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新城开善寺大殿的屋盖梁架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并参考相关试验得到了直榫、馒头榫和斗栱等节点的半刚性参数,进而建立了殿堂式木结构古建筑屋盖梁架模型,分析了结构的模态和关键构件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并研究了屋盖质量和木材顺纹弹性模量对模型自振频率和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屋盖梁架模型前两阶振型均为平动。随着地震激励的增大,梁架各节点的峰值加速度和位移响应随之增大。同一地震激励下,相同高度的山面的椽栿的峰值位移大于正心间对应的构件,而两者的峰值加速度基本相同。相同工况下,各节点X向峰值位移无明显变化,Y向峰值位移总体上由下往上呈现逐层增大的趋势。随着屋盖质量的增大,自振频率减小,梁架各节点的峰值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而峰值位移增大;随着木材顺纹弹性模量的减小,自振频率减小,各节点的峰值加速度减小,而峰值位移增大。  相似文献   

2.
益阳体育场大悬挑屋盖风压分布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主要给出了湖南益阳体育场大悬挑屋盖平均风压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并将0°风向角下的结果与风洞实验进行了比较,两者大体上是吻合的.随后简要给出了体育场内和屋盖附近风流场的规律性.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说明了数值模拟在大悬挑屋盖风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特别是在初步设计中的优越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王忠诚  吴立 《山西建筑》2008,34(18):94-95
对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体育馆屋盖风压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在75°和105°风向角下的结果与风洞实验进行比较,两者大体上基本吻合,并对其误差进行分析,随后给出了体育馆屋盖附近流场的规律性,数值模拟结果说明了数值模拟在大跨屋盖风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型试验及其理论分析,测得了R2钢屋盖的自功率谱及自振周期,分析了它的 振动模态,比较了其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揭示了R2钢屋盖结构在单向及 三向地震作用下试验测得、理论算得的地震反应特征和抗震薄弱环节,为评价R2钢屋盖结构在三 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验证了按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 R2钢屋盖结构抗震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双拱大跨度网架屋盖结构由于体表为复杂曲面,其风荷载的确定不能仅参考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对风荷载的相关规定,风荷载的确定需要借助于其他手段。CFD数值模拟风洞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风荷载研究手段,基于ANSYS-CFX 12流体动力学软件,利用雷诺应力(RSM)湍流模型对一双拱大跨度屋盖结构上平均风载体型系数进行数值模...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一殿堂木结构 1∶3 5 2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研究了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将榫卯和斗拱的力学模型比拟为变刚度弹簧单元 ,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大震下柱底与础石的滑移和榫卯与斗拱的摩擦阻尼作用 ,大幅度减少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因此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与减震性能 ,它所蕴涵的受力机理 ,对现代建筑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土–桩基–核岛体系动力反应规律,分析了桩身内力分布特征、变形规律和桩身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输入不同幅值的地震动时土层与桩基础结构均出现加速度放大情况,其中远离结构自由场放大系数峰值出现土层表面,桩间土层放大系数峰值出现在土层中部,表明桩基础对土层加速度放大情况有一定影响;桩身在中部出现加速度放大峰值后在靠近承台位置出现减小,表明上部结构对桩身加速度放大分布有显著影响。桩身剪力在桩-承台连接处最大并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弯矩在桩顶部及中上部位置较大。桩-承台连接处、桩中部(约6倍桩径)为桩身薄弱环节,破坏形式为拉伸剪切破坏及弯曲破坏。群桩各桩的破坏顺序为沿振动方向一侧边桩先出现破坏并引起中部角桩破坏,后中桩破坏,另一侧边桩最后破坏。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群桩的可能破坏机制是沿振动方向的边桩由于受桩周土的约束较弱、最先受到地震的作用,更容易先发生破坏,并引起其它位置的桩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8.
