封闭性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达西定律,在假设外力作用下通过断层在目的层段油气渗滤速度的计算,建立了断层垂向封闭性综合评价指标v0.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气田W1、W5断层和南山湾-大赉地区①至⑦号断层在青山口组的垂向封闭性评价,得到汪家屯气田W1、W5断层v0分别为7.0%和8.6%,表明其均具较好的垂向封闭能力。南山湾-大赉地区①至⑤号断层垂向封闭性好,⑥和⑦号断层垂向封闭性中等。该方法可以综合定量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是一种有效的断层垂向封闭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断层封闭性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油气田断层封闭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介绍了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机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封闭机理、断裂带、垂向封闭与侧向封闭的关系、反转断层封闭性、碳酸盐岩断层封闭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明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长垣主断层(长垣断层) 是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二级同沉积断层,断层封闭性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面正压力、断层泥比率和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分析了长垣断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长垣断层由南向北活动时期逐渐变晚,活动强度南强北弱,断层的断距和垂向封闭性差异是油气差异性富集的主控因素;沙二段上亚段厚层泥岩的涂抹作用使长垣断层侧向封闭性增强;长垣断层下降盘沙二段上亚段与上升盘对置地层的南北向差异导致上升盘油气富集层位的差异;长垣断层上升盘的伴生断层为构造断层,活动时期较早,垂向封闭性强,油气侧向运移至长垣断层后,其聚集受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控制。  相似文献   

10.
发育规模小而多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断层垂向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断层走向之间的夹角大小建立了一套发育规模小而多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并以松辽盆地滨北地区T2反射层发育规模小而多断层为例,对其垂向封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滨北地区T2反射层垂向封闭性好和较好的断层明显多于垂向封闭性中等和差的断层,尤其是滨洲铁路附近,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可能是滨北地区扶杨油层能在此获得天然气显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这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发育规模小而多断层垂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烃源条件、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天然气运聚特征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发现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气藏成藏条件优越,其中天然气的近源垂向运聚和理想的保存条件是嘉二段成藏的重要保障。同时,认识到有利的沉积相、建设性成岩作用、背斜构造、烃源断层和硬石膏岩层是该区嘉二段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其综合作用使得该气藏成藏规律复杂。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嘉二段气藏的有利成藏区块进行评价,认为该区嘉二段气藏的勘探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断层不同输导通道封闭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断层内输导通道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将断层垂向封闭性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针对倾斜裂缝或以泥质为主的断裂带连通孔隙的紧闭愈合封闭机理;另一种是针对垂直裂缝或以砂质填充为主的断裂带连通孔隙的成岩胶结封闭机理。利用断层压力和泥岩塑性变形极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断层紧闭愈合封闭机理的研究方法;利用SiO2和CaCO3的是否沉淀建立了断层成岩胶结封闭机理的研究方法。并以乌尔逊凹陷北部主要断层为例,利用上述方法对其在大一段内的的垂向封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符合实际地质情况,表明该方法用于研究断层内不同输导通道的垂向封闭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柴西北地区油泉子油田浅层油藏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基于其压力分布特征,从地层流体性质、封闭机制、沉积特征、构造演化等方面深入剖析异常低压形成的主控因素,查明浅层低压油藏封闭条件和形成机制及其压力演化与成藏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油泉子油田浅层Ca Cl2型地层水、高矿化度、低变质系数、轻质低粘度原油物性共同反映出研究区浅层油藏具有良好的封闭条件,湖盆咸化沉积的塑性较高的含膏质泥岩以及物性渐变带、沥青封堵作用为浅层低压系统垂向和侧向封闭提供重要保障。运用EASY%Ro法和地层对比法对研究区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构造抬升剥蚀厚度恢复结果表明,其剥蚀厚度达2 700 m,剥蚀作用导致储层孔隙反弹增大和流体降温收缩,从而使得油藏压力降低,经计算其压力分别降低了14.1和7.4 MPa。油泉子油田浅层油藏异常低压的形成是沉积配置、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等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ѷ촹���������۷�������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研究断裂缝垂向封闭机理及评价方法,在断裂缝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倾斜和垂直或近于垂直两类,得到倾斜断裂缝主要通过裂缝面闭合和愈合在垂向上形成封闭。垂直或近于垂直断裂缝主要通过二氧化硅或碳酸盐沉淀堵塞形成垂向封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倾斜和垂直或近于垂直断裂缝垂向封闭性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升平—汪家屯气藏营城组内断裂缝垂向封闭性的评价中,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地质条件,表明该方法用于断裂缝垂向封闭性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断层静止期同一断裂带封油封气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断裂带封闭机理及油气物理性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断层静止期断裂带封闭油和天然气的差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在相同条件(封闭相同油气柱高度)下,断裂带封油能力较其封气能力强.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油气柱高度条件下,断裂带封闭天然气所需要的粘土含量明显较其封闭油所需要的粘土含量高,也说明了断裂带封油能力较其封气能力强.在相同动力条件下,天然气通过断裂带的运移速度较原油通过其运移速度快,表明断裂带滞留油的能力较其滞留气的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
在断裂垂向封闭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地质时期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断裂走向之间夹角大小建立了一套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的定量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乌尔逊凹陷北部5条主要断裂在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封闭性演化的定量研究中,结果表明5条断裂在同一地质时期有着不同的垂向封闭性,而不同地质时期垂向封闭性的演化规律也是不同的。正是这一差异造成了它们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也就不同,F76号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与南一段源岩排烃史匹配关系好,有利于油气聚集与保存,油气井分布最多;其次是F39和1721号断裂,有少量工业油气井分布;F80和F16号断裂最差,无工业油气井分布。这一结果表明该种方法用于断裂垂向封闭性演化的定量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苏北盆地断层封堵类型及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盆地断层十分发育,油藏形成与断层通道和封堵多重控制作用密切相关,油藏以复杂断块圈闭为主。通过解剖油藏和落空断块的断层封闭性数据集特征,归纳出断层封闭有4类基本模式,即砂泥对接封闭型(A型)、砂泥混接封闭型(B型)、时间配置封闭型(C型)和主压力封闭型(D型)。在此基础上,对B型、C型和D型按其形成机制和主控因素细化分类,指出了影响断层封闭性的4项主要参数,据此建立相应的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体系。新认识在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