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美国人埃·德雷克(Edwin Drake)因为在1859年8月28日由他负责钻成的井出了石油,迎来了一场能源革命,这口井从此成为近代石油工业诞生的标志,德雷克也就名扬世界。 德雷克井,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北部油溪(Oil Creek)区的泰特斯维尔(Titusville)镇,是用一套钻盐井的老设备和一台6马力的蒸汽机做动力,钻成的一口深约21米、日产油4.8吨的油井。这口井的出现推进了人类社会石油时代的到来。 ●关于近代石油工业“第一口井”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论德雷克精神的形成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文化是世界石油工业在150多年的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相对于以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石油文化,西方则逐渐形成了以德雷克精神为代表的石油文化。本文通过研究,将德雷克精神归纳为冒险、合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创新、淡泊名利的精神。德雷克精神对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钻成万吨井的卢卡斯、英国石油公司创始人达西、阿拉伯石油之父霍尔姆斯身上可以看到德雷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石油知识》2020,(4):38-41
<正>目前,国际石油界一般都将世界石油工业的起源或者说世界石油工业的开端,定为1859年8月27日。因为这一天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靠近泰特斯维尔(Titusville)城的"石油溪"旁,美国石油钻探先行者艾德温-德雷克(Edwin Drake)钻探的一口井涌出油流。世界石油工业的历史已经延续了  相似文献   

4.
<正>1859年8月29日,美国人埃德温·德雷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小镇打出的一口深21.69米油井,是目前公认的世界第一口工业化油井,后人称其"揭开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序幕",是"近代石油工业的发端。"另外,北美大陆也是近代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世界著名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也是在北美大地应运而生的。进入21世纪以后,北美地区非常规油气的成功开发对自身及全球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降低了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抑制了地区天然气价格,而且促进了世界油气格局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  相似文献   

5.
世界石油工业诞生于1859年8月27日,以美国宾州泰特斯维尔的德雷克井出油为标志。而炼油工业的诞生比它早,是先有炼油工业,后有石油勘探开采业。美国人称炼油业的创始人是匹兹堡的塞缪尔·基尔。他送煤炭样给费城的布什教授,化验证明可以蒸馏出煤油来。基尔做了一只蒸馏釜,开始生产煤油并出售。  相似文献   

6.
马镇 《石油与装备》2013,(4):110-112
金开英先生是我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开拓者、现代炼油工业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炼油第一人。抗战胜利后赴台湾接收日产高雄炼油厂,开创了台湾的石油工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起飞的功勋人物。因而,他成为两岸老一代石油人公认的长者。  相似文献   

7.
作为石油人,你可以不知道刘广华,但你-定要知道"中国顶驱". 当今世界石油技术的竞争,很重要的是石油装备的竞争.一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石油装备技术进步史.从1859年第一口现代油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开钻,钻机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顿钻时代"、"转盘传动"钻井时代.  相似文献   

8.
石油工业是一个非凡的行业,非凡的行业需要和缔造着非凡的人物。一部石油发展史,就是一部非凡石油人物的奋斗史。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度,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石油人物,他们形形色色,个性迥异,他们中有志向高远,精明狡诈的洛克菲勒;有艰苦创业,弃而不舍的德雷克“上校”;有运气如虹,势不可挡的哈默博士,他们之所以成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译者王能全认为,自1859年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以来,在160多年的发展史中,谁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和贡献最大,可能永远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不会有结论的话题。石油价格网站内容总监乔希·欧文斯所排出的的石油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位人物,虽然仅是其一家之见,且难免有遗珠之憾,但这10位人物对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确实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有“美国石油工业之父”、有OPEC的创始人、有“有史以来第一家综合性的石油公司”的创立者、有“黑幕揭秘者”……甚至还有国家领袖。他们的共同点是,要么在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中举一臂之力,要么在石油工业的进化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坚持了自己的立场。我们认为,这其中的任一项贡献,都值得在现代石油工业史上记下一笔。我们也期待着不同的声音——您心中石油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都有谁?  相似文献   