越南国家体育场屋盖平均风压及风环境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汪丛军  黄本才  张昕  徐晓明  林高 《空间结构》2004,10(2):35-39,54
本文给出了越南国家体育场双挑屋盖平均风压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并将60^o风向下数值模拟平均风压系数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大体上是吻合的,随后给出90^o风向下贴近屋盖面上数值模拟湍动能,以此分析悬挑屋盖面上脉动风压分布规律,且用风洞实验的脉动风压均方根值结果进行验证.最后由越南国家体育场单边屋盖和双边屋盖数值模型,进行了风环境影响的研究,以考察有无上风向屋盖对下风屋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整体提升作为一种新颖的施工技术在大跨度屋盖结构施工中逐渐得到应用。采用一体化建模、全过程分析技术,对国内某钢屋盖施工提升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文中通过迭代计算法获得了提升过程各阶段拉索的索力变化和提升吊点的标高,指出了卸索过程中索力对相邻支座反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一体化建模、全过程分析方法可以精确地实现屋盖结构整体提升过程的形与力的控制,对实际工程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有塔柱干扰时,下塔楼屋盖结构的风压系数,以某工程为背景基于Fluent6.3软件分析了不同风向角下结构表面的平均风压,并讨论了屋盖不同区格的风致干扰效应系数及其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来流位于塔柱之间时,由于狭管效应会使得来流加速,从而导致结构表面风压增大,相比无干扰模型最不利风工况下竖向整体风压系数增大约52%。同时受主塔结构干扰,屋盖不同区格风致干扰效应系数分布不均,在屋面板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试验及地震响应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LAC3D对典型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包括:(1)计算区范围与模型箱尺寸一致;(2)采用Davidenkov模型描述模型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而结构模型采用弹性模型;(3)由于不考虑模型箱在振动过程中的变形,因此动力边界条件取为加速度边界;(4)地震荷载的输入与试验时地震波输入一致。计算结果包括模型土和车站结构的加速度响应规律、车站结构的动应变以及土–结构间的动土压力。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采用的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模型土的动力特性,反映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土与地铁车站结构间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该研究工作能为建立典型软土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三维计算方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正确认识振动台模型试验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试验中的一些有待提高的做法,同时论述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轻型钢框架-支撑结构住宅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以轻质方钢管作为模型框架结构的梁柱,以角钢作为框间支撑,楼板采用轻质兼强板,整体结构模型为1:3缩尺模型,通过测试该种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了解和研究结构或构件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推动我国轻钢结构住宅的的发展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具有足够的抗侧力能力,满足规范要求,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静力作用下,已提出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边坡支护中已经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但在地震作用下,如何计算还需要研究。为提出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振动台试验与数值分析。试验时输入双向汶川卧龙(NE)波,通过不断加大输入地震波的幅值,监测桩前、后土压力、坡面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研究埋入式抗滑桩在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破坏机制,最后通过提出的完全动力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在地震动作用下,边坡破坏面是张拉-剪切复合破坏;有桩时比无桩时的边坡承载力大大提高,为埋入式抗滑桩抗震设计提供合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学中心采用新型的大跨度空间钢框架结构,为确保在遭遇各种突发荷载,特别是地震、台风时结构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室内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在该中心跨度最大的E区采用了基础隔震,隔震支座直接设置在巨型格构柱的柱脚。通过对结构基础隔震、非隔震两种形式的有限元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基础隔震的减振效果,分析隔震支座的空间协调变形性能,评价隔震技术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隔震设计显著改善了结构的动力性能,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空间不规则结构,更能修正结构的空间扭转性能;另外,由于巨型格构柱的刚度较大,柱下独立设置隔震支座对其空间协调变形没有明显的影响。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设计方法是合理的,是对大型空间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土石坝坝坡模型振动台破坏试验的数值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石坝坝坡模型振动台破坏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坝坡的动力特性、稳定性以及加筋抗震措施的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坝坡模型振动台试验进行数值仿真,通过类比计算工况,比较、分析坝坡的破坏过程及其破坏性态以及永久位移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拟静力方法对坝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设定滑裂面参数,比较滑裂面的深浅,分析加筋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对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所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表明坝顶是薄弱部分,破坏首先从坝顶附近开始,减缓坝坡或坝坡加筋均可减小坝坡的永久位移,但加筋能提高坝坡的整体稳定性,能有效控制坝坡的浅层滑动,且不增加大坝填筑量,与缓坡比较有较强的优势。该研究结果可为大坝的加筋抗震措施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耸钢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某高耸钢结构-深圳愿望塔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的试验研究。该结构主体结构呈等边三角形,主要由位于角点处的各6根柱子承受整体竖向力、水平及弯矩。结构整体基本对称。试验表明整体结构的层间侧移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武汉世茂锦绣长江A2地块1-3号楼为56层的超高层住宅楼。其平面呈"T"型,建筑面积65 698 m2。该楼建筑高度达179.6 m,超过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B级高度规定,属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为研究它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其进行了缩尺(1/30)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主要介绍该振动台试验模型材料的选取,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以及试验方案的设计等,为今后的有关试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值模拟基本假设,运用有效应力原理以及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经验模式,采用应力循环孔压增量计算方法,直接针对非自由可液化场地基地震反应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并据此进行可液化场地基孔压动力增长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别在0.15g和0.50g El Centro波输入下,孔压在13 s之前无明显变化,至13 s瞬时增长,20 s左右达到最大值,并且自下而上峰期孔压比逐步增大;其中0.5g El Centro波输入下整个土层达到全部液化的孔压比,而0.15g El Centro波输入下仅上部土层具有局部液化的孔压比。同时由数值模拟结果可发现:由于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致使近桩区孔压较远桩区孔压高且在桩周附近形成一定孔压梯度,但对孔压增长趋势无太大影响;数值模拟获得的地基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与试验记录基本保持一致。总的来讲,这种孔压动力增长的数值模拟方法,在强震输入下基本能够刻画土层中孔压的动力增长过程,而弱震输入下的计算误差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