10.
<正>1859年8月27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河”(Oil Creek)地区,钻探的一口探井流出工业油流。这是世界工业化以来第一口商业出油井。井深21.2(69.5ft)米,日产油20桶。随后赶来的欣喜若狂的民众,以现场负责指挥的钻井经理德雷克(Edwin L.Drake)的名字命名这口“不停歇地喷出美元”的油井,史称“德雷克油井”。  相似文献   

11.
石油是20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百年来人类的生活与战争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1859年德雷克上校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出第一口油井以来,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油及其制品。石油是大国争夺的资源也是现代兵器的动力能源,石油给20世纪的世界和战争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12.
正大庆油田开发,使我国石油工业"二五"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道路。随着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年轻的共和国在各个经济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作为现代能源的石油工业却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引起了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特别关注1956年9月27日,中共八大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1958-1962年)中指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加强工业中的落后部门——石油工业的建设,1962年计划生产原油500万至600万吨。"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石油百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石油工业的历史不仅是自身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推动人类现代文明全球化的历史。灯油时代的竞争(1859年-1914年)1.灯油时代的跨国经营 1859年第一口现代油井在美国钻成,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发端。 1860年,全球产油7万吨,此时至20世纪初,石油主要用于灯油,故可称灯油时代。 1861年,费城一位船主开创了石油海运的先例,就此推开了石油全球贸易的大门。 国际石油市场的早期竞争在欧洲展开。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用作煤油出口,欧洲是其最大的市场,与其竞争的一方则是诺贝…  相似文献   

14.
<正>石油这一行业,历史有多长?如今石油究竟是夕阳还是朝阳产业?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你先得知道,石油业历史有多长。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于1859年的美国,距今有158年历史。发展至今,石油工业历史不超过200年。1965年,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石油"统治"世界,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次石油工业会议1950年4月13日,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在北京召开。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作关于《中国石油工业方针与任务》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决议》,并确定了"石油工业恢复时期在三年内恢复已有建设,发挥现有设备效能,提高产量,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勘探与建设工作,以适应国防、交通、工业与民生需要"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石油工业走过了150多年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从最初的盲目开采到现代数字油田的建成,世界石油工业发生了质的飞跃。回顾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石油工业的发展无不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可以说石油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石油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的明进步史。15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科技进步是世界石油工业取得成功的引擎,科技进步推动了并将继续推动世界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苏联现代石油工业早于中国半个多世纪取得了显著成果,苏联的石油专业高等教育驰名世界。早在1919年,年轻的苏维埃政府就成立了莫斯科矿业学院,在这所学院设立了石油地质、石油工程教研室。1924年,苏联在当时的油都巴库创建了第一所石油学院。历经十余年的演变,莫斯科矿业学院孵化出6座石油专业高等院校和6个石油科研院所。苏联的石油专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为苏联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石油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的文明进步史。石油工业10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世界石油工业取得成功的引擎。  相似文献   

19.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迫切需要生产石油,但旧中国没有一所培养石油人才的学校。于是,中央燃料工业部在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业会议上(195O年4月)决定,建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设置石油系,并要自己动手,尽快建起一所石油学校。195O年11月1日,新中国第一所石油职业学校——大连石油工业学校诞生,学员110名。48年来,石油职业教育(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已发展到学校350余所,办学规模达9万余人。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为我国石油工业新增了30万工人和20万技术人员;每年还对8~9万职工进行了岗位培训。8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技…  相似文献   

20.
人类发现和利用石油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而现代石油工业从建立到现在只有一百二十几年的时间。1857年加拿大最早获得工业流油。1858年美国用现代方法钻井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1857年世界原油年产量为300吨,1899年增加到1800万吨左右,1921年底超过一亿吨,到1959年底突破十亿吨。最高年产量是1979年的三十一亿二千九百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